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象辨析入手,摭谈现当代诗歌教学

2013-04-29 10:14温怀吓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3年7期
关键词:意象诗歌语言

温怀吓

意象是古典文论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古典诗歌解读离不开意象。意象解读成为古典诗歌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有其合理的一面,然而将其推广到现当代诗歌教学中,它面临着概念化的尴尬局面。笔者针对这一难题重新辨析意象概念,认为在现当代诗歌教学中可以不提意象,而把诗歌还原到语言的艺术这一本质层面,从叙事视角和词语组合打破常规两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学习诗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颇为有效,现以一则教学设计进一步阐述,以探讨其可操作性。

一、“意象”的万能和困境

“在中国古典美学看来,诗歌的本体是审美意象”。意象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亮丽的景观,是文艺理论中不可或缺的概念,也是诗歌教学最常用的工具。由于人的感官和情感与外物产生同构对应,在生物生理的基础上有客观社会性,因此人与人之间会有许多相似的审美经验,表现在文学中,出现了大量相似的意象,如明月必与相思一起,柳枝必与离别相关,梅兰必与君子同列。掌握了意象,就可以将大量的诗歌放在一处互相参照,互相补充,以最省心的方式学习诗歌知识。读过“床前明月光”,便可知“明月几时有”要表达的思念之情,读过“杨柳岸晓风残月”,便可体会“笛中闻折柳”的惜别之意,用意象来解读诗歌,无疑是举一反三的好方法。

然而把意象的解读方法照搬到现当代诗歌(尤其是朦胧晦涩的诗歌)教学中时,则经常不能很好地把握诗歌的意蕴,尤其是语言的魅力。大量的教学参考资料中,一提诗歌,必提意象,往往用意象的古典意义来确定现在的意义,或者静态地理解诗歌意蕴而磨灭诗歌的张力,或者旨在挖掘出诗歌的象征意义。以苏教版必修一中的诗歌《相信未来》为例,许多资料在解读时都会问:“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色彩如何?它们象征了什么?”然后确定诗人选取了一系列灰暗色彩的意象,并把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逐一列出,“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紫葡萄——希望的果实”“露水——泪水”等等。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诗歌含义十分明确,固然可以让学生迅速明白诗歌内容,然而其代价是失去了诗歌的所有本质和韵味,只剩一堆枯燥的概念。打个比方,就像是把握了骨头,却丢失了生命和血肉。此类解读方式,笔者经常遇到。

究其原因,在于对意象的本质尚未完全明晰。意象,也像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其他一些概念一样,没有确定的含义,也无一致的用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常取的定义是“意象,就是形象和情趣的契合”,即情景的统一。这是个宽泛、动态的定义,体现了意象有流动性、多义性、独创性的特点。关于意象的特点有许多专著,众说纷纭,笔者只谈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意象的流动性指意象产生是随机的,且意象是动态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古典文学中的意象,最初也是“兴会所至”而创造的,只是随着文化传承,这些新鲜意象才被固定下来,笔者称之为静态意象。而现当代诗歌中,诗人常采用一反传统的艺术手法表现个人独特而复杂的生命体验和创造力,如果强用静态意象来界定诗歌的意义,显然过于牵强和僵化。“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地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上一诗句生发下一诗句,构成整体的场景,整个场景就是一个在流动的意象,体现在其间的情绪也是一贯的。如果问“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语言和诗歌情感的连贯就被打破了。这就是说,“读诗者要把握诗的整体意象,不应通过逻辑分析,而应通过从容的、反复的涵泳。”

而且,“查封”“叹息”“铺平”“写”等动词不是物象,“无情”“贫困”“固执”等形容词也不是物象,这些词语形成诗歌的张力,但它们不形成意象,其含义也不能用意象来解读。

意象的多义性和独创性是一体的,说的都是诗歌创作和解读的无限可能性。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说,每个学生都是文本的接受者,同时又都是创作者,教师用意象的象征固定文本的意义,显然将审美的无限可能束缚了,这是公式化的教学。过犹不及,当意象变成万能的解读钥匙时,文学作品便失去了原本的多义性和启发性。

“言不尽意,立象尽之”,其实意象本是不可言说的。基于意象在现当代诗歌教学中缺乏操作性的理由,笔者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认为只有先还原诗歌的本质,教师才可以开口向学生讲述诗歌。

二、诗歌是可以言说的

诗歌的本质,向来被神秘化,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观点,“诗言志”“诗缘情”,甚至提高到形而上学的层次,它们都容易导致一种认识:诗无达诂,因而常听教师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以读代讲。可对于诗歌课堂教学而言,不可不说,在学生尚未掌握诗歌艺术特征之前,一味地吟诵代替不了教师的讲述,这就需要把诗歌还原到它的本质,归根结底,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既然是语言,再难的作品也总是有迹可循。“文学创作之高者,必其能以有形之文字描刻无形之情愫,情景相融,浓淡兼宜,无损无益,无过无不及;所谓辞达,且入于化工也。文学之欣赏亦以入化为极诣,就有形之文字 绎其无形之情愫,彼我互糅,悲喜与共,无差无失,相若而相通;所谓以意逆志,入而与之俱化也。则知创作与欣赏,固一以贯之耳。”说的是研读诗歌要做到两点:一是以意逆志,与创作者换位思考,体贴入微;二是要精研诗歌“有形之文字”即语言。能够教会学生如何读解诗歌,甚至如何写诗歌,那才真是“授之以渔”。根据理论认识,笔者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认为现当代诗歌课堂教学可分为两步。

1.抓住视角

视角,是叙事学中的一个术语,在诗歌中,便是抒情主体。抒情主体的变化在现当代诗歌中是一种艺术手法,造就文本的多义性,同时也使得诗歌晦涩难懂。读者不把握诗歌叙事视角,便无法读懂诗歌真正的含义。

《相信未来》第一节:“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地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这里的“我”便是抒情主体,弄清这个“我”是读懂这节诗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充分联想、讨论。“我是谁?炉台和我是什么关系?为何用贫困、悲哀来形容灰烬的余烟?怎么突然出现美丽的雪花?”经过一系列的想象,学生得出“‘我是火”,我顺势讲了鲁迅先生的《火的冰》及其战斗的意义。如果采用找寻意象的教学方式,那么就读不出这样的意蕴来了。而第二节,诗歌的叙事视角又发生了变化,诗歌又呈现给人不同的感受。

从叙事视角的角度着手解读诗歌,会激发学生想象能力,会扩大他们的视野,会激起他们无限的探索兴趣。

2.词语组合打破常规

诗歌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的变形,用俄国形式主义的术语来说,即语言的“陌生化”。表现在:改变搭配、颠倒词序、变化词性、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以此来表达作者复杂的内心体验,给读者以新奇,促进读者想象和再创造。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对这一诗句,笔者在教学中完全把它交给学生,问:“这里的用词是否跟平时有别?”学生迅速找出“查封”一词是不合常规的,于是引发联想,用造句的方式与平常的语句来对比,找出主语和宾语,从而对“蜘蛛网”和“我的炉台”进行思索。发现这一点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一次被激发了。

《相信未来》属于苏教版必修一“向青春举杯”专题,这一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为活动体验。活动体验指由身体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笔者认为,语言体验是最好的活动体验,如果引导学生从视角和语言的陌生化入手展开诗歌学习,那么无论何时学生都能对语言保持敏感,而日常的语言环境将成为学习的情境。

(责任编辑 刘 红)

猜你喜欢
意象诗歌语言
诗歌不除外
抚远意象等
语言是刀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诗歌岛·八面来风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