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学能力 实现提效减负

2013-04-29 00:44赵娜
关键词:水壶父子儿子

赵娜

一、 教学目标明确,做到提效减负

布鲁姆曾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应该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评价一节课是否高质高量?首先应该看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风》这节课的设计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感悟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考慮让学生在读中学,靠读来懂。指导学生心中有情,以情带读,声情并茂,体会父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让这种可贵的父子之情的内涵在学生心里升华。再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了儿子小时候父亲照顾儿子,当父亲年老时,儿子知道反哺父亲的人间真情,使学生懂得这种情感是彼此的互相感染,是爱的传承。让学生懂得不只是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还要应用语文。如,本课设计的:“儿子因为被窝里有热水壶,所以感受到了那种温暖,儿子会想些什么?”在讲述“儿子懂得回报父爱的时候,联系生活实际回想平时父母给予我们的关爱,我们应该怎样回报自己的父母呢?当年老的父亲发现自己的被窝里也出现了这把热水壶时,父亲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要想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先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教学实际看,学生能够掌握这种阅读的方法,并能够展开交流和学习,这几个恰到好处的问题设计,让学生轻松地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这就是本节课提效减负的最佳体现。

二、 教法设计精妙,实现提效减负

首先,抓主线,从问题入手,探索课文来龙去脉。如,教学中设计的:

1. 围绕着热水壶写了父子之间怎样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在文中“风”的象征意义?

3. 学习课文过后你有什么样的感悟?

其次,要抓课文中关键词语,上下连接,进行拓展,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内容。在如今的语文教材中,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能够做到“咬文嚼字”;敢于、乐于与作者进行无声的交流;从理解词语中来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风》这篇课文中,作者以壶为线索让学生感悟故事内容,使学生理解“风”是生活中的磨难,“壶”是代代相传的亲情。如所设计的问题一:“伏着”和“趴着”两个词的对比。问题二:对三个“热烘烘”的理解。问题三:对于有关描写热水壶和风的语句的感悟。针对这些问题的设计,从教学效果上看,整节课上学生回答问题踊跃,而且都能够深入挖掘、体会情感。本环节还有一亮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热烘烘”所表达的不同含义,教师设计了改变语序试着读一读,与原句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这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是不能改变的。

最后,抓篇末从文章的结尾入手,返顾全篇。在结尾处设计了:“学习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悟?”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学后收获,这也是对文章情感的升华。

三、思维训练到位,切实提效减负

教学中设计了扫读——细读——精读,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人物内心的思想,受情感的熏陶,最后升华情感。教学如行云流水,通顺流畅,把学生带入课文中的意境。教学中重难点突出,朗读到位,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如在教学中,围绕着热水壶,这对父子之间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教师带领学生感悟儿子小时候的故事情节,放手让学生仿照同样的学习方法来感悟当父亲年老时候儿子回报父亲同样的片段,抓住重点词句,咬文嚼字进行理解,除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对父子的内心世界,是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变成了一个主动接受的过程,使学生也是主动的参与者。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积极动脑思考,揣摩人物的情感,学生分析水平、理解能力都得到了培养。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经历不同,所以在理解程度上也有深有浅,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体会父子真情上。

四、作业设计巧妙,力求提效减负

在布置作业环节,教师设计了选做题和必做题:(1)让学生试着用象征手法来进行练笔。(2)进行有关文章的链接并写读后感。本节课的作业设计巧妙,其意图为:“对课上知识的延伸及课后知识的拓展”真正体现提效减负,能够让学生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

猜你喜欢
水壶父子儿子
课桌水壶架
打儿子
借水壶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藏在水壶里的爱
父子PK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