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进
“孟母三迁”的思想仍在影响着人们,由此学区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学区房是楼市中一个颇为特殊的门类,是商品化住宅市场、户籍制度和教育资源共生的产物。通过学区房的形式,房地产的市场交易参与着社会资源的配置。
今年6月北京市“幼升小”招生工作启动,北京市新老学区板块内,各种热闹、纷争也随之启动。
在北京市城六区中,几大颇具规模的热点学区板块正在领涨市场,迎来暑期交易的高峰。它们率先从3月以来的新政影响下走出,再次显现出学区板块超越楼市周期波动的抗跌性。
在城六区之外,随着传统名校在郊区“开分店”的大势,教育资源在郊区开始新一轮配置。然而,这些新学区楼市正在经历“阵痛”,利益争夺,矛盾激化。所谓教育地产模式,既是楼市新区的吸金法宝,同时也饱受争议和诟病。
城区学区房抢手
在城六区中,西城区、东城区,及海淀区的中关村、双榆树区域,因为存在重点小学、中学,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热点学区板块。随着六七月暑期来临,二手学区房市场升温明显。
记者走访海淀区的万柳等传统学区板块,多位房产中介经纪人证实,5月中旬以来,学区房的登记客户逐渐增多。部分区域的重点学区房议价空间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在中关村等学区板块内的部分社区房源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
根据链家地产对全市400余个重点学区的1000个学区房楼盘的监测显示,今年二季度,学区房楼盘的成交均价较新政前的一季度上涨了7%,而全市二手房平均价格仅上涨5.6%。此外,学区房和非学区房的价差正在拉大,2013年截至目前两者的价格差达到11.2%。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表示,每年六七月份是城区二手学区房交易旺季,供需明显上扬。首先,市场上会出现相对充足的房源供应,因为很大一部分学区房属于教育投资性住房需求,购房者在孩子六七月份毕业之后就会出手转让;另一方面,目前也是需求的旺季,因为大部分学校入学政策规定,购房落户在学区之内至少要满3年时间、有的学校时限更长,才能获得入学资格。因此购房人在7月之前购买学区房产,9月之前完成过户落户,刚好能赶上时间点。
此外,今年4月底,北京市出台了一项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新办法,进一步收紧“跨区择校”的入学方式,也进一步催热学区房市场。
郭毅认为,如果这项政策未来持续实行,意味着“跨区择校”、“赞助共建”的入学渠道会越来越窄,通过学区落户入学将成主流。因此将有更多的需求进入学区房的买卖市场,而学区租赁市场或将受到影响。
楼市新区教育地产纠纷频发
城区学区房交易市场在升温,而在楼市新区,新学区划片的纷争正在发酵。
房山区长阳镇,一场围绕北京小学长阳分校的争夺战已经持续近半年的时间。5月底,房山区教委公布今年长阳学区的划片方案,官方一再表态和劝说,也没能结束这场学区之争。
今年是北京小学长阳分校招生第一年,一年级4个班,学位数量有限。中粮万科长阳半岛业主宣称,万科作为北小的引进者,业主有“优先入学权”,依据是一份签署于2010年10月的《西城区教委、房山区教委、北京小学、北京中粮万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关于在长阳半岛项目引进“北京小学”的合作协议书》。
从3月开始,中国铁建长阳国际城、首开熙悦山等周边楼盘业主开始抗议维权行动,要求排除万科业主“优先入学权”的干扰,按“就近入学”原则进行划片。
直到5月22日,房山区教委正式公布划片方案,长阳区域共有11个住宅小区被划入北小片区,万科的“优先入学权”并未体现。
此后,关于学区划片是否合理的争辩和抗议持续发酵,长阳各大楼盘之 间业主的矛盾愈演愈烈,他们在开发商和教委办公地点的维权行动更加频繁,在业主论坛、微博等网络空间的骂战也在升级。“明年更多的孩子要‘幼升小,北京四中房山分校要开始招生,当地的优质教育资源有限,而居住人口急剧膨胀,长阳的学区之争肯定是‘持久战。”
“我们这几个楼盘,有的隔着一条街,有的距离不过百米,是真正的‘近邻。如今闹成这样,社区氛围和邻里关系都很紧张,心理很不是滋味。”中粮万科长阳半岛的业主吴女士告诉记者,她已经参与组织了好几场维权抗议活动,“和邻居‘结怨,感觉非常疲惫。”
名校的“奶酪”,已经成了长阳这片楼市新区的邻里关系之痛。由教育资源分配问题引发的当地社会矛盾激化问题,恐怕短期难解。
类似于长阳的情况,在北京其他区县也并不鲜见。位于朝阳区管庄地区的远洋一方项目,业主们为了开发商承诺中的名校,已在开发商和当地教委之间奔走维权了五六年,但曾经承诺的芳草地小学依然难以兑现。
北京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志认为,优秀的教育资源配套对郊区楼盘的市场提振作用很明显。但近期频发的学区纠纷、配建学校纠纷,正在伤害市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