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
摘 要:中考中现代文的阅读分数比重非常之大,而考生的失分率却比较高。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主旨、审准题目、紧扣原文、认清手法,让学生掌握提高现代文阅读所需要的技巧。
关键词:把握主旨;审准题目;紧扣原文;认清手法
在中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的阅读分数比重是非常之大的。近几年来,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点是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注重考察重要语句的理解、文意的把握、要点的概括、语句的赏析、主旨的理解与感悟、作品的感受等方面的能力。同时,适当地考查学生文学作品的外延——考察课外文学作品阅读。此外,在阅读中也重视考察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如何才能提高现代文阅读效率呢?这就需要学生把握一些现代文阅读技巧。
一、纵观全篇,把握主旨
叶圣陶认为,阅读的第一步是“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学生阅读文章一定要着眼于整体,不拘泥于局部。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
首先,看文章的题目、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很多学生可能会有疑惑:题目、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有什么关联呢?这是因为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可从题目推测文章记叙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线索,洞察文章的中心。例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严春友的《敬畏自然》一文,从题目中可以判断和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即文章的主旨,作者是想告诉我们: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而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交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利于我们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其次,要阅读全文,理清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一句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所以,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此外,要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可是有些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遍文章,似懂非懂,就急于答题,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如2012年广东深圳中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第9题: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果学生能够纵观全篇,把握关键句,就会发现文章的结尾句就是本题的答案,可不少考生却找不到答案。
二、审准题目,选好角度
审题是做现代文阅读理解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解答好现代文的前提。读题一定要仔细,要看清命题的具体要求,分清题目考的是什么,避免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审清题目要答到什么程度,范围有无,有何限制,这都要心中有数。2006年广东省中考试题第15题要求考生“简要复述词典的故事”,要求写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但有很多考生没有准确把握答题的范围、程度,答题功亏一篑。
三、扣紧原文,整合答案
语文专家张建华曾说过:“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去想。”实践证明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在解答现代文阅读时,一定要结合原文来答题。
阅读时,要先看题目涉及文中的哪些段落,找出对应的语句,然后看在哪里可找到答案。阅读题中的问题,一般是从文章里抽出来的有可能被学生忽略且又不一定完全理解的内容以各种形式编成的,从而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答案一般就在这个问题的上下文之中,所以只要认真揣摩,抓住关键语句,多数答案是能从原文中“抠”出来的。如2012年广东省中考模拟试卷(三)第10题:请根据文意解释“原生环境问题”中的“原生”和“次生环境问题”中的“次生”的意思。答案能直接从原文中找出。当然,有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直接使用,或语句太长,或含有不合题意的其他信息,这就要根据题意对选出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表达。例如201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有这样一段:
当然,既然发现了问题,我们就需要知道如何鉴别毒胶囊。首先,药用明胶和食用明胶一般为无色或淡黄色,而工业明胶颜色深,厂家会多加着色剂以掩饰杂质,所以颜色越鲜艳的胶囊越有可能是工业明胶制成的;其次,一般工业明胶杂质多,可能含有淀粉等非明胶成分,所以胶囊一捏易碎;再次,用工业明胶做的胶囊质量和工艺相对较差、胶囊口比较松,容易拧开。
该卷第11题要求考生阅读此段“说如何鉴别‘毒胶囊”。考生若照抄原文,答案就不够简洁明了,势必会被扣分。这就要求考生以“原文为底”,进行加工整合,表达为“第一,从颜色判别,毒胶囊颜色深、鲜艳。第二,从柔韧度判别,毒胶囊易捏碎。第三,从工艺判别,毒胶囊封口松,易拧开”,才能得满分。
四、认清手法,明确作用
现代文阅读,常常从修辞手法方面考查考生。因此,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明确它们的修辞作用,对提高现代文阅读效率很有帮助。近几年中考现代文阅读大致考查了如下几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如2012年广东省中考试卷现代文阅读第15题“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的分析”。对于这类型的题,很多考生难以举笔。其实这种题只要了解什么是对比,对比有什么样的作用,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这样一来,考生很快就能找到答案:①第一段“我”考上大学后,将父亲的到处炫耀、一醉方休和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多喜不见多愁进行对比,写出母亲的爱子深情不易被发觉。②第三段母亲为“我”入学送行,将其他父母的依依惜别、千叮万嘱与母亲淡淡的转身就走进行对比,以母亲的淡淡表现来反衬她隐藏在内心强烈的爱子之情。
总之,这些阅读技巧对学生阅读能力大有帮助,我们要对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让他们自己完成任务,让学生们成为主体,学会自己找“鱼”吃,彻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但是,光有技巧还是不行的,还要督促学生平日多实践,多阅读,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使这些技巧成为自己的东西,让我们的教育改革走在素质教育的前沿。
参考文献;
[1]尹彪.例谈现代文阅读中的失误及对策[J].中学语文,2006(1).
[2]王安琪.应对现代文阅读理解中非选择题的策略[J].语文教学
通讯,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