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结尾艺术

2013-04-29 07:34:00高明霞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水罐樟树语文课堂

高明霞

精彩而完整的语文课,除了要有扣人心弦的开头,环环相扣、紧紧衔接的过程,还要有余味无穷的“压台戏”——结尾。因此,语文教师还要善于“创设余音缭绕的气氛,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带着继续探索的心理下课堂”。为了达到这一效果,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且要十分重视语文课结束艺术形式的探索,尽力要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我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一、结尾延伸式——激趣

语文教材内容广泛,包含文学、历史、地理、科学等,几乎涉及到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如果我们就文教文,不作任何延伸,势必局限在十分狭小的天地里,学生所知甚少,不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如果我们注意因文制宜,适当沟通学生的生活积累和阅读所及,扩充领域,开拓视野,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种延伸式可以结合讲解进行,也可以在课终完成。

例如学习《云雀的心愿》一文,课后我布置同学们以6~8人小组排演课本剧,在班上表演,并选出优秀的一队,老师再作辅导,无论从道具到音响,舞台设计等都作精心的编排,六一儿童节时让他们为全校师生作汇报表演,此举轰动了全校。同学们通过朗诵表演,进一步认识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在强调浓厚的兴趣是做好一件事的关键所在。作为教师能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兴趣,某种程度上比上好一堂课更为重要。再如学完《水上飞机》后,可激发学生们去搜集资料了解祖国航天领域的发展情况,如“神舟”系列的飞天等。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大大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视野必将大大开阔!课堂结尾,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一个好时机,但要注意的是激发学生兴趣不能空穴来风,始发点应是课文文本,要由文本而发,把学生从课内自然地延伸到课外。

二、结尾发散式——激思

语文课如果以“灌”完为止,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不能发散、灵活运用的能力也就相应地降低了。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他们开阔思路,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大有益处的。

例如我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时采用了其方法。《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通过樟树的不怕虫蛀和永久保持香气的特点,赞颂了宋庆龄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为了让学生对樟树有个了解,在课件上特地下载了一幅樟树图,樟树的叶子绿得发亮,让学生来谈谈对樟树的最初的了解,有些学生说“叶子绿得发亮”、有些学生说“密得不透风”等等,有学生感性的认识,也有学生理性的想法,我相信这幅图一出来的时候,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识,这就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由以往的灌输式学习变成了主动、自觉的去思考,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文中所描写的樟树。打破了以往死记硬背,变成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三、结尾酿蜜式——激精

酿蜜式也可说成浓缩精华式结尾,这种方式精练简洁、言简意赅,教师要指导学生把纷繁复杂的内容浓缩、提炼成词、短语、图示或歌谣等。如学习《做一片美的叶子》一文后可指导学生提炼全文记住一个“美”字;学习《三顾茅庐》课文后可指导学生掌握刘备的诚心诚意,求贤若渴,尊重人才;学习《七颗钻石》一文后可展示多媒体动画让学生体会蕴含的道理。(设计内容:以斜行排列的形式,用箭头显示变化的过程:空的木头水罐→有水的木头水罐→重新变得满满的木头水罐→银水罐→金水罐→冒出七颗钻石的金水罐→七颗钻石升上天空变成的大熊星座。画面背景为许多大小不一的浅色“心”形)这样既便于学生掌握巩固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结尾设疑式——激疑

巧设悬念,可以使学生顿生疑窦,增强探究的欲望。课堂学习结束了,但我想给学生留下悬念,让学生的思索、探究继续,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深化、内化,又活跃了学生的思想,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如学习《狼和鹿》后,结合“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的教学目标可作这样结尾:课文中展示了一幅幅凄美的图画,人在这里充当的是一种很不光彩的角色,人类的行径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而动物应该有生存在这个星球上的权利。请同学们想一想,对珍稀动物我们已经做了什么?我们又该做些什么?问题一出就激发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大大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

五、结尾对比式——激异

俗语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吕叔湘先生这样认为:“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这种比较研究,对于教学很有用。”就语文课堂对比式结尾而言,应该是突出本堂课、本篇文章的重点难点。如学习了杜牧的《山行》和张继的《枫桥夜泊》后,可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同样是描写深秋时节诗人的所见所闻,“爱”、“愁”两字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使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截然不同的。这样,一方面加大了信息量,另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总之,语文课堂的结尾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教学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只要我们广大有心的语文老师深入文本、开发资源,就必将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充满韵味、充满艺术的魅力。

猜你喜欢
水罐樟树语文课堂
香樟树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自动化焊接工作站运用于钢水罐焊接中的可行性分析
昆钢科技(2020年6期)2020-03-29 06:39:46
香樟树,樟树香
北方音乐(2019年6期)2019-07-16 07:50:53
樟树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14
水罐与鲜花
尊重差异 别样人生——《一路花香》的教学启示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9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