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
现代幼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审美修养,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并以此去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能力的任务就越发显得重要。
一、工作对象的特殊性
从本质上说,学校教育不只是单纯地向孩子们传授知识的教育,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建设人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审美素质的作用也不例外。教师一方面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向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另一方面又以自身的品德、学识、情操以及仪表影响孩子们。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孩子们,而且这些孩子们还处于启蒙阶段,精力充沛,富于想象力,除了旺盛的求知欲外,对美的追求,也是处于人的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时期。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的繁荣,他们的视野更加广阔,对美的追求更加强烈和迫切。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既要感知丰富多样的美的对象和形式,又要与孩子们的多方面审美需求进行交流。孩子们正处在成长时期,求知和成长的愿望决定了他们具有“向师性”心理。优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审美素质,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美的形象,具有深刻的陶冶和熏染作用。因此,从教育实践上看,忽略教师审美素质的作用,学校培养合格的人才这个根本任务将难以圆满实现。许多孩子们一生中的某些兴趣、爱好和专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从他们的老师身上得到“启蒙”的,如文学、书法、绘画等。很多优秀教师,特别是那些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他们正是在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以其自身的审美方面的“某些因素”,对孩子们施教,寓教于乐,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效。
二、审美修养的高品味
审美修养包括对美的感知能力、欣赏水准、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的心灵和符合美的规律的自觉律已行为。审美修养也意味着自信心和责任心的和谐统一;意味着自我为社会做出奉献后精神上得到无限愉悦感;意味着热爱生活,积极进取、昂然向上,意味着对自我人生和社会他人的双重创造。对作为人师的教师职业等来说,审美修养是非常珍贵的心理品质。
高品味的审美修养其实质是高尚审美人格的建构。一个有着高品味审美修养的教师必然是具有美的师德,这是审美化人格的外化力量。一个教师,在对孩子们的慈父慈母般的关心中,在诲人不倦的教学与辅导中,在与孩子们尽情嬉戏与欢笑中,一定有“一颗美的如水晶般的师心在跳跃”。而这,一定离不开为师者的崇高的审美化人格。有着高品味审美修养的教师,会在他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都表现出潇洒自如的风范。他能写一手漂亮规范的粉笔字;能画一幅生动形象的简笔画;能使教学呈现节奏感、旋律美而充满诗情画意,能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学习而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他不会用分数来责罚孩子们,不会在孩子们面前随意叼起烟卷、浓妆艳抹,更不会为一个“顽劣生”的恶作剧而刻意回报。他会画龙点睛地为孩子们指点迷津,他会娓娓道出让孩子们如梦方醒,他会使课堂高潮迭起,生动活泼,他会让孩子们高扬创造性思维风帆,千帆竞游。所以说真正具有高品位审美修养的教师,是能在他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中透出卓而不群的魅力而去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使之受到感染和熏陶。
对于教师的审美修养而言,必须具有的是较高层次的艺术修养水准。大凡能有所成就者,都挚爱艺术,是艺术的“知音”。一个优秀或想成为优秀教师的人,都应看看罗丹、徐悲鸿的画册,谈谈巴尔扎克、鲁迅的著作,听听《蓝色多瑙河》、《春江花月夜》……以自身艺术修养去开发孩子们智慧的心灵,同时,还应读读“美学概论”、“美学原理”等书籍,增长美学理论知识;使自己对美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达到不仅能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从而最终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见解、感悟传递给孩子们。
三、审美教育的渗透性
提高审美素质的过程,也是对孩子们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而且教师自我完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一代新人。这就要求教师应系统地学习审美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认识审美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明确审美教育的任务和途径,掌握正确的审美教育方法。
美育的任务概括起来有三项。一是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能使他们爱美的愿望和要求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培养孩子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三是提高孩子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孩子们力所能及地动手创造出自己的艺术作品,并在日常生活方面,在思想行为方面,做一个语言美、外在美和心灵美的人。教师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要将三者作为一个整体去考虑,不可忽视任何一项,否则,美育任务就无法完成。
美育的途径是多样的,其中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对于一个具有较高审美修养的教师,无论传授哪门课程,都可以把智育与美育结合起来,随时随地的以各门具体的学科知识培养孩子们的美感,实施审美教育。另外,教师要善于以自己的审美素质影响,自觉、有意识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美育因素,对孩子们进行生动活泼的审美教育,使他们的学习生活充满欢快和愉悦。
总之,教师的审美素质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要求教师具备相当的审美修养,以较高的审美能力、健康的审美情趣,去选择和接受美的对象,获得丰富的美感享受,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影响和塑造自己的教育对象,象艺术家创造作品一样,塑造未来一代人的美的心灵。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