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红利可以挽救

2013-04-29 00:44都阳
人民论坛 2013年7期
关键词:红利消失劳动力

都阳

当我们讨论人口红利时,通常的含义是在既定的人口总量下,是否存在着更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结构。很显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社会中生产性的人口比重高,需要抚养的人口就相对少,这种人口结构就有利于经济增长;反之,当一个社会的抚养比上升,人口结构就不利于经济增长。因此,人口规模小的经济体可能面临人口红利的变化,人口规模大的经济体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如何收获人口红利

虽然人口经济学家将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结构形象地比喻为人口“红利”,但和很多其他“红利”一样,它实际上所指的是经济增长的条件。换言之,如果没有经济增长,也就没有人口红利。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获取人口红利,其他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因素也必须具备。

实际上,如果放眼世界,寻找处于人口红利期的国家可能并不缺乏。但是,如果要去寻找持续保持良好的经济增长绩效的国家,却寥寥无几。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的确也是人口红利的窗口期,但要解释中国在近几十年中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首当其冲地将其归因于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以市场化为核心的制度环境,而不是人口数量的多寡。类似的是,印度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也恰恰是1990年代初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后的事情。

有了经济增长的基本前提——适宜的制度环境,人口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有利的人口因素就可以因此而真正转化成人口红利。如果经济发展过程和人口红利产生的过程吻合,则可以通过劳动力要素的积累延缓资本报酬递减的时间,从而创造出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条件。東亚四小龙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实现东亚奇迹,对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积累和有效利用是很重要的原因。这或许就是人口因素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

我们是否收获了人口红利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不争事实说明中国在过去30年里已经很好地收获了红利。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国的人口转变很快形成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结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以及人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中国人口的总体生产性不断增强,并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人口年龄结构向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化,进入了人口红利阶段:1982-2000年,总抚养比下降了20%,推动增长速度上升2.3%,同期人均GDP增长速度在8.6%左右,抚养比下降的贡献为26.8%,约为同期人均GDP增长的1/4左右。21世纪初期人口红利将面临转折点,总抚养比将从2000年的42.6%下降到2015年的39.4%,即下降3.2个百分点,带来经济增长率0.4个百分点。如果把前期人口因素考虑在内,人口转变对增长带来的人口红利将在1/3左右。

不过在今后几年,中国将开始面临人口抚养比的逐步上升。而且,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将由人口红利阶段转为人口负债阶段。

中国人口红利以什么样的方式消失

首先,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较之其他很多国家更为快速,因此,中国在很快获得人口红利的同时,人口红利的机会窗口期也更短。在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中,人口政策对于降低生育率的作用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非常突出;随后,随着经济发展和城乡劳动力流动规模的扩大,二者对生育率的下降又起到了推动作用。正是由于这些独特的因素,中国的生育率下降进程也非常迅速。相应地,随之而来的老龄化进程也更为迅猛。在中等收入阶段即面临人口红利消失和老龄化压力,是很多其他发展中国家未曾遇到的经历。

第二,人口红利消失与刘易斯转折重叠。如果说由人口转变引起的人口红利的消失主要是针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那么,经济发展经历刘易斯转折则是指经济发展对于劳动力总量的吸纳。从东亚经济体的经验来看,日本、韩国在实现刘易斯转折后,仍然处于人口红利期,也得以继续利用人口结构优势保持高速增长。从中国目前的发展现状看,刘易斯转折和人口红利消失很可能同步,或只有很短的间隔。这就意味着,来自劳动力市场的挑战将使得人口红利消失后的经济发展更为艰巨。

第三,劳动年龄人口本身的快速老化,也需要公共政策积极地应对。实际上,伴随着人口转变的进程,即便是劳动年龄人口本身,也处于初步老化的过程中。考虑到目前以劳动密集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下,技能的投入有限,因此,劳动年龄人口的老化将直接制约着劳动供给。

如何应对人口红利的消失

首先,尚有一些未竟的改革,对于延长人口红利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应该马上启动。例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福利体系的一体化,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口)的非农参与率。尽管程度有限,但劳动供给的增加无疑有利于在事实上延缓人口红利的消失。

其次,当劳动力数量优势不再的时候,企业必须通过生产率的提升应对劳动力成本的上扬,因此,优化产业政策、深化企业微观机制改革,推动生产率的提升,应该作为应对人口红利消失的中长期战略。

第三,从根本上说,应对人口红利的消失依赖于经济效率的改善,也就是说,新的人口结构要求我们以更少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的投入,获得更高的产出。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和创新型社会的建设,才是应对人口红利消失永久的、根本的举措。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劳动与人力资本研究室主任、博导)

责编/杜凤娇 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红利消失劳动力
推进充分就业 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富硒红利一触即发
健康红利
牌照红利之后的直销未来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