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永驻班级管理

2013-04-29 00:44:03王在岚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3年7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教育

王在岚

爱,是人所共有的基本情感。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班主任高效地进行班级管理、融洽地进行双向交流的基本条件。但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的过分,超越了师生之间所应有的界限,失去为师所应有的尊严;就是约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见了老师惶惶不安。怎样把“爱”作为班级管理的主题,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寓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潜心研究的问题。

一、班主任之“爱”的道德意义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是一种完全摒弃个人私利私欲的感情奉献。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班主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内容上表现为:班主任深入细致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等。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爱。它蕴含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积极的道德意义。班主任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具有一种评价功能。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学生所在集体,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因此。学生总是把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等与班主任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班主任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也有可能在学生心灵里留下终生的阴影。于是,班主任的这种爱的表现就转化为情感策动,转化为一种激励因素,在每个学生心目中产生不同寻常的分量。由此可见,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对教育好学生是多么重要!

二、班主任之“爱”的管理效应

德国哲学家弗洛姆哲学就是以爱为中心的社会哲学,教育行为的本身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失去了爱的前提,教育就仅仅成为一种训练工具而失去了社会意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老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充满爱心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有着巨大的亲和力和人格魅力,学生们喜欢和他接近,教师的教育效果就会事半功倍。相反,如果班主任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的教育目标再明确,教育方法再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班主任的教导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班主任教师的教导就无动于衷,严重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对抗行为。这种感情上的相悖,必然导致心理上的隔阂、行为上的躲避,如此怎能教育好学生?

三、班主任之“爱”的运用艺术

许多班主任常常抱怨:“为什么我们付出那么多的关怀、爱心,我们的学生仍不懂礼貌、不尊敬教师,冷漠自私,一点也不理解班主任的一番苦心?”这恐怕就是班主任教师爱的运用方式不当、不讲究爱的运用艺术的原因吧。爱心人皆有之,但表达的方式、时机、场合不恰当,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可以把班主任对学生不恰当的爱的方式大致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专制型:这是受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影响的爱,也是一种传统的家长式的爱,这种爱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班主任自尊、利己和虚荣的基础之上。表现在班主任言行专制,不尊重学生人格,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学生,学生稍不顺从,则动辄训斥,甚至辱骂体罚,完全不顾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显然,这种爱是很难被学生理解和认同的,只能收到完全相反的结果。

(2)溺爱型:在班级管理中,有些班主任对部分学生缺乏严格要求和基本期许,事事包办代替,甚至对错误也包庇和纵容。这种做法会让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认识能力逐渐减弱,稍有不顺便想不开,甚至走向绝路。

(3)多变型:有些班主任固然热爱学生,但自我控制力较差,往往由自己心情左右着喜怒哀乐,面部表情忽冷忽热,对学生忽而热情似火,忽而冷若冰霜,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师生感情难以沟通交流,结果学生对班主任是“敬而远之”。

(4)极端型:一些班主任对差生则任意呵斥。班主任喜欢优秀的学生本属正常,但这种厚此薄彼的爱,有损教育公平的主旨,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发展,更不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班主任对爱的运用艺术应体现为爱而不溺,严而有度。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班主任唯有时刻心里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能有老师。尤其对后进生,要从爱的角度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随时鼓励,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但过于溺爱,光爱不严要求,师生距离过于接近,甚至打打闹闹,嘻嘻笑笑,班主任最基本的尊严消失了,将会造成学生对班主任的要求不执行或执行不力。

在爱而不溺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严”要掌握一定的尺度。班主任对学生一味地严格,不给学生以关怀、体谅,表面上看,学生非常听话,甚至做得很好,学生也能遵守各项制度,在一般人眼中,有良好的班风,是一个不错的班级,但时间长了,学生见了班主任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害怕至极。学生长时间处于这样一种被动压抑之中,将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一种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厌学、逃学、辍学等。

爱与严是辩证统一的。班主任教师唯有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爱是严的前提,严是爱的延伸。由此可见,班级管理过程即是班主任教师“爱”的艺术运用过程。因此,让爱永驻班级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责任编辑 刘 红)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0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夸夸我的班主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班主任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44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