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时代

2013-04-29 00:44:03落墨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先民神话宇宙

落墨

神话世界

神话世界里神奇的氛围、超凡的神性力量,让人望尘莫及,那里寄托着人类美好的愿望,一代代口耳相传,如此亲切又如此遥远,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万物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神话——时间让斑斓多姿的现实世界褪去了色彩,却让神话世界更加绚烂和神秘。

其实,我们又何尝真正远离过那段历史?一切的思考,一切的改变,在今日的时代,不是依旧在上演吗?只不过,换了行头,场景,以及背景乐罢了。

神话是有关神祇、始祖、文化英雄或神圣动物及其活动的叙事,它解释宇宙、人类(包括神祇与特定族群)和文化的最初起源,以及现时世间秩序的最初奠定。

创世神话

宇宙起源神话

宇宙从何而来?有的观点认为是神以某种方式创造了宇宙。在中国一些民族的神话中,创世者有时不止一位,他们分工合作,一同创造宇宙。《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颛顼之子、黄帝之孙、童姓之始祖的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最初天地未形,明暗不分,统治这幽寞世界的为浑沌。后来有二神出生,经天营地,别为明暗,而浑沌死。这二神叫做重、黎,是天帝的儿子。他们分离了天地,又在地的八个角布置了八座山,撑持着天,天遂不下坠,不再和地连在一起。

还有的观点认为没有神的介入,宇宙是从人或动物的躯体、最原始的物质中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比如盘古开天辟地神话,据《太平御览》引《三五历纪》云:“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再如阿昌族中流传的那样,没有天,没有地,只有“混沌”,混沌中无明无暗,无上无下,无依无托,无边无际,虚无缥缈,后来从混沌中闪出一道白光。有了光就有了黑暗,有了阴阳。

宇宙起源神话另一个重要主题便是“宇宙的灾难和毁灭”,讲人类社会遭遇诸如洪水、地震、大旱等灾难之后的重建,以及人类经历灾难之后的重生。比较典型的有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

女娲补天所描述的宇宙性灾难殃及的范围很大,《淮南子·览冥训》记载:远古时候,天地间发生了一场大灾难,支撑着天空的四根柱子倒了,大地裂开来了;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大火蔓延,洪水泛滥,猛兽趁机吞食人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阙,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做完这些后,“地平天成,不改旧物”,一切又恢复如初。

《山海经·海内经》载,上古时候洪水滔天,天帝派鲧去治水,然而没有成功。鲧听说天帝有一种宝物息壤——能自行生长不息的土壤——能止水患。就在没有得到天帝命令的情况下,偷了息壤去填塞洪水,结果依然没成功,于是天帝命火神祝融杀了鲧。从鲧的腹中生出了禹,天帝就命令禹去治水,禹“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他不是采取堵塞的办法,而是疏导,在平原上和山岳间开辟水道,将水引流,最终平息了洪水。

后羿射日的神话,在《淮南子·本经训》和王逸《楚辞·天问》都有记载:尧的时候,天下十日并出,草木焦枯,民无所食。于是尧命羿仰射十日,结果射中了九日,日中的九只金鸟都死了,它们的羽毛纷纷坠落下来,世间只留下一个太阳。射日后形成的宇宙新秩序更加多样,其中包括一些动植物特征的形成。例如,重庆巴县流传的一则异文说,剩下的那只太阳因为害怕,躲着不再出来,人们在黑暗中无法生存,就请喜鹊、乌鸦、猫头鹰等动物去请太阳出来,但是它们的声音都太小太难听,缺乏诚意,最后就请公鸡去。公鸡喊:“哥哥哦——,哥哥哦——”,太阳见它叫得真心诚意,就慢慢出来了。

宇宙灾难与毁灭神话,或许是先民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无法像我们今天的人一样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只能以想象的方式“追本溯源”,将灾害的缘由描述得神乎其神,隐含了先民对神秘力量的畏惧心理。神话的终极目的不是揭示宇宙奥秘,而是帮助先民战胜和克服困难,获得精神的庇佑。

人类起源神话

人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总是随着生存境况的改变而改变,直至这件事被彻底认识为止。相信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困惑:“我从何而来?我是谁?”或许在你脚踩的那片土地上,几千年前也有一个原始人与你思索着同样的问题。想要看看人类如何接近真实的答案吗?不妨在原始人思维的海边散一场步,或许就会知道答案。

据《太平御览》卷七引《风俗通义》之说,早先还没有人类,女娲就用黄土造人,造到最后,由于力量不济,于是就用绳子在泥潭里一蘸,当空甩出许多泥点子,这些泥点子就都变成了人。女娲先前造人,慢工出细活,所以做得比较精致,因此世上才有了贤才与庸人之分。

如果与先民的生产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当人们发现一切事物的模型都可以用泥土塑形,自然而然地认为人也是由泥土造出来的,女娲造人的想象便不再是偶然。由此我们就能大致了解神话的本质,即神话是原始先民物质生产活动之外的一种精神生产,现实生活是神话的原型。

清代马骕《绎使》卷一引《五运历年记》,描述了盘古的结局:“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黎甿”即“黎民”。

文化起源神话

初民认为,能创造如此光辉灿烂、彪炳千秋的文化的,一定是非凡之人。所以一切生活技术和制度风俗,当是由神或半神的“文化英雄”创造与发明的。这些文化之神,除了先天身份,还要有一项特殊的生存技能。文化之神既是发明创造者,也是虔诚的文化传播者。

火神燧人氏:火的发明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它将人类带出了茹毛饮血的荒蛮时代,让白天更光明更温暖,让夜晚不再寒冷不再漆黑一片。《太平御览》卷八引《壬子年拾遗记》记录了钻木取火:“燧明国有大树名燧,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氏。”燧人氏就是上古时期的神祇,他从啄木鸟(姑且如此称呼吧)那里得到“神喻”,明白了摩擦可以生火,这一灵感的星星之火,仿佛启明星般点亮了史前的漫漫长夜。

农业之神后稷:周的始祖后稷是帝喾元妃姜嫄有感于巨人的脚印而怀孕后所生,后稷幼时就喜欢耕稼之事,擅长耕种,后来被封在邰地,传授稼穑百谷的知识,帮助老百姓发展农业,被尊为农神。位于陕西武功老城东门外漆水之滨的教稼台,是后稷当年的教稼之地。

还有一些领域的文明,也被认为都是由神或半神创造。比如工艺之神巧倕、乐舞之神夔和后启,都是半神。

其实,这些文化都是人类向自然界学习的结果,属于人类集体创造的成果,即便真有所谓的文化英雄,也只是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启示下才有了成果,如果离开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他们就无法凭空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文明成果。

神的谱系与始祖神话

盘古开天辟地五十五万年后,陆续出现三位伟大的神祇和五位上古君王,在三皇的时代,主要有盘古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

受到普遍认可的“三皇”分别是天皇伏羲(世称“羲皇”),地皇女娲(世称“娲皇”),人皇神农(世称“农皇”)。“五帝”则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晚于三皇出现,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诸神之战是神与神的关系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有名的有炎黄之战、黄帝与蚩尤之战、刑天与天帝之战、共工与祝融(一说颛顼)之战。天上神灵世界中发生的一切,实际上反映了人类世界的历史。诸神之战是氏族部落战争的最好证明。

神话中还记录了许多人类始祖诞生的神奇故事。神、始祖或文化英雄的母亲有感于宇宙自然的力量,神奇怀孕,最终诞下具有超凡神力的孩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感生神话”。最常提及的是商人的始祖契和周人的始祖弃的感生神话。

传说上古时代,华胥国有一女子名“华胥氏”,有一天去雷泽游玩,不小心踩到一个巨大的脚印,结果有感而孕,怀孕历时十二年生下一个人首蛇身的儿子,就是伏羲氏,其妹妹也是人首蛇身,名女娲。

黄帝曾孙帝喾的次妃简狄两年未怀孕,有一天路过玄丘,沐浴玄池,看见有玄鸟在鹅卵石上下了一个五色彩卵,简狄心生喜欢,有心收藏,却苦于无处安放,无奈之下将其含在嘴里,却一不小心就咽了下去,由此而孕,生下契。契后来辅佐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于商,赐姓子氏。

炎帝后代有邰氏的女儿、帝喾元妃姜嫄,有一次在野外见到一个巨人的脚印,心中高兴,便将自己的脚放进去试,结果身动而怀孕,生下了一个孩子。姜嫄认为这孩子不吉利,于是弃之隘巷,然而马牛从他旁边过都不踩他;扔到林中,恰好许多人去打猎,就抱走了,使孩子免遭猛兽的袭击;弃在河冰之上,飞鸟用翅膀为他御寒。姜嫄看到种种神迹,觉得很神奇,才决定抱回孩子。因为当初被抛弃过,所以取名“弃”,他后来被封在邰地,号后稷,别姓姬氏,成为了周的始祖。

英雄神话

很多民族的神话中,多有一种半神的英雄,他们有勇有谋,神通广大,斩妖除魔。比如后羿就是半神,传说他左臂长而善射,与火神祝融有亲属关系。祝融本名重黎,上古神话之帝王,以火施化,号赤帝,后尊为火神、水火之神、南海神。祝融氏酋长燧人,最早发明了钻木取火,并最早创建集市。

“祝”字在甲骨文的字形,像一个人跪在神前拜神、开口祈祷,其本义指男巫,是祭祀时主持祝告的人,引申用来表示对人对事的美好愿望。“融”字是个形声字,从鬲,虫省声。鬲是古代一种烹饪器。“融”字的本义是炊气上升,引申为长久、明亮、通达、流通、显明、昌盛、和乐、恬适、和煦、暖和等义。所以,“祝融”一词表示在炊器旁用火,给人们带来希望的人,是掌管用火的人。而祝融氏与伏羲氏(日)、女娲氏(月)、共工氏(水)同时,是崇拜自然中日、月、水、火的氏族。比神农氏(牛)、轩辕氏(猿)、三苗氏(蛇)、有熊氏(熊)、有虞氏(驺吾)、有妫氏(龟)等动物图腾的氏族还要早。

后羿一共有七大功绩,除了我们熟知的“后羿射九日”的故事外,还有:1.“诛凿齿于畴华之野”(“凿齿”,一种怪兽,齿长三尺,其状如凿);2.“杀九婴于凶水之上”(“九婴”,水火之怪,九喉九颈);3.“缴大风于青邱之泽”(“大风”即鸷鸟一类,把丝缕束在箭上降伏凶猛的鸟);4.“下杀猰貐”(“猰貐”,居弱水,状若龙首,善奔跑,食人);5.“断修蛇于洞庭”(大蛇吞象,三年而吐其骨);6.“擒封豕于桑林”(“封豕”即大豕,为山精,贪婪无厌)。

继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之后,英雄崇拜主要在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这个阶段。

氏族部落战争极其残酷,各个部落都希望吞并其他部落来获得自身的强大,以保证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这时,能够领导本部落的人民夺得胜利的部落英雄就会受到人们的敬仰和拥戴,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誉。神话英雄凝聚了人格与神格于一体,代表最高的智慧,为先民战胜灾难和竞争提供精神力量,他们的精神鼓舞着氏族部落的人不断追求更高更强的人格力量,在残酷的竞争中生生不息。

神话的起源

荒蛮,落后,蒙昧的原始社会,能产生如此瑰丽丰富的精神遗存,这本身是比神话的内容更加神奇的事。那么神话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产生的呢?

原始思维

人类从猿到人的转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人类进化的进程也是不一样的。原始人类在劳动中锻炼了体魄,促进了形体的进化,人类直立着跨出的第一步,是使自己区别于动物的关键性一步,这都要归功于劳动。然而,人从大自然中分离出来,但心理上的进化比身体上的进化要缓慢得多,这或许也影响了人类一开始的观念:他们始终觉得自己与自然万物是一体的,进而形成“物我不分”的观念。

原始人以自己为参照认识自然万物,认为“万物有灵”,这种观念为神话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他们解释动植物,解释风雨雷电、江河湖海等自然现象,完全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推想宇宙自然的运行模式。比如,在中国各民族中流传的天地分离神话,其中记录了多种分离天地的方式,如神用叉子撬开或用斧子劈开紧合的天地,或用扫帚把天往上扫,把地往下扫,或在天地之间树立撑天柱,或用巨树分离天地,等等。还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就是原始先民在观察卵生动物繁殖过程时获得的灵感。然而,先民最初的想象力,是非常微观的,仅限于用具体的某一种现象对应一种事件,比较零散,没有规律。这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没有结构,没有形成逻辑,无法把握到规律性的东西。

从思维发展规律上看,我们最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神话应该是比较晚出的,那时候的人们明显已经从具体思维中脱离出来,具备了抽象思维,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矛盾对立,懂得用“阴阳”观念来解释宇宙现象,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事物的联系,可见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哲学思维,比起最初的没有规律地寻找联系,算是一大进步了。

所以,神话的内容很大程度受到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程度、认识发展程度的影响。人们在劳动中接触大自然,获得灵感,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开发,渐渐能从一系列现象中总结出规律,并开始用规律来解释现象。

生存斗争的需要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面对强大的现实力量,人们希望找到一种相异的力量与之抗衡。当人类仰观苍天,俯察大地,顿时产生了灵感,从中寻找到了一种力量。可以说,人类最终是借助大自然本身的力量,来对抗大自然,即将大自然的力量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重组。

整个自然界中,人类的想象力最发达。当无穷的大自然的力量与无限的人的想象力结合,便产生了基于自然而又超自然的力量。比如女娲形象,相传女娲是人面蛇身(《鲁灵光殿赋》说“女娲,蛇”;《列子》说“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蛇是丑陋邪恶的象征,怪异的外表,冰凉的躯体,极强的杀伤力,神出鬼没,不免让人类毛骨悚然,直到现在,人类都没能克服对于蛇的恐惧。然而华夏民族对于自然万物的态度,与西方人不同。越是让他们心生敬畏的事物,越能引起他们的尊奉,作为本部落的图腾,对其他部落形成威慑。中国神话中的许多神,在外貌上都是人与威猛的动物形象的组合。伏羲女娲都是人首蛇身;祝融“兽身人面,左耳有蛇,乘两龙”(《山海经·海外南经》);西王母人形、豹尾、虎齿,蓬发戴胜(《山海经·西山经》)。

各氏族部落按照自己的信仰和敬畏,刻画神的模样,作为部落图腾,庇佑和激励这个部落的人,于是产生了图腾崇拜,进一步推动了神话的发展。

神话表现了原始人渴望却做不到的东西,原始人以其中的神或英雄作为榜样,激励自己不断追求进步。神话给予原始人必不可少的希望和精神力量,以对抗恶劣的生存环境。它虽不是宗教,却起着宗教的作用。

各氏族部落都有自己独有的神话,以证明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优越感,在精神上压倒他的竞争者——在那个物质与竞争手段普遍落后的时期,精神的智慧和力量的作用更大,一种“唯我独尊”的气魄,往往是他们的制胜法宝,神话又扮演着精神武器的角色。当本部落的神话不足以作为精神支撑的时候,他们也会借用其他部族的神话,慢慢地,各部落的神话开始融合,走向趋同,神话的体系也就形成了。

作为信仰的神话

在神话世界中,原始先民将一切宇宙力量生命化,将生命人格化,又将人类超人化,最后,这些超人化的事物成为人的信仰。

神话是由人创造出来的,但神话毕竟不是先民们“为艺术而艺术”的小资情调的衍生物,探求神秘的自然界和宇宙万物的奥秘只是一个开始,他们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来改善自身的生存处境,而不是永远做大自然的奴隶,听天由命。

所以,作为信仰的神话,不仅是先民生产生活之余代代流传的创业故事,也不仅是重大时日的祭祀对象,更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叙述。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面对生存问题的每一天,都离不开神话。

神话与科学

神话讲述的是超自然的力量,是用科学和理性无法解释的,所以在崇尚科学和理性的时代,神话一度受到轻视。甚至有人说,随着科学的日渐发展,神话总有一天会消亡。

诚然,今天人们已经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方式,认识工具比原始人有了很大的优越性,然而,神话的威力却不可小窥。神话就像一面镜子,不仅对于原始人,对于现在的人依然如此。

人类为什么会有科学?可以这么说:从早期的钻木取火、生产生活用具的制造,到今天人类探索宇宙自然的新的篇章,一座座丰碑也是神话的战绩。自从强大的自然力向人类社会一次次示威之后,人们抗争的意念便被激发了,而想象力作为先行军,指引着科学之剑所向披靡,剑锋扫过,无知和愚昧便烟消云散。

几千年来沧海桑田,但用想象力开凿、植根现实世界的活动从未停止过。神话向人们展现了近乎无限的时空,在任何一个时代,只要神话还在流传,人类就能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承认自身的局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基于这种信念和信仰之上,人类知其“可能”而为之,才有了社会的进步。所以,说科学诞生于最初神话般的想象和愿望毫不过分。科学与想象,是引领人类不断进步的左右车轮。

远古与今时

了解先民生活的时代,关注他们的物质、精神活动,以及对于宇宙自然的探秘,对于自身的发现,有助于确立当今时代和我们,在历史人文时空的坐标。

古老的神话时代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只要你细心体察每一个神话所反映的先民的内心诉求,你就会发现,原始人与今天的人有一种心灵的默契。我们今天探索的话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先民们提出来了,我们今天的终极愿望,也是先民当初的愿望——协调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

同时,原始人与我们今天的人,也面临着共同的困惑:相比于探索宇宙的奥秘,人对于自身的问题,却依然探索不够。还记得“斯芬克斯之谜”吗?如果人首狮身双翅的妖怪斯芬克斯没有被及时杀死,它继续问下去:“人又是什么?”想必智慧神勇的俄狄浦斯王也难逃劫难吧!

先贤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第三十三章)《韩非子》有一个故事:“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楚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王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知人易,知己难,人因为不能反观自身,犯错何其容易。智慧的古希腊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古希腊德尔斐圣地的阿波罗神庙柱子上,刻着一句话——“人,认识你自己”——成为时空之船上亘古的回声。

(编辑 刘霜)

猜你喜欢
先民神话宇宙
东方神话
宇宙第一群
百家讲坛(2020年4期)2020-08-03 02:01:25
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奇妙的博物馆
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16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NBA特刊(2018年21期)2018-11-24 02:48:14
这宇宙
“神话”再现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2:52:18
河姆渡先民的衣食住行
大众考古(2014年7期)2014-06-26 08: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