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军
一位小学教师在QQ群里求助:一个4年级男孩,每天放学回家,都不知道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家长每天都需要向孩子的同学询问。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孩子就是不长记性。怎么办?
群友们出了各式各样的主意,但都没把握住问题的实质,对解决问题帮助不大。
究竟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清楚孩子在课堂上能否正常听课,注意力是否集中,考试成绩在班上是什么水平。这是确认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孩子上课的时候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能力严重滞后,那么,我们需要暂时忽略孩子不记作业的问题,着重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如果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存在问题,就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具体到这个案例,我们需要清楚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种状况的。这其实就是找孩子出现问题的“点”,也就是最直接的诱发因素。
诱发因素一般都与人有关。而人的范围无非是老师、家长和同学。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了解孩子与家长、老师、同学的关系,并做适当的调整与干预。孩子是不是每一科的作业都这样?有没有例外的学科?有没有例外的时候?——这是找孩子与老师的关系问题。这个孩子的家长干涉孩子是否过多?是否过于粗暴?——这是找孩子与家长的关系问题。孩子与其他同学的关系怎样?在学校有没有好朋友?与好朋友有没有吵架?——这是找孩子与同伴的关系问题。
如果诱发因素找到了,孩子的情绪问题也基本得到解决,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都基本和谐了,孩子也不存在学习能力上的问题,但孩子还是不抄家庭作业,这时就可以实施具体方法:培养良好行为。
采用“渐隐法”引导孩子做作业记录:
起初,可以让老师提醒并监督孩子记家庭作业。然后,家长对孩子能在老师的提醒下记录作业的行为进行表扬。坚持几天之后,再让同桌提醒他记作业。如果同桌提醒他也能把作业抄好,家长可以增加奖励的力度,比如满足孩子某个小心愿。但是,在满足孩子的同时要说清楚:如果下次同桌提醒你,你抄下了作业,我们会怎样表扬你;如果同桌提醒了,你不抄作业的话,会有何种惩罚。当孩子每次都能在同桌的提醒下抄下作业时,就可以尝试去掉同桌的提醒,而让他独立地抄家庭作业了。
这里向家长介绍一个很好的培养孩子良好行为的办法——渐隐。所谓渐隐,用通俗的说法就是:让帮助有步骤地撤离。
渐隐方法主要是针对婴幼儿及一些智力发育迟缓的儿童,但是在一些正常儿童乃至青少年的语言及动作教学中也有广泛使用。
比如,老师在教学生认新单词CAR时,会首先举起一个写有单词CAR的生词卡片。当学生没有反应时,老师就会领读,学生重复老师的读音。经过几次重复后,当老师再次举起生词卡片,而学生仍然没有反应时,老师就只提示起始发音,而不发出整个单词的读音了。经过这样的渐进性训练,最终学生只要看见CAR这个生词卡片,就能主动读出读音了。这实际上进行的就是语言促进的渐隐。
使用渐隐法要注意的事项:
一、确定好目标刺激
在渐隐程序中,选择的目标刺激应该是儿童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如教儿童学画圆,我们的目标刺激是纸上画圆:不只是教会儿童描摹我们画的圆,还应该让儿童学会独立地在空白纸上画出圆。
二、选好起始刺激
在渐隐程序中,选择一个能保证引起需要行为的起始刺激是非常重要的。起始刺激应该能引起所需要的反应。如经老师提醒,孩子完成记录作业后,家长的表扬。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提醒和家长表扬,对孩子的影响不言而喻。
三、渐隐的速度要适中
如果渐隐的速度太快,或者说步子太大,目标行为就很难继续保持。但是,渐隐的速度也不能太慢,步子也不能太小。如果在几次练习中步子太小或者提供太多的促进(也就是帮助),那么当事人就会过分依赖帮助而“胶着”于渐隐的某一步。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