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凯
摘 要: “学案导学”是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概念,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它的特点在于导读、导思、导练、导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学案导学”已逐渐成为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的主流,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彻底抛弃传统陈旧教学观念,树立现代生本主义教学理念,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将课堂教学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有效强化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学案导学 教案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案导学”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得到了广大初中物理教师的认可,并加以运用。“学案导学”是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并编写学案,引导学生依据“学案”自学,主动探究物理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生本主义的教学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初中物理教学如何运用“学案导学”进行了探讨。
一、精心设计“学案”,提高“导学”质量
“导学”的前提是“学案”,因而“学案”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导学”的实际效果。所以,初中物理教师要优化“学案导学”的效果,必须结合物理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编写具有实用价值的“学案”。“学案”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要体现物理学科的科学性,更要体现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案”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并进行质疑,要重视物理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要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物理现象、自主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以便让“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载体。
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精心设计“学案”,并在“学案”中编写了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发展历程的知识,包括牛顿生平的介绍、牛顿对物理学科的巨大贡献等。又如,我在教学“法拉第的电磁感应”时,在“学案”中编写了关于法拉第生平事迹介绍及对科学的巨大贡献等内容。同时,我在学案中编写了关于法拉第发明电的历史知识,介绍法拉第通过千辛万苦的漫长实验最终发明电的过程。通过精心设计和编写“学案”,提高了“导学”质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因而,问题是学生物理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带着疑问自学时,思维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启动。有了活跃的学习思维,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将会迎刃而解。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利用学案导学时,要精心设计各种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电功率”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作什么?与功率相比,电功率有哪些不同?在教学“摩擦力”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小有害摩擦力和增大有益摩擦力?在教学“滑轮”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定滑轮的实例吗?动滑轮有什么特点?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动滑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既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更能强化“学案导学”实际效果。
三、开展合作探究,让各层次学生参与“学案导学”活动
“学案导学”的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师生共同发现问题,共同讨论问题的答案。但是,在初中物理“学案导学”过程中,通常只有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大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很少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前后两排的4名学生分成1个学习小组,让班级内全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案”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和分组讨论,由各小组代表对本组讨论的结果进行陈述,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例如,在教学“滑轮”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定滑轮或动滑轮”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定滑轮或动滑轮的小模型,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进行展示。又如,在教学“力的概念”时,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力”。经过分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学生归纳出力的概念。小组合作学习和合作探究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物理教学活动,有利于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物理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案”的指引下,自主动手开展物理实验,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中学习和获取物理知识,让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想实验方案,并自主验证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最后把结论应用到生活中,解决与物理有关的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实验“电磁起重机的铁芯是软铁还是钢棒”时,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继电器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设计组装电路。又如,在教学“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时,让学生亲自试验太阳光穿过棱镜片后的七彩光带,观察太阳光变成眩目光带的现象。再如,在教学“浮力”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做实验验证猜想。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五、结语
“学案导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以师生互动为手段,以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初中物理教师要不断提高素质,通过精心设计学案,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物理学习。
参考文献:
[1]汤建国.初中物理“学案导学”中的问题与思考[J].物理教师,2012(6).
[2]尹红梅.初中物理新授课的导学案设计策略[J].物理教学探讨,2013(4).
[3]顺明曼.浅谈初中物理导学案的设计及有效运用[J].教师,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