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红艳
针对于小学生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应根据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来灵活运用,不生搬硬套,不一成不变。小学生的优点是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接受新鲜事物快,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是有利的。同时由于他们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这些又成为学习中的不利因素。如何扬长避短,使学生愿意学、高兴的学并能主动的自己学呢?我觉得在教师的授课方式方法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上要加以研究。以下谈一谈本人在工作中得出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授课顺畅的重要方式方法。
在此所说的课前准备,包含两方面:一个是教师的课前备课,另一个是学生的课前预习。两方面相互结合,才能使得课堂上的授课过程流畅顺利。首先说教师的备课。教师在每一次接触新的授课内容时,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读文章是必须的,在弄清文章含义的同时可以将一些比较拗口和不易把握停顿的地方做上标记,以方便在授课中给学生以提醒。文章中出现的新字、新词、段落的划分和段意也应把其含义等标注在它们附近的空白处,以方便授课中的翻看和表述。只有明确了教学的重点,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在实际授课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另外,即使是教过很多遍的文章,教师在授课前也要默默的回顾温习,精简提炼授课内容和方式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授课效果。除了教师要提前备课,学生在课前的预习也很重要。由于小学生掌握的词汇较少,遇到一篇新文章往往不能够流利的通读下来,这时,就需要学生把自己不认识的,不明白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或者是请教家长,同学等把它搞清楚,弄明白。通读文章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能够把文章读下来,而是应该要求学生声音响亮,口齿清楚的,不读错字、别字的,带有一定感情的把文章流利的读下来。初期,小学生们可能会感觉有些难,但是语文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只有坚持一段时间,养成习惯,逐渐培养起语文的语感,就会变的容易起来。课前预习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自我学习的重要手段,所以,从小培养这种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师在授课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法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据研究表明,7~10岁的孩子的注意力最多20分钟左右,10~12岁的孩子也才有25分钟,这是由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普遍存在于低年级学生中。如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不开小差呢?我认为教师们应掌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张弛有度。教师可以多多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制作直观性强,色彩丰富的课件来辅助教学,尤其是在重、难点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有很大作用。另外,根据文章的内容,编排成小话剧让学生们来演,使其身临其境,融入到文章的意境当中,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的含义,可谓一举多得。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时,要选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思索,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们,在课外以各种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丰富学生自我学习的手段,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 积极适时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
评价的学问和技巧有很多,积极适时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或增强学习的动力,对小学生的影响颇大。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肯定的鼓励性评价时,会感到高兴和自豪,自信心倍增,进而推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小学生在犯错误的时候,教师要以欠当的语言和态度予以指出,不可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要使他们认识到错误并勇于改正,不气馁,不灰心。因为小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非常的在乎和敏感,所以教师在这方面的修养应加强,以给予学生正确积极的引导。
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做到愿意学、高兴的学并主动的去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使学生受益终身。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北宿镇大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