冯松
摘 要: 近年来,自主课程的研究开始兴起,自主课程作为一个新概念,其最大特点就是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自由发展。在新时代全民关心教育改革和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自主课程在开发实施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现状,相关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各有其相应地位,也有因素对自主课程的实施产生的相应影响。
关键词: 自主课程 实施 影响
一、自主课程概述
自主课程,是学生个体自主发展课程的简称,是学生依据个人的兴趣与需要、理想与抱负、潜质与特长,自行设计学习目标、自行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决定学习进程与方式、自我评价与管理,以实现人生自我发展的个性课程。[1]
自主课程是相对于非自主课程讲的,非自主课程就是所学课程不是学习者自己决定的,而是外界所规定的,这种课程在学习内容上是强制的,学习者无法选择,只能被动接受。目前我国的学校课程,基本上都属于非自主课程,典型的如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其实施都是强制性的,其标准是统一的,其要求也是一致的,所有学生必须达到。而自主课程则以个人发展为理念,是一种个性化课程。既然自主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那么这个选择可以是学生在自身的学习和实践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所作出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某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艺有特别的爱好和兴趣,学生才不会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和乏味,才能“以苦为乐”。如对哲学感兴趣的学生,就会忽视那一本本令人望而生畏大部头的哲学专著和在外人看来晦涩难懂的文字,在畅游书海的同时感悟人生,寻觅真理,为现实生活作指导;对数学感兴趣的,则可以在解决各种难题中获得快感和成就感。所以,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人可以不受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束缚,自由学习、探究、发明或制作。事实上,古往今来,很多相关领域的大师并不是科班出身,如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他并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教育,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的职业是自行车制造和修理。这说明了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于他人的特长与潜能,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为主的非自主课程的主导下,这一潜能就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到在某些方面有特别天赋的学生的发展,进而会影响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非自主课程往往只规定了学生必须从指定的教科书上获得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而这些知识往往无法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包括:学习方法上的难题、人际交往与沟通的障碍、恋爱问题等。这些问题在书本上是找不到答案的,而且有些问题是在非自主课程的编排中刻意回避的。说到底,这些问题的处理还是要依靠学生自己,即在自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前提下得到解决。
自主课程是一种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的课程,自主课程的选择和决策并不是盲目的,学生在选择自主课程时,是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为依据,或是以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理想、信念、抱负为选择依据。当然,很多学生由于经验不足,阅历尚浅,在某些情况下还是离不开来自外界的帮助,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在学生。这相对于学生在非自主课程下毫无选择的余地的情况而言,已经是巨大的进步。自主课程的这些特点证明,自主课程完全可以成为非自主课程的有益补充,能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和天赋的发展。这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一致的,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的。
二、自主课程的实施
(一)自主课程的学习方式
自主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学生自由自主的学习,但自主学习并不等于自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完全自学,又可以得到学校老师、同学、亲友、家长及其他社会机构与社会人士的教学与指导,但最后都要由学生自己决定是否需要帮助。自主课程的学习方式有:①完全自学:学生完全自主的学习、活动和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参加能促进自身发展的活动;②自学与教学相结合:这种方式需要以自学为主,同时配合以家长、老师和相关专业人士的辅导;③教师教学:对一些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自学很难完全弄懂的课程,还是需要专业教师的教学和指导;④网络学习:这是目前最受欢迎,发展潜力也最大的一种自主课程学习方式。网络超越国家的界限,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校。在国际互联网上,自主学习者们几乎可以获得他们想要的任何知识,可以进入世界各个大学的图书馆、资料库,也可以在线聆听名师大家的讲座,方便地进行虚拟课程的学习。[2]
(二)国家在自主课程实施中的地位
目前来看,国家制定的国家课程仍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全国各个学校仍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严格执行国家制订的课程计划。各种类型的考试,特别是与学生命运息息相关的升学考试仍然以国家课程为准绳,可以说,国家课程的统治地位是无法被动摇的。鼓励自主课程的开发,承认学生个体在自主开发和实施过程中自我选择的权力,决不意味着削弱国家的主体地位,自主课程与非自主课程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只有充分发挥各自所长,优势互补,才能促进教育的发展。国家课程是基础课程,没有这个基础做“地基”,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自主课程的“楼”盖得再高,也没有任何意义,迟早会崩塌。这几种课程各有特点和侧重点,在教育过程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自相对于其他课程都具有独立性。与此同时,这些课程又是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完整的课程体系。只要国家课程这个“地基”打得牢,我国的课程体系的支撑就有了保障,各级各类教育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普遍过重,学校和课堂时间占据了学生学习实践的绝大部分。这一方面显示出了国家课程的绝对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从侧面反映出了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及自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资源较少。特别是自主课程,由于其实施需要较多的资源和较为苛刻的条件,其实现需要较多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3]所以,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国家应该在坚持必需的国家课程学习时间的前提下,提供这种时间和空间。
(三)学校在自主课程实施中的地位
虽然国家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保证认真遵守和完成的“硬杠杠”,但在具体的课程时间安排上,各个学校还是拥有一定的自主权的。很显然,学生来到学校就是为了学习的,这个“学习”在绝大多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思想中就是国家课程的学习。学校开展自主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积极性必须受到鼓励,现阶段学生要想自己选择和学习自主课程,没有学校的支持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只有学校才能调整课时安排,给予自主课程以时间保证,也只有学校可以决定开设自主课程的形式。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在课程上听从学校的安排,无论这个课程是自主课程还是非自主课程。这就要求学校绝不可以把自主课程的时间安排给学生后就万事大吉、放手不管。学校应对学生的自主课程高度重视,还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在宣传自主课程方面,学校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国家各种教育方针、政策,包括自主课程的实施和推广,都是通过各个学校完成的。再者,很多学生并不理解自主课程的概念是什么,这就需要各个学校的大力宣传和指导。在课程评价方面,既有刚性,又有灵活性。可以采用课时制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学分制的方法进行宏观管理与评价。评价方法应灵活多样,以自我评价为主,包括:自我介绍、自我展示、展览、表演、汇报,还可采用自评与同学评、家长评的办法。只要学生真学实干,学有所成,就予以承认和肯定。[4]不要怕学生做不好,不要怕学生犯错误,只要做了,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就要鼓励。对于在自己选择的课程上取得了成绩的学生,学校要给予表扬和鼓励,甚至可以有一些物质奖励;有些学生在自主课程的学习上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学校应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批评,甚至是怀疑自主课程实施的必要性,最终又回到应试教育“满堂灌”的老路上。
(四)教师在自主课程实施中的地位
学校在自主课程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关键,但学校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由广大的基层教师完成的。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自主课程的实施中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毫无疑问,自主课程是由学生自由、自主选择的课程,可是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有的学生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有的学生却不知道。在习惯了一切听从国家和学校安排的情况下,在习惯了没有选择,只有被动服从的情况下,突然有了自主选择权,有些学生反倒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这个时候,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平常教师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学生,特别是担任班主任的教师,他们对自己班级学生的个性、爱好了如指掌。他们可以依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给予他们具体的建议和指导。但要指出的是:在整个自主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搞好自己的定位,不要对学生的选择做过多干预,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和指导,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给予及时和必要的帮助。
(五)学生在自主课程实施中的地位
学生是自主课程实施的主体,课程是他们自主在外界的指导下自行选择的。在自主课程的选择中,学生也要把握好自己定位。要明白自主课程的学习是展示自我才能,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发展自我兴趣爱好,体现自身价值的绝佳机会,应当充分珍惜和利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自主课程的学习是必要的,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大环境下,自主课程还是不能过度占用国家课程时间。学生也不可因为自主课程的学习而不完成国家课程所规定的学习任务。这种情况绝不是自主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初衷和目的。
(六)家长在自主课程实施中的影响
家长表面看来和自主课程的实施关系并不大,其实不然。要说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还是和学生朝夕相处的各位家长。他们对一件事的态度会直接影响自己的子女,甚至是学校的态度。以新课改为例,为什么新课改在很多地方举步维艰,就是很多家长担心新课改会影响孩子的成绩,让自己的孩子在激烈的升学考试竞争中落败。所以,他们还是对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方式比较“放心”,认为文山题海虽然让很苦很累,但是不至于让他们“输”在考试上。在自主课程的实施上,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自主课程的实施必然会影响国家课程,也就是“正课”的学习时间,这对很多认为音乐、体育、美术课都是浪费时间的家长来说,简直是“不务正业”,是完全无法接受的。如果家长反对,则势必会影响自己的孩子,从而对自主课程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广大家长的支持的理解,对自主课程的顺利实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社会在课程实施中的影响
社会是由一个个的个体的人组成的,一个社会的大环境和风气,会对整个国家的政策,特别是教育政策产生巨大的影响。就如很多人已经认识到了应试教育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摧残学生的创造力,抑制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国家人才培养,但是对它的任何一点改革却是难上加难。不得不说这和整个社会的认知是分不开的。人们普遍认为:考好成绩,上好学校才是步入“上层社会”的金钥匙,乃至这一过程从幼儿园就开始了。而对其他途径,如做工人、农民等,很多人都不屑一顾。有的大学生毕业回乡种地,就会让父母、家族“颜面无存”。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使然的情况下,应试教育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也就不足为奇了。就自主课程的实施来讲,只有消除“人有三六九等,职业有高低贵贱”的思想,只有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能成就一番事业,都能实现人生价值,获得社会承认和尊重的时候,自主课程的实施才不会存在任何阻碍,学校、家长和学生也就可以不再为考试而殚精竭虑、寝食难安。所以,整个社会的认知对自主课程能否顺利实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结语
在现阶段,在我国城乡各级各类学校大力推广实施自主课程是必要的,自主课程的实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新世纪、新时期、新阶段国家的人才培养方针政策的要求。在坚持国家课程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实施好自主课程,有利于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对提升我国教育的功能和成效,改善国家科技、人才力量,提升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有长远而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邱德乐.论自主课程[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1).
[2][3]邱德乐.自主课程:课程新视域论纲[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2).
[4]邱德乐.自主课程:特征与实现方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