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兵
摘 要:面对诱惑,失去方向;面对挫折,自怨自艾。教师的现实苦闷,严重影响了工作的质量,甚至伤害了工作的对象。提高师德修养,树立职业自信是教师教书育人驱除苦闷,从容奉献的保障。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需要;内涵;策略
一、师德:职业的需要
牛顿和他的三大定律,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人类送上了太空,把人类送上了月球。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因为空间实验室的存在而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牛顿曾有担任卢卡斯教授的经历。
爱因斯坦,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创立者。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被公认为是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他也有在普林斯顿担任教授的经历。
他们为什么是以杰出的科学家的身份被人们铭记,而没有以知名的老师身份被人们回忆?我在百度知道里检索过他们的生平,他们的教育经历都写的很少。可见,老师和科学家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科学家可以凭自己在专业领域的贡献收获成功,老师则还需要有高尚的师德才能体验喜悦。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1914年留学美国入伊利诺大学获政治硕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师从杜威。1917年秋,他学成回国,他并没有满足于自己的专业知识所能胜任的大学教授的职务,而是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凭借高尚的职业道德刻苦钻研,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一系列著名的教育理论。他舍弃了都市的繁华,特别重视农村的教育,认为在3亿多农民中普及教育至关重要。1923年与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之后,赴各地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推动平民教育运动。1927年3月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创办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最终成为大江南北耳熟能详的著名教师,被人们敬仰。
晏阳初,1913年起曾就读于香港圣保罗书院(香港大学前身),美耶鲁大学,主修政治经济。1918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19年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攻历史学,获硕士学位。1944~1945年,美国拉丘兹等三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他大学毕业后,也没选择在政治、经济或历史等领域发展,而是立志献身平民教育。1920年开始致力于平民教育七十余年,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没有坚定的职业自信,谁能放得下头上的光环坚持70年!
从上面四个典例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到高尚的职业道德在铸就精美师魂中的作用;坚定的职业信念在灿烂职业人生中的不朽功勋。
二、职业自信的内涵探究
“自信”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词条里被诠释为:相信自己。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它应该具有更广泛而独特的内涵。作为一名教师,要能远离世俗与浮华,自信、自尊!
1.要相信教师这个职业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巨大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我们无法考证人类历史上谁是第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不能想象他工作时的具体情形。但是,他既然是“第一个”,那么他在当时就应该是备受尊重的人。他也应该会认为自己开启的职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是比栽桑养蚕、缫丝纺布、冶金制剑更重要、更美好的职业!
经过历史的积淀,教师这个职业保留了下来,并发扬光大。无论是规模还是职业内部的分工,都彰显着教师职业的伟大和不可替代。我们应该相信,我们工作的平常是因为我们铸就的绚丽灵魂的辉映所致。
不少人习惯以“工作报酬”这个简单的标准来衡量职业的高低贵贱。这是不客观的,我们应用“劳动价值”这个标准来培养自己的职业自信。
2.要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当好一名教师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世界观也发生着应有的变化,他们对老师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也会因为复杂因素的影响而收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遭遇事业挫折,丧失从事教育的勇气、信心。要能坚信只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就一定能当好一名教师。
3.要相信我们的培育对象是追逐梦想的青年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渗透着这样的职业要求:要相信学生。学生这个群体是进步的,是新生事物的代表。他们有多彩的理想和追求,我们要做好教育工作就要尊重他们,更要相信他们。
相信学生能主动追求进步,相信学生能发现自己的优点,相信学生能修正自己的梦想。他们有了错误,我们不横加指责,而是给他们认识错误留出时间,给他们改正错误提供空间。营建互相信任的工作环境,是职业自信的最美旋律。
三、树立职业自信的策略
职业自信的内涵是对教师的理论要求,面对浮华拜金的世俗,教师应该怎样实践自己的职业自信呢?
1.看淡名利是树立职业自信的心智
2.知足常乐是树立职业自信的理性智慧
3.秉持台上与台下的那份从容是树立职业自信的保障
4.享受现实,远离虚荣是奉献青春的最高境界
做一位自信的老师,远比做一位扬名的老师实在;做一位自信的老师,远比做一位奔走于名利的老师幸福;做一位自信的老师,远比做一位灯红酒绿的老师快乐。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魏书生.好学生好学法[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3]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