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强
诗的语言和意义具有特殊性,它包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这叫做文学话语的含蕴特点,就是我们常说的“言有尽而意无”,这“有尽”之言就是文本,是诗人明明白白地写出来的那些话,其中自有诗人的意在。但又远非他的意的全部,还有更多的意隐藏在文本背后,即所谓“文外曲致”。那么诗歌的鉴赏实质上就是一个从文本出发去探询“文外曲致”的过程。
那么作为初学者如何训练和把握这一过程呢?首先要着眼于整体感知。对于诗歌的鉴赏,我们要养成反复吟诵,潜心涵咏的习惯——这是通向审美鉴赏的必由之路。这个整体感知是在熟练吟诵的基础上对古诗词的句法、章法、涉及的历代典章制度及特殊背景加以了解。目的是把握诗词的大意,但不可节外生枝。如在解读杜甫的《登高》一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们只需了解这首写于大历二年(767年),这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难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的相继逝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他心头。他是为了排遣郁闷而抱病登台的。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颔联写远望所见,有包举宇宙之意,气势开阔;颈联上句写漂泊之苦,下句写老病孤愁,形象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台之举,基调沉重;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诗人此刻的心志是百感交集啊!
在整体感知之后,接下来需要再造意境来调整,使之成为一幅分明而有序的画面——诗中所描绘的形象和物象虽会一一浮现在鉴赏者的脑际,但可能会是杂乱、模糊的。我国唐以前的诗歌一般都保持着质直的风格。以“诗言志”,意境比较单纯;而唐宋诗词则比较重视技法的创新。意境变得含蓄,“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回味余地大。在此,要抓住意境这个要害。鉴赏主体如果能进入诗中意境,则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以不言而喻。意境就是只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想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诗人在意境的创造中,将感情藏在景中,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字面上一点也没有透露出对友人的态度,但从烟花三月、黄鹤楼头的美好景色中,已透露出对友人的祝福。诗中也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形象,表达得情深意挚。表面上这首诗句句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是在抒情,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还有一种诗是情景并茂的抒情与写景浑然一体,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山水诗明丽清新、含蓄有致,诗人被贬后,为远祸全身,诗人吃斋念佛、隐居山林。一场秋雨后,山中更显得一片空寂。傍晚的天气清清爽爽,更透出十分秋意。群芳已谢,而青松如盖,明月当空、山泉淙淙、泻于石上。阵阵欢声笑语,那是洗衣归来的姑娘,而顺流而下的渔舟弄乱了荷塘月色,划破了宁静。在如此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下,诗人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朝中”不如“山中”的感情,决然归隐。
画贵留白,诗贵有虚。此所谓“全局有法,境分虚实”。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境则是指由实境透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是伴随着这种具象的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以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为例:
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中描写诗人去游一座花园,但园中无人,久扣柴扉而不开,十分扫兴。这样好的园子,门前的台阶上都长满了青苔。说明一向游人甚少,更添了一层遗憾和惋惜。但诗人能突然于失望于遗憾中翻出一层新意:写一枝怒放的红杏不甘寂寞,伸出墙外,它那盎然的生机已足以引起诗人对满园春色的联想。园虽未入,可园内的一切均可想而知了,诗人由扫兴变为高兴。
总之,意境的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集中地体现了我们的审美鉴赏理想。
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烟波浩瀚,唐诗宋词更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无穷学者穷毕生之力尚不能尽牛之一毛。当然,中学阶段我们对诗词只是作初步的鉴赏训练,藉此来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和欣赏水平。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和一定的背诵量。在诗词吟诵的基础上,从诗歌话语的含蕴特点和意境入手,逐步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一步步的积累,不断探索,最终学会怎样面对文学,怎样在文学的道路上前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永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