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闪
【摘 要】 标点符号的作用举足轻重,并非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重视标点符号,加强训练,从而学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关键词】 标点符号;意义;使用方法
标点是一种虽微小却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它的价值并不亚于一个文字。有了标点符号,文字才能眉目清爽,易于理解,一个看似平常的标点符号,却可以增强表达效果,延伸出文本的未尽之意。所以教师要使学生明确标点的意义,并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那么,标点符号的教学可以从哪几方面入手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点方面着手。
一、明确目标,循序渐进
要搞好标点教学,教师必须先明确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标点教学提出的目标。在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认识课文中出现的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在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在理解语文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在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在理解语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在第四学段(7~9年级),要求“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以上各学段的目标,既有重点,又有层次。教师明确了此目标后,在日常的标点教学中就要以此为导向,循序渐进。
二、激情引趣,体会作用
(一)提高认识
如何让小学生理解和接受标点符号的重要作用,而不认为它是书面表达中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呢?教师不妨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多渠道入手,从而提高对标点符号作用的认识。
渠道一:从故事入手
新奇、有趣的事物,对于小学生而言,总是有巨大吸引力的。学生对故事的需求和接受力比空洞的说教效果更好,教师不妨从此着手,给学生讲述一些标点符号误用或不用而发生的故事,以此增强学生对标点符号在书面表达中所起用的认识。为此,我给学生找了一则故事:
有个书生到朋友家做客,忽然天降大雨,客人便不想回家了,然而主人又不想留客人住宿,又不便于直说。于是主人为客人题了一幅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只是这幅字没有加上标点。客人一看,二话没说,提笔在字幅上添了几个标点。主人一看,顿时傻了眼,本来主人的原意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被客人添加了标点后却变成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小小的几个标点符号,使同样的一句话出现完全相反的两种意思。教师应以此教育学生千万不能小瞧标点符号,应明确学习标点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引起重视。
渠道二:从朗读入手
在课文朗读中,标点符号常能给人一定的朗读语气和感情指导。教学时,先给学生出示一个没有任何标点符号的句子,如“我要跟你去”让学生自主朗读。结果,学生们所读的语气、声调都不尽相同。然后,再把不同的标点给这句话注上:
“我——要……跟——你去。”
“我要跟你去。”
“我,要跟你去!”
“我要跟你去?”
学生在标点的指引下,能够比较准确地把其中的感情通过不同语气和声调的朗读来体现。此举,又让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有了切身的认识。
渠道三:从病例入手
从学生的习作中挑选一些不加标点造成意思表达不清的典型句子或段落,如“老师说了一声下课我走了”,让学生讨论:作者要表达的原意是什么?而你是如何理解的?会产生怎样的歧义?再让学生总结出这种现象的原因,以提高运用标点的自觉性。
(二)了解作用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他究竟有哪些作用呢?大致来说有三种:
第一是表停顿,用来表明句子的结构。说话有或长或短的停顿,而写在纸上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这种种停顿。举例说明:中国队打败了荷兰队取得了冠军。这句话有两种停顿法,一种是“中国队打败了荷兰队,取得了冠军。”另一种是“中国队打败了,荷兰队取得了冠军。”
第二是表语气。我们说话的语气有三种:陈述语气,告诉别人一件事情;疑问语气,向别人提出一个问题;祈使语气,要别人做一件事情。这种种语气在交谈中用语调来表示,在书面上用标点符号来表示。陈述语气:我今年读了两本有价值的书。疑问语气:你喜欢吃西瓜吗?祈使语气:请给我一支粉笔!又如“他去过北京?”和“他去过北京。”同一句话,语气不同,意思完全不同。
第三是表示词语的含义。某些词语加上某种标点,词语的含义就会发生变化。比如说“刘胡兰”指的是女英雄刘胡兰的名字,写作“《刘胡兰》”,就表示一部歌剧、电影、书籍或文章的名字。
三、加强训练,正确运用
标点符号和文字内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学中应把它同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结合起来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它的认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但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作为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能力,是有一个过程的,所以如何有效地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讲明标点用法
标点分为常用标点和非常用标点。常用标点有15种,而依据其用途不同,他们可分为点号和标点两大类。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用来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调。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用来标明词语文具的性质和作用。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7种,标号有引导[“”]、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和书名号[《》]8种。学生们弄清了常用标语有哪些,我们再来考虑教会其如何使用。要真正弄清楚每种标点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和用法,教师可用《标点符号歌》来教学,并各举例子加以说明,以便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名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可省掉,后面加个省略号。
转折结束破折号,表示注释加括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意思清楚都称好。
(二)添加标点训练
提供没有带标点符号的文字材料,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加上标点符号。这是常用的训练方式,形式灵活多样。就训练的内容来看,可以给句子加标点,也可以给一段话或几段话可标点;就训练的方式来看,可以往断句处留空,也可以不在断句处留空。
(三)学会诊断病例
在学生学习标点、使用标点的过程,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为了少走弯路,教师可先指导学生会诊断一些病例,防患于未然,促使学生尽快掌握标点的用法。以平常较常用的句号为例,平时我们对句号的使用普遍存在三种不正确的现象:
现象一:用得太少。改用句号的地方不用句号,使语段层次不清,影响表达效果。
现象二:用得太多。还没有完成一个完整意思的表达就用了句号,破坏了句子的整体性。
现象三:混用。属于其他语气的句子却用了句号,与其他标点符号相混。
总而言之,标点符号的作用举足轻重,并非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重视标点符号,并学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勿以“点”小而不为,千万不能忽视它,视他为细枝末节,雕虫小技。
【参考文献】
[1] 李荣飞. 浅谈小学语文的标点教学[J]. 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小学专辑),2006(1).
[2] 刘树芝,李鹏旺. 标点符号用法[M].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