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晴
“我最牵挂的就是‘清香这个品种,她就像我嫁出去的女儿一样。”郗荣庭这样形容他对“清香”的感情。这位河北农业大学退休老教授、核桃专家,到底和“清香”核桃有着怎样的不解情缘呢?
投身农业,解核桃嫁接难题
1952年,20岁的郗荣庭被保送到当时的河北农学院(今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就读果树蔬菜专业。1956年,刚刚毕业从教的郗荣庭跟随自己的导师、核桃专家杨文衡教授深入太行山、燕山等山区,参加“全省果树资源普查”活动,把未经开发的优良资源引进学校进行研究。这次进山,郗荣庭不仅对河北省内很多地区的核桃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细致地调查了不同地区核桃的生长情况和要求,為进一步解决技术难题打下了基础。
1978年,河北省开始“太行山开发”,河北农业大学成为该项目的主要承担者。郗荣庭负责邯郸、保定、石家庄等市范围内7个县的核桃开发项目。每天,郗荣庭都要上山下乡,收集核桃品种,观察研究核桃常见病等,晚上整理资料,做出方案。为改良山区的核桃品种,提高产量,在石家庄鹿泉市横山村,郗荣庭自己背石头砍木头,搭起一个简易温室,开始改良核桃扦插技术。
在此之前,核桃扦插基本都是温室培育,但是由于核桃的特殊属性,成活率非常低。尽管郗荣庭做了不同的尝试,两年后还是失败了。后来,他又产生一个新的想法:苹果、梨等果树都可以在大树上嫁接,并且效果很好,为什么不在核桃上试试呢?于是,郗荣庭在村里的70棵核桃树上做起了实验。因为没有任何核桃嫁接的经验,在时间和技术上遇到了种种难题。但是一年后,郗荣庭大树高接的山东核桃成活率达到了70%。4年后,成活的核桃树不仅结果而且高产。这也成为核桃树室外嫁接的一个开始。
与“清香”结缘,如获至宝
1984年,日本长野县园艺研究所70多岁的清水直江带着自己培育的核桃品种“清香”和“晚春”来到中国,特地找到郗荣庭,要把自己十多年培育的优良品种交给他。
清水直江说,相比樱桃、柿子等,日本农业对核桃生产不够重视。中国国土面积大,重视农业生产,希望这两个核桃品种能在中国发挥应有的作用。郗荣庭把“清香”和“晚春”接到自己在农大的实验园里,经过十余年的观察研究,他发现这两个品种不仅适应性好、生长旺,而且在抗病抗贫瘠方面都有突出的优势;同时,结出的果实不仅多,外形和口感也非常好,很适合大面积推广。这让研究了几十年核桃的郗荣庭如获至宝。
当时,河北农大学校发展需要征用郗荣庭在学校的实验园。整理土地的过程中,“晚春”不见了。这让郗荣庭很是着急,他更小心地保护着留下来的“清香”,决定给“清香”找个“好婆家”,推广出去。
“老百姓说好,那才是真的好”
1998年,得知郗荣庭要给“清香”找“婆家”,定州德胜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孙红川找到郗荣庭,想要引种“清香”核桃。一开始,郗荣庭并不放心,去定州考察多次后,他终于决定将“清香”种进德胜公司的基地。在郗荣庭带领的一批农大专家和德胜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清香”在定州培育3年,不仅大树高接的技术有了突破,还成功培育出了苗子,并且总结出了苗木嫁接的技术,成活率达到了95%。
2000年退休后,郗荣庭依然奔波各地,对“清香”嫁接和培育技术进行指导。截至目前,经德胜公司一家推广出去的“清香”核桃在全国种植面积已有30多万亩。唐山市玉田县的江顺功种植的“清香”开始结果后,每年都能收入十几万元,真正过上了小康生活。
“老百姓说好,那才是真的好。”郗荣庭说,“能让农民富裕起来,是最让我开心的事。”如今,郗荣庭还有两个心愿,一个是进一步提高苗木嫁接的技术,使“清香”核桃在不同地区的成活率都达到85%以上;一个是在全国继续推广“清香”,总结出一套优质丰产高效益的技术,让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他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会干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