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小青
“五四成人礼”晚会开播12小时前,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龚政文正在给导演组提最后的修改意见。
“我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品牌……我的梦想是成为海贼王……我的梦想是……”片子播到结尾,机房里没有一个人讲话,导演组齐刷刷看向龚政文。
“我不要求你们的收视率,能进前十就很好。”龚政文的“低标准”还是让总导演牛嵩峰心里咯噔一下。
已经连续办了五年的“成人礼”,他是三届总导演,按理说轻车熟路。但是今年,他一改往年的明星歌舞大party的形式,请来周鸿祎、邱启明、无腿流浪歌手陈州、80后钳工方文墨演说他们的十八岁和梦想。
“总得有些时间留给纯粹的东西,”二十天前,牛嵩峰接到台里“成人礼”任务时就已经这样打算了,他早把收视率抛到脑后。
新闻人挑大梁
第二天,收视率统计结果出来,导演组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他们完成了领导的指标,“成人礼”同时段收视份额排名第八,而在青少年收视群体中份额排名第一。
“两百万的成本,没有明星,没有歌舞,能做这样一台晚会很不错了。”湖南卫视总监张华立评价。
张华立更关心的是晚会对电视台的价值,正如他一年前所说,“品牌晚会其实就是湖南台‘新闻立台的一种体现,是我们关注现实社会现实问题的新闻理念。”
2012年湖南卫视收视率跌落谷底之时,所有人都在想如何救亡综艺节目,湖南广电前台长魏文彬却说,“今后,撑起电视台之间的竞争不在综艺节目,而在品牌晚会。”
品牌晚会,湖南卫视已经做了很多年。
“成人礼”播出前两天,张华立提醒总编室开始张罗“七夕”晚会。“成人礼”筹备了二十天,他觉得时间太短了,“这些形成了品牌的晚会,价值多宝贵,我们不仅要做,还要做到最好。”
“五四成人礼”、“六一与未来有约”、“七夕,今夜我们歌颂爱情”是湖南卫视打造的“成长系列”的品牌晚会,而“成人礼”是最早开办的。
“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其实正是过去电视晚会的欠缺,”牛嵩峰的另一个身份是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经他之手打造出来的晚会也都像“成人礼”一样,带着“新闻专题”的影子,“好在湖南卫视给我了这样的空间”。
其实,湖南卫视在晚会制作上给新闻人的空间还要更大。
除跨年演唱会、小年夜春晚、元宵喜乐会之外,湖南卫视其他晚会几乎都是由新闻背景出身导演执导,包括“祥和中国节”系列、成长系列、公益晚会和主题宣传教育晚会四类,这些晚会加起来每年有二十多场。
“新闻团队往往具有更高的社会敏感度和洞察力,他们能迅速抓住热点,刺中社会问题的神经,为时代把脉,”李浩解释,湖南卫视一直在寻找“新闻立台”和“综艺手段”的结合点,“晚会也是新闻导向和综艺优势结合的最佳载体,也最能体现一个电视台的综合实力。”
奢侈的思考
其实,从技术上讲找到新闻和综艺的结合点并不难。
湖南卫视对于晚会的操作模式一般是新闻团队操刀,娱乐团队配合,如果论综艺的表现手段,湖南卫视绝对不会输给任何电视台,至于对新闻性的把控也几乎成了湖南卫视新闻出身导演的职业习惯,哪怕是他们早已经转做其他工作。
“端午赋”总导演孙吉军是节目制作中心副主任,而他曾经也是新闻中心出名的干将。2011年,孙吉军接到台里的任务,借端午节做一场弘扬传统文化的诗歌朗诵晚会。
按理说,传统节日的晚会是最容易操作,总导演孙吉军却跟自己叫劲了,“端午节和当下有什么联系?”
直到把一稿方案交上去,孙吉军还在想这个问题。没想到,同样是做新闻出身的湖南卫视总监张华立也建议,晚会内容要结合社会现实。
两人一交流,都想到了屈原。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走的文人,这种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不正是一直被我们忽略的?”孙吉军一下子找到了灵感,他把“端午赋”的主题定位“出走”,用诗歌赞颂对体制的逃离。虽然最后“端午赋”用了“梦想”二字来诠释主题,但孙吉军在晚会中,反复突出了“远行”、“冒险”、“追求真理”的概念。
主持人汪涵也曾告訴《中国周刊》记者,“端午赋”是他主持生涯里最为怀念的晚会之一。“那会让人思考,而不是傻笑”。
“思考对电视而言往往是奢侈的。”之后两年,因为资源有限,“端午赋”没能连续办下去。孙吉军坦言,思考空间来自湖南卫视给非综艺类的节目砸钱和输血,“这才是主题晚会生存的瓶颈”。
湖南卫视总编室推广部经理汤集安介绍,“湖南卫视的晚会里只有跨年演唱会、春晚和元宵晚会三场可能盈利,其他的晚会基本上都是靠台里出钱养着,没有明星参与的晚会通常赞助都很难找到”。
今年,“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快乐男声”三档综艺节目又让湖南卫视回到了往日的地位。
湖南卫视总监张华立身上的压力小了不少,他正在计划把“祥和中国节”、“零点高端带”等或被忽视或被下马的节目重新提上日程。
晚会成妖魔
尽管湖南卫视又恢复了“供养”晚会的实力,但是做什么样的晚会仍然是一个考验。
今年“两会”期间,著名演员濮存昕批评道: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有这么多晚会。“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晚会,太多太多的文艺用晚会的形式,什么事情都能办个晚会……”
可如果时光倒流回到曾经那个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没有人会怀疑“娱乐”有错。
在老台长魏文彬的回忆中,2000年前电视里还只有春晚、建党、建军、国庆和赈灾晚会这屈指可数的几台晚会,即便如此,晚会的现场感还是会一次次点燃观众的情绪。
每一次办晚会,魏文彬都要全程参与,有几次还是他亲自操刀。湖南卫视节目制作中心主任宋点见到太多次魏文彬跟着制作团队通宵改稿子,在晚会现场大笑大哭,“魏主席甚至会去在意一句话的升调降调”。
魏文彬记忆里的晚会,没有华丽的舞美,没有耀眼的明星,导演们在想的是用节目打动人。但如今,太多综艺晚会却更重视炫目的舞美设计和强大的明星阵容。仅仅2011年,十几家卫视“火拼”的跨年晚会总耗资就超过2亿。
“在收视率的重压之下没有电视台能逃脱这场比拼,”只用了200万就办了一场晚会的牛嵩峰选择尽可能多的在自己能把控的空间里补偿。
最初两届的“成人礼”并没有明确的主题,2011年,牛嵩峰开始给“成人礼”加上主题。当年的主题是:相信。
牛嵩峰开始在晚会里讲故事。
一个名叫佘艳的小女孩在出天第三天就被遗弃,她被好心的农民佘仕友抚养。然而,2005年佘艳突患急性白血病,生命危在旦夕,为了不让家里背负高昂的治疗费用,8岁的佘艳代替不会写字的养父写下“自愿放弃对佘艳的治疗”。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捐助下,佘艳得到治疗,然而不久女孩还是离开了人世,并在弥留之际为自己安排了后事,决定将剩下的医疗费捐献给其他贫困家庭的白血病孩子。
事情本该在这里画上了句号,不过牛嵩峰让导演组通过当年参与过佘艳救治和报道的记者,找到了接受这笔捐款救治的白血病孩子们,竟然发现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于是,导演组邀请到这些人来到晚会现场,为大家讲述佘艳走后的后续故事。
镜头扫过,成都郊外的金沙陵园里,佘艳这张笑脸下写着六个字:我来过,我很乖。
“只要你感动了,我就成功了。”今年的“成人礼”上,牛嵩峰又在讲述着和“梦想”有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