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池英国求学记

2013-04-29 16:50池莉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英国妈妈学校

就在这个秋天,这个高一的秋天,在亦池的期末考试结束,班级排名出来之后,一个石破天惊的想法出现了!亦池对我说:“妈妈我想出国!”我还没有回过神来,亦池神色坚定地重申:“妈妈我要出国!”

亦池做出这个大胆设想的时候,还没有到她的生日,严格说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一个妈妈更为担心牵挂舍不得放手的女孩子。

这么一个小女孩子,独自出国念书,那怎么可以?!这是我的第一个念头。

因此,第一次,我并没有太当真。我想冷处理看看,看亦池自己是否激动一下子又过去了。可是没有。一段时间过去,亦池居然自己已经更进一步了,她就那样开玩笑似的告诉我:“妈妈,我在网上找国外的学校啊。”

我说好啊,是个方向啊。

没有想到,我的出国念书只是一个方向、一个设想、一个退路,以为这样想想心里就可以放松一些,“备战”就不那么难熬,等三年以后考不上满意的大学,再出国不迟。亦池可不是这么想的,这孩子是动真格的了。已经经常用英语直接上国外的教育网站,在那里认真地浏览和考察着一所又一所中学。

我看着这光景,不免忧虑重重。我诱导亦池,说我们其实是可以转向的,人生除了考重点大学,还有其他许多选择。比如拍电影,从场记开始做起到做导演。或者演戏。或者编剧。或者写作。有多少女孩子,都是乐意进入影视圈、写作圈,乐意成名成家,乐意爆红当明星,甚至乐意只要上央视,就会全力以赴。成名要趁早啊——女作家张爱玲这句话鼓励了多少青少年,亦池也是喜欢张爱玲的。就这方面来说,亦池实在太有条件了。光是我的小说,影视界都改编过十几部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制片公司、剧组、导演、明星一直都是频繁往来的。起先,我也和许多母亲一样,努力为孩子提供各种机会,带着亦池一起去摄制组,看导演拍戏。导演都是朋友,临时给她安排一个小孩子的角色,那是举手之劳,说不定亦池就一举成了童星呢!

我指望通过和明星们的接触,亦池会喜欢上拍戏。她和葛优玩,和梁天玩。蔡明一口一个宝贝儿,把她牵在手里,教她扎纸鹤。敬一丹把她揽在怀里,和她谈天说地。我记得那是早年,在武汉最豪华的亚洲大酒店,亦池一个小毛丫头,她还嫌人家那英土气,不稀罕。她更喜欢的是有一双柔嫩纤手的蔡明。直到多年以后,那英和王菲唱《相约九八》,亦池这才首肯,评价说:“哦,那英现在成熟了。”

亦池去过拍片现场,亦池总是看得嗤嗤发笑。回来就当游戏做,开拍——停!开拍——停!她戏谑地告诉她的小朋友:

“这就是拍戏。”她说,“妈妈我不想再去现场了,再去我都不想看电影了,多假呀!”早年,亦池的父亲在电影制片厂工作,也导戏拍片。我们曾经恳求小亦池出几个镜头,小亦池坚决不同意,大家拽她,她竟然哭了。

蒋雯丽来武汉拍我的电影《你以为你是谁》,就住在我们家附近以便和我交流。蒋雯丽与一般女演员不同,文化感很强。我想带亦池去见一见,她却说:“我没有时间。”姜文和我在汉口的一家饭店谈剧本,门外围了多少兴奋的姑娘们啊!闹得我们都无法出门吃东西,只好叫餐进房间。回家我向亦池推荐说姜文是中国最好的演员之一,亦池也只是说了一声“哦!”她在入迷地看米老鼠唐老鸭,根本对姜文不感兴趣。我也曾经建议她准备一个签名本,她似乎也准备了一个,但是只签了一两次,本儿就弄丢了,她也就不再有兴趣找任何人签名。后来《生活秀》电视剧和电影套拍的时候,亦池已经是矜持的少女了,那天我没有时间做饭,她只得跟着我到餐馆和剧组进餐。席间她根本不看人也不说话,还都是人家明星拉着她合影。回家以后,她甩给我一句话,说:“瞧这一台演员啊!我看你这电视剧多半要砸。”

我的电视剧当然没有拍砸。亦池已经女大不由娘了,眼界已经很高了。

还有写作和出书,成为作家,这又是多少孩子渴望的呢。亦池的写作本来也还不错,兴趣来的时候也曾替我的书写过后记。《文摘报》转载了。也曾不止一家出版社约稿,他们想为几个作家的孩子们出一套丛书。我征求亦池的意见,亦池的态度比对待影视要强一些,不忍心打击我,说:“嗯,是一个好机会啊。”但是,说了就放下了,也不再主动提起。我见她始终就是没有兴趣动手,我只好向出版社朋友道歉,请他们放弃。

以上种种选择,不也都是那种可以追求个人生命快乐幸福、创造能力和价值感的生活吗?可惜亦池没有兴趣。我问她的兴趣在哪里,亦池说:“我也不知道嘛。或者以后、将来,我在我的专业领域,我也会成名成家的。”

我问:“你将来的专业领域大概是什么?”

亦池还是一脸无辜:“现在我怎么知道?我还小,还没有找到感觉,你等着吧。”

我再一次追问:“你喜欢什么呢?”

亦池还是如二岁时候一样的回答:“喜欢玩。”

我是哭笑不得了。一直都有亲朋好友看我这样带孩子替我着急,也批评我,说:“总是听小孩子的怎么行?一个小孩子知道什么?为了她将来好,强迫一下怎么不可以?太迁就孩子了以后后悔都来不及!”

但是我就是不能够不听孩子的。我就是不愿意强令孩子。不愿意看她露出弱小动物的眼神。再说天生的兴趣和爱好是强求不来的,我只好罢了。

我们居住在城郊,生活是这样乡野清静,我带亦池躬耕自种,吃自家种的蔬菜,与蔷薇、月季、金银花等一些花花草草打交道。第一个春天,这些知情知意的花草就盛开了。亦池喜欢得紧,拿它们当作摄影与绘画的模特。我看我的孩子头戴遮阳帽,在画架面前,一画就是几个小时,如痴如醉,艺术的光芒照亮了她粉嫩的脸庞。我的女孩儿是如此鲜艳明媚,与我家院子里所有花草一样,自顾自盛开,是自然的艳丽又是俗世的糊涂。我这孩子啊!最后她把画笔一搁,说:“妈妈,我还是想念书。妈妈,我想读世界上最好的中学和大学——最好的之一吧。我还想有许多许多我喜欢的同学。”

我还有什么办法呢?我还怎么可以拒绝孩子出国念书的要求呢?我只能鼓励她了,我说:“好吧,世界上的好东西就是属于全人类的,你自己去争取吧。”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我们中国人带来的一个开创性的认识就是: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资源,你们可以享受,我们也可以享受。既然亦池坚决要读书,那么只能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了。在我同意和支持亦池以后,亦池欢喜雀跃,她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求学了!满世界找了一圈,满城市打听了一遭,眼花缭乱,尤其是留学中介,一番奔波以后这才发现,留学中介公司普遍可怕,大都是唯利是图的。家长进得门来,没有什么话可说。他们会告诉你他们这里的学校资源都是世界一流的,但是首先必须交纳2.5万块钱,签订合同,然后你才有权利获得详细资料。熟人介绍公司比较正规,会介绍更多的情况,却同样,一旦涉及具体事宜,就需要事先签订合同。当然价格可以优惠,人家会客气地说:“既然是池老师的孩子,那么就2万算了。”

折腾几个月,最后是在一位良师益友的指导下,我直接去了英国大使馆教育处。亦池在外校学的是英式英语,她最想去的就是英国。通过咨询和考察,发现我们的确被社会上的中介搞昏头了。我这才了解到,英国顶尖大学以及一批重点大学录取本科生,必须通过英国的A—level课程的考试,外国学生还必须通过英语语言的雅思考试。这个A—level课程的学习与考试,就相当于中国的高中与高考,并且统一由全国高考委员会阅卷打分。这个委员会的教授们是公开身份的,其资历、阅历、判卷能力以及公信力,接受全社会以及法律的监督,具有非常的权威性。在英国,有不少类似职业学校的学院,外国学生只要读了预科,就可以进去念书学习专业知识。但是要正经参加高考,必须学习和通过A—level课程的考试。

换一句话说,如果我的孩子要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要在将来能够选择顶尖的十余所大学,就必须首先学习A—level并且获得高分通过,而不是去读这个预科学校、那个语言学校、那个职业学院,一定是要正儿八经地去读高中。

在趟了几次浑水之后,我终于把事情闹明白了。我从英国大使馆教育处带回了厚厚的一本学校名册。这是英国政府官方发布的学校名录,介绍了上千所中学,当然是英语版的,我看不懂,我把它交给了亦池,连同我了解到的所有情况,我都如实地告诉了孩子。

然后,我们母女坐下来,进行了一番可行性设想和探讨,明确了一个方式。这就是,撇开所有留学中介,由亦池自己直接考察适合她自己的英国中学,并且直接投考。

我知道,我们这是自己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相当高的门槛,这是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亲戚朋友的小孩子,多半都是经由留学中介出去的。而亦池,必须自己报名并且参加录取考试:录取了就上学,没有录取,就呆在外校读高中。我也戏说:“不呆外校就去剧组上戏。”

看来亦池真是与演艺界无缘,她倒也认真地说:“绝不!”

由于我内心还是犹豫不决,由于我真舍不得孩子这么小年纪就离开我,也是为了掂量孩子的决心和能力,我们就作出了一个这样的决定。亦池面临的是一个极高难度的动作:报考英国高中。

我吃惊地看到,我的亦池,立刻变得愉快而欢乐,眼睛炯炯发亮,摩拳擦掌的,激情涌涌。也并不觉得我的要求太高。那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又出现了,承诺道:“好的,妈妈,我自己来。”

我的第一个预感是:这孩子能成。

尽管一切都还摸不着边际,尽管前路困难重重,但我相信这个世界就是属于不怕虎的牛犊子们。

咱们打不赢中国重点高中了。咱们打不赢就跑,亦池要开跑了。

世上处处行路难

在2004年那个寒冷得树枝都冻成冰棱的冬季里,亦池一边坚持着外校的上课,一边挤出时间在网上筛选中学。我们母女反复商量,拟定了几条选择学校的标准:一是该校历年来的高考升学率。亦池当然就是冲着将来的顶尖大学奔去的。当然是想和中国的顶尖大学比拼一下。当然是不服气了才跑掉,即便跑掉了也还是要证明自己是好学生的。二是我们不选择贵族学校。我们既没有那么多钱也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我们做不了贵族也不想装贵族。三是要混校不要女校。这是我坚持的,我希望亦池不要被隔绝在女校,与男生相处也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学习。四是首选国际学校。这是因为只有各种族的学生多,文化的融合才会更加广泛,学校也才会比较注重种族平等以及各种族的伙食特点。

最后,亦池自己还对国际学校做了一个乐观的估计,她说:“什么肤色的人都有,那样一定更好玩。”我的孩子,说的完全就是孩子话。

不久,我们选定了一所各方面条件都令我们满意的中学——和谐中学。我们将校名的英文缩写符号定为C.C。C.C中学在英国 2400多所私立中学中,排名非常靠前,也属于重点中学,历年来它的高考升学率也是百分之百,而能够以优异成绩进入英国排名前十位的顶尖大学的深造者,竟然高达89%左右。

遥远的求学之路开始了。我坐在孩子身边,看着我的孩子飞快地用英文写信,她是直接写给校长莫里斯先生的。写完之后,她把大意告诉我,我点点头,她就轻轻点击一下鼠标,发送成功。就这样,一封沉甸甸的求学信,眨眼就发出去了,令我恍若梦中。我并不敢相信会有什么结果,也不知道是否能够得到回信。因为在我的想象中,似这般重点中学的校长,那要牛到什么程度?那要忙到什么程度?他会理睬一个中国女中学生的来信?在我们的认识当中,谁有本事把中学生直接送进牛津、剑桥、 UCL、LSE以及华威大学,那他该是牛到何等地步。

然而,五天以后,莫里斯校长给亦池回信了!我的孩子,在打开电邮的那一瞬间,肃然起敬到忽然退后一步,默默站立。

“妈妈!”亦池一声高叫,我心都要跳出胸口了。

面对这份电邮,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我心中的敬意与谢意,也不知道怎么表达才是。莫里斯校长他一定无法想象,他一封简单的回信,改变了我孩子的一生。本来我们是试探性的,本来我们并没有完全决定一定要出国念书,本来亦池还选择了其他的学校,本来亦池并不一定去英国或许可能去新西兰或者澳大利亚,然而,莫里斯校长及时的回信,立刻拴住了亦池的心,还有我的。

我的孩子那个高兴啊,美丽的绯红在她脸颊上花朵般盛开。人生十六年,三岁开始在幼儿园接触老师校长,到现在,亦池头一次品尝到了学生被校长尊重的感觉,这是一种美妙的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感觉。亦池享受极了,也兴奋极了,备受鼓舞,饭也不吃了,立刻坐下来,动手回信。

亦池的上一封信,是投石问路,使用的是恭敬的模式化的信件语言。那么现在的回信,语言就活灵活现起来,字里行间充满了激情,她把自己现在的基本情况、求学的要求、求学的原因和心情,一一写给了莫里斯校长。连鼠标都带着孩子的激情,敲得嗒嗒响,信又飞向英国。

亦池激情的文字非常起作用,莫里斯校长次日就回信了。可是内容却是一瓢凉水,莫里斯校长希望他及时的回信能够表达一些他对亦池的歉意,因为他的学校今年招生名额已经满员。他非常感谢亦池对他学校的信赖和选择,他建议亦池可以等到明年再次进行申请与报考。原来重点中学都有名额,英国也不例外。

那天下大雪了,北风呼啸。黄昏,亦池冒着大雪,请假从外校赶回家来,为的就是看莫里斯校长的来信。莫里斯校长的信让亦池的情绪一跌千丈,沮丧得不行。我建议和鼓励亦池继续写信,再试试看嘛。一般国际学校的招生,尽管报名已经满员,但是变数也很大,因为各个国家的情况千变万化,随时都有已经报名的学生不能够按时上学。心诚则灵,再写一封求学信去,感动莫里斯校长,假如,万一,出现空缺了,他应该就会想到亦池啊。

亦池看着我,垂头丧气的。我给出了更加具体的建议:这封信就从亦池今夜冒着大风雪赶回家巴巴地要看莫里斯校长的来信写起。你为什么急于求学于他的学校?你在中国的高中遭遇了怎样的问题?你看重他学校的是什么?又渴望在他学校学到什么?我的孩子,你都坦诚地告诉莫里斯校长吧。

亦池听从了我的建议。当晚,她就给莫里斯校长写了一封长信。果然,莫里斯校长深受感动。翌日又复信了。他答应亦池,他愿意随时把缺额提供给她。不过,他也严肃地告诉亦池:即使有了缺额,亦池还要通过C.C的招生考试,如果考试不及格,他就无法录取她了。

一看有戏,亦池精神立刻高涨起来。又是动手下载C.C的招生申请表格,认真填表,又给她充满敬爱并且有着高度信任感的莫里斯校长回信,表示她在耐心等待缺额,并十分乐意接受C.C的招生考试。在发出这封信件的同时,亦池还决定发去一张自己的照片。

大雪纷飞,北风呼啸,我们家的北边书房,开足了空调温度也只能达到15摄氏度。亦池埋头在电脑上写信,修改,再写,再修改,字斟句酌,然后认真挑选了自己朴实而本色的一张照片。忙到凌晨了,亦池手脚冻得冰冷。我陪伴着她,为她参谋着。我只能用中文,全靠亦池自己转换成英文,是那种写作文一样的需要文采需要感情的英文。我没有听见亦池叫难,所以我觉得亦池英文简直太好了。其实我也不知道她英文是否真好。

在等待莫里斯校长提供缺额的日子里,每一天都无限漫长。

亦池每天放学都会请假回家。回家书包一甩,就扑在电脑上打开她的信箱。一天没有消息,二天没有消息,五天也没有消息。亦池绝望得快要哭出来了。我赶紧带她出去打篮球,结果球一出手,就弹在人家铁栅栏的尖刺上,刺破了。兆头不好,亦池更加颓丧,再也不肯玩,扭头就回家,回家就闷在那里。我也没有办法。

忽然,亦池不肯回外校上课了。这怎么可以呢?事先我们商量好的:在亦池的求学成功之前,在外校的学习一如既往。我们也没有对学校和同学们公开我们的想法和打算。一切都是未知数。已知的就是亦池还必须坚持外校上课。

我劝亦池,我骑上自行车送她,我和她细聊:孩子啊,求学失败其实是我们预料之中的结果之一,我们必须有勇气面对;我们说好要坚持外校的上课,我们也不能食言和放弃。现在只是几天没有消息而已,我们怎么能够自己首先乱了方寸呢?亦池,你一向沉着冷静的,现在事情正在过程当中,你一定不能急!我的孩子,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复杂的,但是复杂并不表示最后结果不好。只要自己冷静,坚持和随机应变,复杂的过程之后,往往会出现一个好结果。

行了行了!亦池说。孩子不爱听妈妈啰嗦。这样一些话,我知道。可是我还得说啊!我想将来孩子自己做了母亲,她就会明白的。

我一直把亦池送到晚自习的教室门口,看着她走进去。然后,我一直守候在外面。我实在不放心亦池,她这样的极端举动,一向少有。我知道这是因为莫里斯校长人太好了,孩子自然也就抱了太大的希望。咱们中国人已经习惯别人对自己不好,一旦太好,自己反倒脆弱起来了。C.C中学哪怕是一个远在天边的云朵,因为有了莫里斯校长,也大大好过近在眼前的外校,亦池是在比较中难受得受不了了。

雪花纷飞,我在学校的广场上踱步。踱步的时候,我还在心中默默祈祷,祈祷苍天看顾这个好孩子。两个多小时以后,晚自习的下课铃声响了。我躲进大树的暗影里,远远看着我的孩子下楼。还好,她和同学们一起,似乎还在说笑。我放心多了。我悄悄尾随着这群女孩子,直到她们进入女生宿舍大楼。最后,直到生活老师咔嚓锁上宿舍楼的大铁门,我才悄然离去。

谢天谢地!受煎熬的时间并不是特别漫长,又过了两天,莫里斯校长来信了!他给亦池提供了一个缺额!亦池获得了一个名额!亦池破涕为笑。笑容未散,招生考试已经来了。

考卷由莫里斯校长亲自发来,密码是:勤劳的小蜜蜂。亦池只要把密码输入,考卷就会展开。20道题目,40分钟的时间。时间一到,卷子会自动闭卷收回。莫里斯校长要求:亦池必须独自进行考试,辅助工具规定是一本英语小辞典和一只最普通的计算器。莫里斯校长还清楚地告知:如果考生弄虚作假,那么将来到了英国,C.C还将用同等程度的考卷进行再次复核考试,如果两次成绩相差太远,考生将被开除出学校,退回你的国家。

亦池啊!我的孩子,一个在中国繁多的课程中兼学英语的学生,对于英国重点中学的考卷,能有几分把握呢?

亦池却反倒踏实了。她说:“如果没有考上,那就是我不行,不行就不去呗,要我去我还不敢呢。”

忙乱的是我。我又是赶紧请朋友来修理电脑,要确保亦池考试的某一天不出任何问题。我又向有孩子留学英国的朋友咨询,问她们的孩子是怎么考试的。有朋友说:我给你请一个英语老师守在旁边不就得了。有经验的朋友说:一般这样的考试,家长都是要请英语专家帮忙的,英国的考试,咱们多陌生啊。有专家帮忙,考上了再说啊。关键是你得能够进入英国啊,到了英国,哪里真有被他们退回中国的事情,英国的学校多着呢,在那里的中国人也多着呢,到时候朋友托朋友,还怕找不到一个学校念书吗?

我就这些建议征求她的意见。话还没有说完,亦池生气地横了我一眼,说:“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又不是想混到英国去,我也不是随便读一个什么学校,我就是想要看看我现在的水平是否可以考上一个好学校。你干吗呀你!”

我只好批评自己了:“好吧好吧。我庸俗!”

比比我孩子的一身正气,我还真是觉得自己庸俗了。

2004年12月18日,这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亦池在书房坐好,打开电脑,严格按照莫里斯校长的要求,准备好辅助工具。然后,示意我退出书房,她认为她需要独自考试。我完全理解。

我默默退出书房,带上书房的房门,和一位赶来陪伴我们的朋友一起,静静守候在门外。我不时地看手表,心在咚咚跳。这是怎样的考试啊,就三个人,就母女俩,就一个考生,监考的校长在另一个遥远的国度,孩子在做卷子,母亲的手却在发抖。

40分钟过去了。亦池打开房门走了出来,泰然自若,觉得还不错。时间把握得不错,题目正好做完;内容主要是英语与数学,考试题目有一定难度,不过她并不觉得很陌生。

我试图从孩子平静的脸上找出一点什么,我的孩子真厉害,简直什么都找不到。她已经比我镇定。她说她如果考不上,她反而可以安心在外校继续上课了,反正是她自己没有考上,运气不好,怪不得谁了。

两天之后的20日,莫里斯校长来信了。他开头写道:“Dear Gloria,”葛洛瑞娅是亦池的英文名字,这是她考上外校初中以后,在英语班级的学生名。莫里斯校长说:“亲爱的葛洛瑞娅,恭喜你,你考得不错,你被录取了!”

太意外了!太不可思议了!我们都顾不得往下看信了!我们跳跃起来!我们拥抱在一起!我和我的孩子,已经好些年不再这么拥抱了。孩子长大了,我们都羞涩于过分亲昵的表达。可是这一刻,一股不由分说的力量把我们母女簇拥在了一起。我这很难喜形于色的孩子,顿时喜上眉梢,开颜欢笑。皮皮也跑过来了,又蹦又跳,大凑热闹。朋友也来了,也和我们母女拥抱在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

亦池就这样,不是很顺利地,却又顺利考上了英国的C.C中学。亦池乐坏了,这就赶紧收拾书包去了。以为背上书包,辞掉外校,就可以去C.C上课了。

还有签证呢。

跨国求学的成功,证明了亦池的实力,给了她莫大的鼓舞和激励。孩子自信心前所未有地增强,一夜之间仿佛就成了大人,举止神态都更加沉着和无畏。

第二天,我们在一起商量往下的每一个行动步骤,以及需要准备的所有东西:签证材料、签证、四季的衣物用品、申请银行卡、机票、行李重量、向外校辞行,等等,等等。我拿着笔记本,开列清单,杂事很多,脑子都有点不够用了。我的孩子,把我的笔接过去,她说:“妈妈我来。”

我们撇开留学中介公司,亦池自己直接求学,她就已经为我们的家庭节省了至少2.5万元中介费。求学成功给了亦池极大鼓励,她建议我们签证也不要找什么中介公司了,其实个人材料都靠我们自己准备,中介只是翻译一下,又是成千上万收费,这笔钱我们完全可以节省下来。“不就是按照英国大使馆官网要求准备送签材料吗?”亦池认为自己已经有了学校录取通知书,也已经交纳了价格不菲的全年学费,签证只是一个办理正常出国的手续。亦池信心百倍,一鼓作气,一下子就像个当家作主的大人了,吩咐我说:“妈妈你准备资料,我来做资料的翻译件。”

我当然高兴地同意了。我们马上就自己动手做签证材料。尽管朋友给介绍的留学中介公司愿意给我优惠到8000元钱做一套送签材料,我还是接受了亦池的建议。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亦池在主动料理和担当家里重要事务;又进一步锻炼了她的英语能力;更何况还学会节俭,不随便浪费钱;这是一举多得的好机会。技多不压身,勤俭是个宝,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我想让我的孩子能够历练得更加能干,以后是她自己独身闯荡世界了,得靠她自己为自己谋幸福。

万料不到的是,当头一棒打来:英国拒签!

我和亦池当场拆开文件袋,一看是拒签,我脑袋里头轰轰作响,人蒙掉了。我都不敢看亦池。她还是个孩子,一个未成年的小姑娘,勇敢地做着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千万里远洋求学,结果居然被是拒签,她进入不了英国。而且文件袋里头连应该有的拒签信都没有,据办事员说可能是签证官忘记了。整个一个没有理由的拒签,都没有地方说理去。我觉得英国简直太奇怪了,太不讲道理了。

C.C中学开学的日期很快就要到了,这可是孩子自己好不容易考上的学校啊!在送签材料中,莫里斯校长亲手签名的录取信写得非常清楚:英国C.C中学很荣幸地期待着新生葛洛瑞娅小姐。我们不仅已经交纳了全年的学费,我们的资金证明也是按照英国大使馆的规定提供的。此时此刻,开学日期不可更改,学校费用已经交纳不可以退还,国际机票也已经购买。更没有退路的是:送签那天,亦池向班主任请了一天假,次日上学,她就发现,班主任居然已经把她的课桌撤掉了!亦池并没有向外校报告说她要离开学校,但是学校一句话都没有过问,就这么决绝无情地断了她回到班级上课的路。

当我终于不得不面对孩子的时候,亦池那一刻的神情,让我心如刀绞:亦池阴沉沉默的——是那种可怕的、与她这个年纪绝不相称的阴沉沉默。我知道她难受到什么程度了。这一下我急哭了。我再也忍不住泪水。我不知道怎么办。我到处打电话求助,到处询问,没头苍蝇一样乱撞。亦池,我的孩子,度过了最初的打击,开口了。她说:“妈妈我们得要拒签信。”

我一听,心头一亮,我孩子的理智居然比我恢复得更快,应对能力也更强,是啊,我们首先得明白拒签理由啊。于是,我强烈要求尽快补给我们拒签信,这是签证官必须给我们的文件。拒签信的传真件很快就来了,原来理由是英方认为我们家没有经济能力支撑亦池在英国的学习。拒签信写道:“葛洛瑞娅小姐,你提供的资金证明是可以满足你在英国的中学学费,但是我们要考虑到你的监护人,你母亲将来的生活费用。”真是把我气坏了!我们提供的材料,分明不存在这个问题。的确我们不是富翁,但我的稿费和工资,已经足够亦池的学费和我的日常生活。怎么英国人同样也是认钱不认人呢!这不也是欺负人吗?

亦池说:“妈妈,生气没有用的,让我来吧。”

在这种紧急关头,我这个一贯少言寡语的腼腆女孩,她的勇气和执着,令我刮目相看。我一直当她是小孩子,一直当她是柔弱的,一直当她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可是亦池沉着冷静地立刻提笔,给签证官写了一封信,埋头一口气写下来,打印出来是密密麻麻一大张信纸。这是一封遏制不住激愤之情的讨伐檄文,亦池理直气壮地告诉英国签证官:我们中国悠久的文化最讲究孝道,我们是百善孝为先的,我会首先孝敬我的母亲,我是在她能够确保丰衣足食的情况之下,才会求学贵国。我们并不看重更多的钱,所以才没有提供更多的资金证明。只是因为贵国的教育资源优秀,我也只是想去学习科学知识,以便将来更好地报效我的祖国,报效我的母亲。

信的最后,我的孩子写道:尊敬的签证官,我请你务必相信我,如果我妈妈没有这个经济能力提供我在英国的求学,我会是第一个反对自己去英国上学的人!

于是,我们重新整理增补了签证材料,把亦池的信放在首页,第二次送签。

就在离亦池的行期只剩十天的时候,签证下来了。亦池获得了通过。这一下,我们母女俩又不由自主相拥而泣了。

人生的路,就是这样艰难,充满意想不到的坎坷和曲折。亦池的同龄人,尽管在重点高中苦读也是异常辛苦,但是有父母陪读,一切由父母打点,辛苦只在埋头做题。亦池却已经经历了一场更为复杂艰辛的社会较量,心理承受能力接受了一次大起大落的锤炼。她处处与妈妈同舟共济,有商有量,从容镇定,语言能力出色。大喜大悲,悲欣交集,终于敲开了她自己的理想中学的大门。

除了为我的孩子高兴,我还能说什么呢?我还能犹豫不决吗?我还担心我的孩子在国外不好好学习吗?不,没有担心了。我知道我的孩子,当然会珍惜她自己好不容易好不容易才获得的宝贵机会。我唯一的担心是她还不到十七周岁。我十六岁的女儿身高164厘米,体重只有42公斤,每年秋季都会感冒咳嗽发烧,越看越单薄,越看越是小孩子,以后谁能够像我这样照料她呢?即便亲手抚养日夜相处也很吃惊原来十六年时间这么短,相处这么少,我觉得还远远没有够,孩子却急不可待地就要出门远行,展翅高飞了。

启程的日子到了。亦池连我送她去英国的要求,都否定了。这孩子特别心疼我的稿费来之不易。她从小到大都看着我在伏案写作,赶稿,赶稿,还是在赶稿。她在小学时候曾给我的《怎么爱你也不够》再版写后记,她在后记里写道:“很奇怪,我妈妈和别的妈妈不一样,我妈妈从来不玩,她不会打麻将,不会跳舞,除了给我做好吃的,永远都在写作和看书。我不想长大了当作家。作家太枯燥,太辛苦了。”亦池用钱比我还节俭和抠门。我给她买衣服,她从来都是首先翻看标签上的价格,价格稍微贵一点,她坚决不要。亦池最漂亮的衣裙,都是我出国访问给她买回来的,因为没有亦池在我身边管束我。我和亦池不一样,我总是首先看衣服漂亮,非常漂亮和非常满意的,往往是在收银台才知道有多贵,也往往大咧咧就刷卡了,事后才发现价格太贵。

亦池说:“妈妈,英国机票多贵啊!”亦池就是这样一个不说话的孩子,她喜含蓄,喜点到为止,特别怕肉麻和煽情。她更多的语言没有说出口,但是我知道她的言下之意是:英国学费已经够昂贵的了,来回路费的用度上,哪怕能够节约一点钱,就可以让妈妈少一点辛苦。亦池不多说,我也不多说,我只是坚持想去送她,我也只会简单地说:“家里钱够用,机票钱有的。”

“算了吧!”亦池用玩笑话彻底否定了我,她说,“你英语又不好,怎么陪我怎么帮我?反而要我陪你帮你吧?我自己要出海关填写出境卡什么的,又要和学校接机的人联络接头,还要照顾你怕你走丢了,麻烦不麻烦啊?回头你一个人返回,又是火车又是飞机的,我还很不放心呢。”我是生怕给孩子添乱的,听亦池这么一说,再也无话,只能同意她的决定。

这一天,眨眼就到了。亦池,我的孩子,神情一如平常,依然少言寡语,淡然悠然,在浦东机场,背着她平时上学的那只双肩挎书包,手挽着我的胳膊,貌似逛街。最后来到了安检门,亦池完全跟平时上学一样,松开我的胳膊,朝我摆摆手,说了声:“妈妈再见。”人就闪进了安检门,我都来不及抱抱她。她也没有什么分别意识,连头都没有回一下,迈着青春的轻快步伐,独自走向英格兰,独自走向她自己中意的中学,独自走上了她自己选择的人生之途。瞬间,就看不见背影了。我无法克制地,不顾及场合地,稀里哗啦哭开了。

英格兰玫瑰有坚硬的刺

飞机起飞了。在回返的路上,我恍然若失。夜里无法入睡,睁着大眼,靠在床头,看着时钟和电话,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计算着孩子飞行的时间。静夜里,我忽然被强烈的空虚感和害怕感所抓攫:亦池呢?我的孩子呢?真的就这样羽毛未丰就飞走了?她的英语能力到底怎么样? C.C中学的考试获得通过,会不会是一个偶然或者碰巧?一个从来没有英语生活环境的孩子,一个十六年来除了在学校英语课上学学英文、生活当中不过是说一点“拜拜”的孩子,即将踏上一片完全陌生的英语领土,除了日常生活,她将要面对的可是专业课程的学习啊!

英国的高中已经分了专业,亦池在获得录取之后,我们已经选择了她的专业,有三门主课一门副课。一般学生在学习A-level课程之前,总要先学习GCSE课程,相当于初中,再循序渐进地考入高中。可是亦池一头就跑到英国直接读高中去了,两年以后同样面对英国的高考,其间还必须报考雅思,英国顶尖大学的要求是那么高,它对主课的成绩要求都是A,雅思的听写读解能力平均分数必须达到7分,而亦池的时间,只有两年!

即便两年的高中,也是淘汰制,有留级和退学的。考分等级是:A、B、C、D、E、F,如果低于F,那就是不及格了,那就将在每个学期的期末,被要求退学回家。英国的高中,尤其私立中学,同样看重高考升学率,甚至比中国更为看重,淘汰制就是为了保证高考的升学率。因为升学率是学校的实力、品质、优质教育、社会地位和名次排列的依据和口碑。在这一点上,私立中学铁面无私,毫不留情。

万一呢?万一亦池突然面对专业课程,有点发蒙呢?那些专业术语自然要比基础英语难懂得多!万一写作业和考试的时候词汇量不够呢?A—level专业课是人家英国人设置的,你又不习惯,又陌生,你一次听不懂就会慌神,你三次听不懂就会畏惧,你多次听不懂就会绝望。而时间是绝对的,没有任何退路的。英国高考和中国完全不一样,高中生平时的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都将记录在案,都会成为高考成绩的一个部分。这就是说你一次都不可以懈怠和出错。高一以后,一些顶尖大学就已经来校考察生源了,而只有在一年级的所有成绩都是A分,才会被顶尖大学纳入考察视野。万一呢?万一亦池第一年就遭到淘汰呢?万一两年学习坚持得都很吃力呢?万一高考落榜呢?亦池受得了吗?她会遭遇什么境况?她还能够保持快乐和健康吗?英国高中和高考如此严苛,我轻易就支持了孩子,会不会是让我孩子去受洋罪?

人们经常用英格兰玫瑰象征英国,英格兰玫瑰花朵硕大,色泽艳丽,美丽非凡,人见人爱,尤其是少女们。亦池就是这样一个被英格兰玫瑰的漂亮所深深诱惑的少女,但是孩子们往往看不见玫瑰的尖刺。而英格兰玫瑰的尖刺,其坚硬锐利,经常会让采摘者受伤流血。我们成年人,是不应该忘记玫瑰有刺的,在决策之前,我们首先要看见的,应该是尖刺。我前思后想,胡思乱想,不停地抹眼泪,责怪自己。我后悔了。但是亦池已经在飞机上,已经在飞向英格兰。我后悔也来不及了。

从中国国情考虑,我觉得同意亦池出国这件事情,我还是有失稳妥了。退一步考虑,不管怎么样,亦池在外校的成绩也还不错,也是再熬两年就毕业了,高考应该问题不大。就算亦池万一马失前蹄,重点大学咱上不了,也不至于被淘汰和失学,怎么也可以上一个不太差的大学吧。毕竟在咱们自己的国家,毕竟人脉关系还是可以山不转水转的。英国我有什么办法啊?!我怎么就这么不成熟,一点弯都不转,一定要把孩子的个人意愿和快乐看得高于一切,一点策略都不讲呢?孩子的感情是不难理解的,可她哪里知道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课程设置不一样,有时候几乎可以说是灾难啊。一旦这种突然的彻底转换亦池不能够适应,一旦亦池的语言能力不能够驾驭所有课程,她还能够快乐和健康吗?

我是个成年人,我是孩子妈妈,我怎么就这么冲动呢!我真是越思越想越后怕,辗转反侧,更深夜长,怎么12小时过去了,还没有亦池落地的消息呢?我是千叮咛万嘱咐,要亦池一落地就打电话给我的。十六岁小女孩,独自一个人,第一次出国,飞了这么远,又一点不熟悉出海关的程序,她能够顺利和接她的人联络上吗?

时间又过去了大半个小时,按说飞机应该到了。我给浦东机场打电话询问,结果是该航班已经降落在伦敦西斯罗机场。我又连忙拨打亦池手机,无法接通,一会儿再打,还是无法接通,我这个没用的妈妈,顷刻间又是眼泪直往下淌。

看来,一踏上英国的土地,我的孩子就不顺利,就慌神了。我一次次地拨打电话,一次次地拨打电话,忽然,电话通了,亦池告诉我:原来英国机场临时增设了一个体检项目,对于在中国流行SARS以后首次进入英国的中国人,一下飞机就要进行体检,还要胸透和拍片——手机自然就被机场人员暂时保管起来。

好了。意想不到的插曲过去了。

亦池已经与前来机场接她的“帅哥”接头了,这位英国“帅哥”见面就赶紧替亦池拎箱子扛起包。亦池顿时感觉极好。她在电话里很开心,说:“妈妈,帅哥好绅士哦,一点东西都不要我拎。妈妈,他真的好帅哦!蓝色纯净的眼神跟我们家皮皮一样天真无邪。”

我被亦池逗笑了。她仗着对方听不懂中国话,就这样对我调侃那小伙子。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这是在孩子临走之前产生的一个典故。孩子临行之前,我向英国学校提出了一个要求,我说:“我作为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母亲,非常担心孩子在到达一个陌生国家时候的安全状况,谁将去机场接我的孩子,我希望学校能够将他的照片电邮给我。”学校马上发来了的照片,是一个英俊小伙子,校方的电邮写道: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将去机场迎接葛洛瑞娅小姐的,就是这位帅哥约翰·克洛吉特,他将在机场举着葛洛瑞娅的照片。

这是英式幽默了,学校故意用了“帅哥”一词,我想是意在消除我的紧张。所以,此前我和亦池一直都习惯用“那帅哥”了。

几天以后,亦池就电邮发来了一组照片。这是亦池在C.C中学正式开学之前的暑假班,一个家庭式的学校。我看见了亦池的房间,看见了她使用的卫生间,看见了她带去的琴谱摆在了英国的一台钢琴上,看见了她和其他师生在花园里的烧烤野餐会,看见了她和老师的大黑狗的亲密合影,看见了她每天清早主动替老师遛狗的小路,看见了她们那天烧烤吃的硕大的鸡翅牛肉什么的。

亦池出国后的第一封信,是配了这些图片的,亦池与我说笑:“妈妈,你看见了吧,现在我过着‘腐朽糜烂的资本主义生活呢。”

亦池还没有谈及学习和上课,不过她愉快饱满的情绪洋溢在照片上和字里行间。我大大松了一口气!看来,亦池的开端还不错。我知道,多少孩子说是想去国外上学,去了以后,特别是最初的日子,是要哭鼻子的,是要想家的,是要想妈妈的,是要很不习惯的,是要吃不饱的,每天都是西餐怎么吃得饱?亦池一概没有。或者是有一点,被她自己克服了?或者是瞒住我了?亦池不承认,因为亦池似乎真的习惯。亦池怕的是人,不是物。当她从外校那种高度压抑的环境里,突然来到英国和风细雨、充满人文情怀、充分尊重个人意愿的环境,亦池说:我简直太习惯了!这就是我想要的!

这孩子!完全跟上幼儿园一样:别的孩子总要哭哭,她却笑嘻嘻的。

接下来的日子,亦池不时发来她的一些照片,非常有效地稳定了我的情绪,化解了我的牵挂和郁结。我不再颠倒反复、患得患失了。我相信了我孩子的话:这正是她所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我相信我的孩子开门大吉,稳住了阵脚。

我这个情绪化的人,一下子又特别高兴起来,非常欣慰于我们长期坚持了自己的方式。显然我们家的教育方式,其实也就是生活方式,让我的孩子,更为自然地与英国的学习生活顺利接轨。接轨最初一刻的亲善大使,是一般人都想象不到的——是狗,一只大黑狗!

校长的大黑狗,先于所有的人,嗅出了亦池的到来。狗具有不可思议的嗅辨能力,英国的大黑狗居然就知道亦池是爱狗人,是养狗人,它率先冲了过来,热情迎接亦池,完全就像迎接它自己的亲密伙伴,或许亦池身上的确还有我们家皮皮的气味呢。我的孩子,亦池,一见狗就笑,他乡遇故知,立刻与大黑来了一个亲密拥抱。老师、校长都乐了。英国人太爱狗了,连看见爱狗的人,或者狗爱的人,他们自然都视为知己。最初的尴尬过去了。一个从来不在日常生活中说英语的孩子,一个既怕自己的英语说不好老师听不懂,又怕听不懂老师说的话,第一次开口的孩子,还是很有顾虑很需要勇气的。亦池好运气,开门就有大黑狗上来欢腾亲热一番,亦池自然就忘却了胆怯,开口说英语了。开头一顺,自信和胆量就建立了起来。

写到这里,我要再一次地说一声“谢天谢地”了!感谢天地大自然,感谢自然界的动物,从我们家的皮皮到花鸟虫鱼。只因亦池从小就喜欢在大自然里打滚玩耍,只因我和孩子坚持了这样的生活,十六年后,孩子居然得益于此,这真是万物有灵!

亦池四五岁开始酷爱狗狗。常常,我们带孩子出去散步,发现孩子不见了,原来是跟别人的狗走了。到亦池上学的时候,我和她谈了一个“交易”:如果她一年级读完,学习成绩好,各方面都表现不错,我就奖励她一只狗狗。亦池很乐意地答应了。果然,亦池的一年级表现得非常优秀,很快戴上了红领巾,还当上了班干部。我则兑现了我的承诺:有一天亦池放学回家,我让她瞧瞧门背后藏着什么?亦池一看,是一只可爱至极的小狗狗。亦池一下子甩掉书包,兴奋得满脸通红,抱起小狗狗跳啊唱啊。最后她感动到十分认真地表扬我:“真是好妈妈!”亦池没有指望我是当真的,更没有指望我会践诺。因为亦池父亲坚决不同意养狗。他认为养狗家里太脏了,养狗会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会导致孩子更贪玩,养狗还太麻烦,要洗澡、梳毛、打防疫针等等。他说得都有道理。唯独孩子酷爱,这个不是理由的理由,在我这里放不下。当然,我自己也喜欢狗狗。亦池不知道,在我再三保证狗狗的一切都由我来承担以后,亦池父亲勉强同意了。只要他同意了,我就不难找到机会实现对孩子的承诺。一只刚满月的小狗崽子,异常活跃顽皮,不停地蹦上跳下,让亦池高兴得不得了,欢喜得不得了,给小狗起名叫皮皮。还取了学名“吕亦皮”,并报上了“户口本”——养狗证。想不到的是,从此,亦池真像对待自己亲姐妹一样对待皮皮,皮皮也就一直是亦池最亲密的玩伴,连亦池练琴,皮皮都在一旁认真听。亦池任何时候不开心,皮皮都可以哄好她。皮皮懂得看亦池神色,知道疯狂和亲热到什么程度。对亦池,皮皮起到了我们父母起不到的作用。我们父母总有让亦池嫌烦或者害怕的时刻,皮皮永远没有。皮皮永远甘当亦池的忠实仆人。以至于亦池出国临行时刻,最舍不得的就是皮皮,抱着它都哭了。

是的,的确亦池和皮皮在一起会比较贪玩,亦池每天放学回来,首先就是出去遛狗、训狗,和皮皮捉迷藏、找钥匙、衔报纸、捕猎老鼠和蟑螂。的确,在这些时候,亦池的许多同学,都在写作业,在校外培优班上课,在没完没了地做题。我不断受到抱怨和批评,包括我的父母,他们也都不赞成我的“糊涂做法”,有一个上学的孩子还养什么狗啊?!问题是亦池通过一年级打基础,已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知识复习和作业也都完成了嘛。这不就够了吗?独生子女有一个玩伴,性格都要开朗快乐得多了,你看孩子多快乐呀。快乐有什么用?!

十六岁以后,亦池的行为说明:快乐有用!养狗有用!太有用了!先前那成群结队苦苦培优的同学今何在?而亦池,已经找到了最合适自己的高中,如果学习得好,就可以报考世界最顶尖的大学,这些大学是连北大、清华都无法望其项背的。快乐怎么就没有用呢?

由于大黑狗与亦池的关系,校长一下子就特别喜欢亦池了。校长和亦池交流了狗狗话题,亦池把远在中国的十岁的皮皮,也介绍给了校长。具有十年养狗经验的亦池,获得校长的高度信任,把每天清晨遛狗的任务,交给了亦池。亦池出去遛狗,小镇的英国人惊奇地发现了一个爱狗的中国小女孩,纷纷与亦池打招呼。尤其是孩子们,又新鲜又喜欢,他们跑过来和亦池打招呼,搭讪,问好。没有几天,那些十岁左右的孩子们,就跑到学校来找亦池玩了。亦池就和那些人高马大的孩子们开玩笑,说:虽然我的个子没有你们高,但是你们还是小孩子,我可是十六岁的大姑娘了。

都是因为有了狗,亦池异国他乡的求学,有一个氛围轻松的良好开端。亦池的英语自然就流畅起来,每天,任何时候,和小镇上任何人的对话,都是学习。一个孩子这么突然地进入一个非母语的生活环境,日常对话是越多越好。亦池对动物植物都充满兴趣和爱心,原来这竟是她的福气。

亦池在暑期班六个星期的学习与生活,没有中国人,分分秒秒都是英语语境,亦池的英语神速进步。在国内,从来不肯参加任何竞赛的亦池,却接连参加了当地城市的两次竞赛。一次是“狗与我的故事”,参赛者要带上你的狗,登上台去,向大家讲述自己与这只狗发生的一个故事,然后由专门的评委来进行评比。校长推荐了亦池和大黑。

校长认为,只要亦池能够用流畅的英语把故事讲好,她和大黑就一定能够获奖。在校长和老师的鼓励下,在大黑的期待中,亦池勇敢地参加了竞赛。果然她的故事比任何人的都有新意。一个来自古老遥远中国的女孩子,与一只十五岁的英国大黑狗,他们一见如故,他们的灵犀与真情,感动了所有人,亦池和大黑,一举获奖。

第二个竞赛是本城的园艺花卉竞赛,这是一个多年的传统赛事,是本城人民的重大节日,居民们无不以参与和获奖为荣。校长询问亦池是否在花卉与插花方面有兴趣和技巧,亦池当然有,这就是我们母女日常的生活内容之一,这也就是亦池为了捍卫自己的生活而远赴英国求学的目的之一啊!亦池回答校长:“我愿意去竞赛,因为我和妈妈种花,也经常会做插花。”

校长向亦池敞开了学校的大花园和工具仓库,让亦池自由创造尽情发挥。亦池选择了最漂亮的玫瑰,用废旧的木条木块什么的,制作了一尊插花。在竞赛会上,她展示了她的插花作品,并介绍了自己的构思,讲述了这个造型的美之所在。这是具有东方文化之优雅的一个插花造型,在所有参赛作品中别具一格,引人注目,亦池又获奖了!这一次是市长颁奖,郑重其事地颁发给了亦池一张大红奖证。

连续两次的竞赛,连续两次的获奖,极大地刺激和鼓励了亦池的大胆开口和叙述技巧,对于词汇量的丰满,对于英式英语的日常对话与深入交流,都是求之不得的语言强化学习和强化训练。六个星期以后,在她离开这个小镇前往C.C中学的时候,她情绪饱满,信心十足,对专业课基本没有畏惧感了。

亦池很快就让我对她放心了。我的孩子,在英国这个盛产绅士淑女的国家,以自己的中国教养和中国风度,获得了老师校长的高度赞许。有一次我给亦池打电话,我说我是葛洛瑞娅的妈妈,接电话的先生立刻热情洋溢地对我说:“啊!密斯葛洛瑞娅,good! very good! very very good!”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为亦池。同时非常庆幸我们顶住了无所不在的社会教育风气,顶住了中国强大的学校应试教育,顶住了来自亲朋好友的提醒警告劝说以及我们自己的摇摆不定,我们始终没有让做题和考分占领孩子的所有时间和所有注意力。我们从衣食住行到点点滴滴的行为举止,都是在和孩子一起学习常识中的那些优良态度。更庆幸亦池的天性又是那么醇厚,坚持培养下来,亦池宽容谦让,举止端庄,吃相优雅,从小就养成了习惯。她绝对不会敞开嘴巴大吃大嚼吧唧作响。她也绝对不会大盘大碗地拿过来,然后吃一半剩一半,又浪费又狼狈不堪。古老中国文化当中的优雅,这是英国人十分喜欢和佩服的。在中国,亦池并没有体现出太多优势,只是大家觉得她很斯文,吃饭聚餐绝对不会与同学争抢。去了英国,亦池的优势大大体现出来,令外国人不敢小觑,令孩子备受鼓舞,如鱼得水。孩子在这种良好环境里,快乐又自豪,智力获得高度激发和提升,功课学习事半功倍。原来一个人的文化教养,有着如此巨大的力量。

英国人十分重视孩子的动手能力,亦池略展身手,为校长和老师们做了一道我们家日常的黄瓜鸡蛋汤,翡翠般碧绿丝绸般柔滑,色香味俱全,赢得了大家的啧啧称赞。在课余时间,在英国人习惯喝上午茶和喝下午茶的时间,亦池乐意为大家弹琴。以至于那些对中国了解甚少的英国居民,那些对中国一知半解或者还心存偏见的英国人,对中国刮目相看。校长郑重其事地与亦池谈了个心:她说她从亦池身上,看到现在的中国孩子良好的教育状态,这使她产生了一个梦想,她想到中国去办学校,她愿意自己出资免费教授英语,让中国孩子在中国就能够学到纯正的英式英语。否则,日后她年纪老了,如果把她的财产带进了坟墓,那将是她十分可悲的人生结局。

亦池告诉我,说:“妈妈,我高度赞扬和鼓励了她。我盛情欢迎和感谢她到我们中国来。”

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亦池把我逗得:一个小屁孩儿,在英格兰的一个小城,俨然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小小年纪,就在为自己的民族争光了。真好!真是太好了!民族说起来是很大一个概念,当孩子一出国,民族就变成了家事,一个孩子就是一个民族了。一个民族的好,是与别的民族比较出来的:不仅仅是比钱的多少,更重要的是比文化教养,比典雅的高尚的举止行为。尽管亦池的留学生活才刚刚开始,尽管后面的求学之路还很漫长。英国教育举世闻名的严格严谨和严厉,亦池是否能够获得满意的成绩,最终能够学成并成人,都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至少今天、现在,说明我们过去的十六年没有错。亦池已经养成的性格与习惯,看来是可以继续支撑她的求学之路的,这就是顺了。孩子不会有太大的别扭和难受了,对于妈妈来说,只要孩子不受罪不难过,这就是最好的。

C.C中学正式开学了。亦池进入了严格的专业课学习。师生的比例是1∶15。全校初、高中一共300余名学生。学生来自世界40余个国家。学校纪律严格,考试频繁,课程内容层层加深。尤其它的高考制度,平时的每一次成绩,都是要占高考分数的。亦池一点不敢懈怠,学习非常紧张,夜晚熄灯时间到了以后,还会自己想方设法偷偷看书。可以说,英国高中的紧张度并不亚于中国高中,亦池比在武汉外校的高中投入了更多的学习时间。英格兰玫瑰的尖刺,就是这样坚硬。想要采到玫瑰,就得不怕尖刺扎伤。亦池是心甘情愿的,即便扎伤,也在所不惜。这是因为英国与中国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国内高中,是分数决定学生;英国高中,是学生决定分数。前者搞得人灰头土脸,很没有尊严,孩子是被迫的,心情压抑;后者令孩子心情愉快,自愿勤苦发愤。亦池的性格特点是:只要受到尊重,内心就会愉快;只要内心愉快,就容易超常发挥。至于学校都会用分数来作为选择学生标准,这个亦池是明白的。

应该说,英国高中比中国高中,对学生的管教,要全面得多,严格得多。亦池在年满十八岁之前,属于未成年人,受到英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严格规范和保护。比如,初到学校,亦池不习惯的是网络,未成年学生在学校是不可以随便上网的。在中国,不仅是校内,学校附近也到处是网吧。英国中学,对未成年学生上网设置了限制,限制得非常彻底。除了在老师监管之下与家里通电邮,查学习资料,孩子们上网根本看不到在他们这个年纪不应该看到的任何东西,也根本不可能打游戏。巨大如植物园的学校,其附近和周围,还是巨大如植物园,只有树林、田野、池塘、鲜花和绿草,没有任何网吧,没有任何小商小贩和擂肥者。当然,更没有任何校外培优班,所有课余时间,都属于孩子们自己。

我最牵挂的是怕孩子万一被带坏,或者一不小心中招,我们都感觉国外到处是酒吧、舞厅,成人电影也会公开放映,人们不断开派对。如果亦池周末去泡吧、看电影、跳舞碰到坏人引诱怎么办?坏人总归是哪个社会都会有的。然而,学校都想到了,都有严格规范。校规规定:“如果学生需要在校外过夜,必须提前 24小时告知宿舍管理员——亦池称之为‘房妈房爸。而且只有在校长收到了你的监护人同意你在外留宿的信件或电邮,你才会得到校长的许可;而监护人的信息必须在每个星期五早上的9点之前交给校长。”亦池高中两年,从来都没有要求我替她向校长请假出去夜不归宿地欢度周末。没有这个必要,亦池说。学习虽然紧张,玩乐却也不少。

学校每周两次送学生们进城一趟。已经经过父母签字允许在英国看电影的孩子其中就有亦池同学,学校保证在晚上10:30之前把他们从电影院带回学校。每晚10:30,房妈房爸开始查房,敦促学生上床。如果孩子们玩耍得忘记了时间,房妈房爸会开玩笑,会善意催促。恰恰相反的是,如果孩子们不是因为玩耍而是因为做功课到太晚,则被视为无法理解的愚蠢。这一点在校规第9条里面规定得非常明确:“你需要充足的睡眠来保证有效率的学习,请不要游戏到太晚,更不得学习到太晚。”

亦池对他们中学的校规津津乐道,告诉我说:“妈妈,学校选择的词语非常明确和有趣,它就是认为游戏太晚还是孩子的本能,而学习太晚那就是愚昧可笑的了;因为那就说明是你心理很不成熟,还根本不懂得睡眠休息玩乐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我祝贺她:“那就太对你的胃口了。”

亦池开心地说:“当然!”

当然,C.C中学就是亦池的美梦,可怜从亦池小学就开始的学校压力、考试压力、分数压力、竞赛压力、培优压力,分数、排名、攀比、社会风气、舆论,一下子都从她生活中消失了。从前学校里,校长绝对不会事先征求家长和学生的意愿,都是霸王条款,都是强加,都是灌输,都是不由分说。

而C.C中学,哪怕是学校组织孩子出去旅行一趟,家长也会事先收到校长的来信。一是征询监护人是否同意你的孩子去旅行;二是如果你同意孩子去旅行,校长保证将由他亲自率领,并会确保学生安全。在亦池没有进入十八周岁之前,学校几乎什么动作都要事先征求我的同意。每个学期都通报孩子的考试成绩以及生活情况。亦池也源源不断地拍摄各种图片电邮给我。对这个遥远又陌生的学校,我才开始产生那种踏踏实实的信任。

其实也就短短一两个月,孩子已经完全改变了在国内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国内高中生再紧张,老师父母盯得再严密,无奈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网络游戏、超女快男、追星风潮、闹哄哄灯红酒绿的饭局;社会上和家里,都有没完没了的麻将;人们有意无意中的权力金钱地位的炫耀和攀比;泛滥的手机段子等等,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想让孩子完全不受影响,根本不可能。英国的 C.C中学,就是学校,单纯的学校,纯净的学校,正宗的学校,传统的学校。这正是亦池喜欢的学校,也正是适合亦池性格的学校。

尽管两年以后就是高考,尽管学校也有升学率,尽管英国中学也有排行榜,尽管私立中学非常需要在排行榜上保持它的名次,最好是能够上升。但是C.C学校与全英中学一样,照常放假,假期很多,假日的名目也很多。学校的体育和音乐设施,都是全天候开放。每个学生一间宿舍。每周更换一次床单被套。外衣包洗。一天三顿正餐两道喝茶。上午11时喝一道上午茶,下午 4时喝一道下午茶。校长每天清晨在食堂门口迎接学生,也是观察他的学生。如果看到男女学生手牵手的情侣模样,校长会绽放微笑,会恭维女生说:“噢,你的男朋友真帅!”

不过,专业课老师也许就会在某一次的课堂上,和孩子们聊一点爱情。他会这样建议孩子们:你们正在经历人生一个非常特别的时期——高考过程。不过时间很快,也就一年以后见分晓。因此我建议你们,有朋友的不要失恋,没有朋友的不要恋爱,首先解决好高考比较合算,在这一点上我是有切身体会的。

学生们一听,都笑了。一笑之后,大多数学生会考虑老师善意的提醒。我的孩子,不仅会考虑老师的善意提醒,更是感动于学校的提醒方式:学校太把学生当人了!校长是那么呵护女生的脸面,老师是那么循循善诱四两拨千斤,校长和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配合得是这么巧妙这么不露痕迹,生怕学生自尊心受伤而逆反,达不到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初衷。亦池,也才十七岁,鉴于此前读书的十几年里,自尊心经常受到摧残的经历,她居然已经懂得用饱经沧桑的眼光去赞赏校长老师的态度和幽默感。我高兴地看到,亦池不仅在学习老师教授的课本知识,她还在学习老师身上更多的东西:做人和美德。说实话,我已经不担心亦池在异国他乡的“早恋”了。女孩子十七八岁,是一个危险的年纪,我的孩子远在英国,我鞭长莫及,要说一点担心没有,那是假的。不过,从亦池告诉我的所有情况和许多细节来看,我对自己的孩子更加有把握了。在管理得如此人性化、如此具体化的学校里,在亦池高度认同学校这种管理的心理状态中,亦池应该懂得节制,应该不会因为恋爱耽误学习。

C.C中学没有早恋这个说法,也不存在这个问题。对于学生们的恋爱行为,学校似乎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正常现象,因此并不会羞辱和严禁恋爱本身,而是用校规来规范,非常具体也非常严厉。学生人手一册并且在开学当天就发放的校规手册上,有一条:“如果你有男友或是女友,你们的行为必须是有责任感并且成熟的。你们要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表现得过于亲密。在任何情况下男女生都不可以进入异性学生的寝室,如果违反这一条校规,双方都将会被要求移居校外,取消其住校资格。”亦池怎么可能去违反这么严厉的校规?即便恋爱,也有节制。我的担心,就这样,一点儿一点儿被安慰。

学生日程手册是每学期一本,一年三本,这本手册是孩子们的全面指南,开学就知道本学期所有课程、会议、活动、派对、晚会、假期、考试日期、考试科目,一应俱全,连时间与地点都已经具体到几点几分在哪里。全校所有师生的花名册皆注明个人身份证号码、性别、国籍、学籍、生日、宿舍楼号。每日早晚的执勤老师姓甚名谁,学校体育娱乐等各种设施几点钟开放和关闭,从学校往返休斯伯里小城的公车到达时间,全部明确并准确无误。连食堂专门开辟穆斯林伙食和素食主义伙食,对学生整洁的要求、服饰的要求,也都有清楚的说明。

校训开宗明义,只有一句话,据亦池说,从1949年建校至今几乎没有大的改动,那就是:“我们中学是一个追求高水平,鼓励勤奋学习,成熟对待事物以及互相尊重的团体;学校教育并期望学生能够学会善解人意和懂得和谐;每个学生的目标应该是——在任何时候都成就他们自己最好的一面。”

我的孩子,佩服极了她们学校的校训,很快记住并遵照校训去做,她给予校训的评价是五个字:“太有水平了!”

而校规的总则也只有一句话,它这样要求学生:所有以下细则都是为了保护每个学生个人以及我们这个团体;你要随时为别人着想;你希望他人怎么对待你,你就要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

这句校规使亦池倍感熟悉和亲切,她说:“妈妈这和你说的一模一样。”

我说:“是吗?我怎么不记得了?!”我们在电话里笑哈哈。我的孩子已经学会用开玩笑来夸我了。

亦池在英国一段时间,就逐渐恢复了小时候的那种十分松弛的精神状态,每个星期六星期天,只要没有同学的活动,亦池无不大睡其懒觉,常常睡到下午1点,那还是因为要接我的电话勉强起床的,在电话里,亦池还迷迷糊糊的没有清醒。我不免暗暗着急:这么迷糊?!怎么高考?实质上,英国的高中就已经进入高考过程了啊!我这孩子,到了这样的学校,是否太沉溺于享受了?当然,这些话,我没有直接说出口。我怕孩子厌恶,怕孩子逆反,怕孩子对抗,怕孩子扫兴。本来我就是非常信任孩子的,本来我就是生怕孩子不快乐的,也生怕打搅孩子平静的心情和学习的连续性,更加上亦池一直地持续地向我灌输她们学校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搞得我就更加注意了。就连通个电话,我都会事先和亦池约定,总是问她的哪个时间合适。在亦池给我的时间之外,我从来不曾突然打电话给她。这情形好像慢慢在变成我的孩子更多影响着我。我读过不少英国小说,也曾为《简·爱》在中国的中文新版写序。可是我得承认,自从亦池到英国读高中以后,我才发现其实我并不了解英国,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误读了英国。原来我的孩子,她自己去学习的同时,也开启了教育我的一扇窗口。这样的孩子,喜欢大睡懒觉,就让她睡吧。我想,她已经悟到和学到很多很多东西了,够她在漫长的一生中受用。如果万一她功课的成绩并不理想,我也有心理准备,我不会责怪我的孩子。

为他人!为他人就是为自己!你希望他人怎么对待你,你就要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这是C.C中学无孔不入的教育。亦池观察到,就连工人在校园里一边打理草坪,一边听音乐,他们的录放机,都会自觉地不把声音放得过大,生怕打搅了孩子们的学习和散步。同样,以前打开电视,打开音响,从来不曾注意过音量,校规也规范了孩子们在自己宿舍应该怎样控制音乐的音量:“不得在房间内将音乐的音量开得过大——我们对过大音量的定义是:如果你站在门外还听得见。”亦池认为自己终于知道英国的绅士淑女是怎样炼成的了。

也许亦池的高中母校首先应该是武汉外校,遗憾的是当孩子还没有正式离开学校,就被班主任撤掉课桌。最后当亦池离开外校,校方没有任何反应,好像这个学生压根儿就不曾存在过。那天,我和孩子去宿舍收拾了行李,用自行车推着,母女俩默默无声地离开校园,这样冷漠的告别,怎么叫人不凄凉?!你希望他人怎么对待你,你就要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我们的学校,除了要你交钱之外,怎么就不懂得把孩子当人呢?那么孩子们会把你当人吗?我们现在的高中生,有多少人会深深爱上和眷恋他们的母校和校长呢?而亦池对于她的莫里斯校长,那种情感是深深的挚爱与尊重,她都不能允许自己学习不好,她不能够让莫里斯校长失望,她要用自己优异的成绩证明莫里斯校长没有看错她!

第一个学期结束了,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我收到莫里斯校长的来信,他向我报告了亦池本学期的表现并附上考试成绩单。亦池的三门主课,有两门是全班第一名,有一门是全班第二名,美术副课获得艺术老师的最高评价。莫里斯校长对亦池的表现赞不绝口,夸奖所使用的词语简直无所不用其极,仿佛我的孩子就是一件稀世珍宝,我真是领略到了英国人的会说话,连学生的一张成绩单,都用大量的甜言蜜语夸你孩子,令家长心里舒服得不得了。我在家里,高兴得跳了起来。我抱起皮皮,也把好消息告诉它,皮皮一听“亦池姐姐”就有寻找和幸福生动的表情,我们高兴得跳了起来。

我的大睡懒觉的孩子,我一直不敢多问功课——当然偶尔问问也被亦池轻轻一句话说得无言以对——亦池说:“都是英文和英式考试体系,你又不懂!”这下好啦!期末成绩出来,如此优异,我啥都不用问了。然而学费又涨了。我对学校下一年度学费的再一次涨价,只能嘀咕地抱怨一下,然后赶紧去汇款。无奈了。孩子托付给他们,他们把孩子调理得这么好,孩子成绩也这么好,我还有什么可多抱怨的。我只能说英国人真会赚钱,让你没有办法不掏钱。

亦池经历了两任校长。老校长莫里斯七十多岁退休。继任是年轻校长霍金,牛津大学毕业,接任之后一家三口就搬进了那幢校长house。他继续秉承C.C中学几十年如一日的教学方式与风格,没有让学生们感到丝毫的不习惯。一段时间过去,亦池也得到了霍金校长的喜欢和信任。霍金校长夫妇有一个九岁的儿子,英国法律规定,监护人不得在夜晚让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单独一人在家。于是,每当霍金校长和太太必须出席晚上的社交活动,亦池则会被霍金校长请去带他们的儿子并依照法律按劳付酬,每小时支付亦池5英镑劳务费。这种打工,亦池太开心了,她说她都不好意思要校长的钱。因为事实上,是小男孩带着亦池玩。小男孩很绅士地带亦池参观他的家——校长府邸,且是历任校长的府邸。带亦池参观他的玩具,教亦池打麻将——小男孩到中国旅行一趟带回了麻将。小男孩很吃惊作为中国人的亦池同学居然不会打麻将!亦池还可以趁机学习更为本土更为民间的英语。亦池觉得自己从霍金校长家赚的钱不应该属于自己,她都捐给了慈善基金会。“好!”我说。我对亦池的善举毫不犹豫地赞赏。用中国社会普遍注重经济注重赚钱的观念来看,亦池这孩子有点在变傻,给钱都不要。我可不这么想。我们家不算有钱人,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学会驾驭钱这个东西,不受钱的奴役。

亦池自从入校,告诉我的,都是趣事,好像他们学校是一个开心游乐场。她在学习踢踏舞了,她们学校举行户外烧烤派对了,举行游泳比赛了,她在学打斯诺克球并且进步神速了。亦池在弹琴,在绘画,在四处摄影,并且还用钢笔绘制了一幅全班同学图,以便我能够直观地看见他们的课堂状态。

亦池唯一没有事先告诉我的事情是:她参加了爱丁堡公爵发起的全英青年自愿者行走计划。我的孩子,怕我担心或者阻止她,干脆把我蒙在鼓里,在行走成功以后我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情。这是一个旨在鼓励年轻人不畏艰难跋山涉水掌握野外生存本领的行动。亦池和她的三个女同学一组,每人肩背一只12公斤的大背囊,里头装的是野外炊具和帐篷,胸前挂一只塑料袋,袋里是一张英国地图与指南针,在没有老师以及任何向导带领的情况之下,从清晨开始,向着陌生和遥远的宿营地积极行进,天黑之前必须到达。亦池已经行走了几次以后,才让我知晓全部状况。她们曾经一口气爬几座山坡,曾经走得拖不动双腿,曾经看不懂地图和摸不着方向,曾经遭遇深林里的坏天气,曾经把午餐料理得一塌糊涂难以吃饱肚子,曾经在小溪边洗手时惊奇地发现英国大蚂蟥,曾经迷路闯入了人家的私人庄园,曾经遭遇牧羊犬,当然又是亦池与牧羊犬打的交道,当它知道姑娘们迷路了,便主动带领她们走上正途。

第一个学年,整整一年,亦池一趟都没有回家。圣诞节的寒假有一个多月,全校师生都放假了,偌大的学校空旷到杳无人烟。我的孩子,没有回家,孤零零住在学校里,她硬是舍不得花钱买往返机票,也不肯让我过去,她认为我过去花钱更多。我一再告诉她,咱们有这个钱,不需要这么抠门。亦池又说她同时还有自己的计划,一是利用假期好好温习一下功课,二是想在学校所在的小城好好地玩玩逛逛。小城叫什鲁斯伯里,是英国最古老的文化古镇之一,英国议会在这里诞生,这里有古老的教堂,有皇家别墅,还是达尔文的家乡,大作家狄更斯也在这里居住和写作过。孩子主动要求用休假时间温习功课,孩子已经充满认识这个世界的激情,那么我这个做妈妈的,只能支持她了。2006年的春节,我第一次度过了没有孩子在身边的新年。除夕夜,我照样封了红包,把压岁钱放在了亦池房间的床头。亦池给我的,是她拍摄的照片,是她在寒假的校园里与松鼠玩,与天鹅玩,与狐狸玩以及与附近人家的狗狗玩;是暮色与清晨中的学校校舍,是校园内的遗产保护建筑:英国最早的议会遗址;是她采摘的一朵硕大艳丽的英格兰玫瑰,用水养在她宿舍的窗台上。

据说一个妈妈带着两个女儿去花园,玫瑰盛开了,非常漂亮,两个女儿都欢喜地扑上去采摘,结果花是摘到了,手却被玫瑰的尖刺刺破了。一个女儿哭着对妈妈说:“手指好痛啊,我再也不会摘玫瑰了,尽管它很漂亮,尽管我也很想要。”另一个女儿笑着对妈妈说:“我摘到了这么漂亮的玫瑰,太开心了,尽管手指刺破了。”同样一件事情,如果善于转换角度看问题,就会是完全不同的效果。完全不同的效果,就决定了自己的幸福或者痛苦。我的孩子亦池,就是被刺破了手指还乐呵呵的女儿,她非常善于转换角度,总是去看事物好的一面。当有些孩子没能回家过年,说起来就哭鼻子,觉得国外虽好总不如家,留学生活太过寂寞清苦。亦池想的却是:尽管寂寞清苦,学到了很多东西,看到了很多东西,走了很多地方,就是件开心的事。

英式高考

英国高考,过程十分漫长。实质上一进入高中,就算进入了高考。高一顺利结业,升入高二,直接的高考试卷就下来了,一波一波的考试,紧锣密鼓。英国排名前十几位的顶尖大学,也就过来人,到C.C中学招兵买马了。

两个寒假都没有回家的亦池,高中毕业考试的成绩很开心地拿到了全A。亦池凭借她的全A成绩,获得了选择顶尖大学的资格。A有多么不容易,仅以他们的副课考试为例,就不难窥见一斑:亦池的副课选择的是美术。这项考试,仅就文字部分,亦池就写了48页纸的论文,论文题目是《论美术艺术中的女性形态》,亦池从古典画家雷阿诺、达·芬奇,一直分析到当代画家大卫·霍克尼、曼瑞以及Roy。而对大量画家的画作鉴赏和资料收集,早在一年半以前就开始了,伦敦美术馆博物馆,美术老师都带她去几趟了。高考除了论文之外,还必须有三组创作画。亦池有一幅画的构思是静物:一块布料。亦池进考场之后,一口气画了五个多小时,中途饿得受不了,只能用巧克力充饥。况且饿了五个多小时作出来的画,也还只是考试成绩的一小部分。分数比例是这样的:论文占30%,创作画占30%,高中两年里所有考试和作业的综合成绩占40%。试想,英国的高考连副课都严格如此,主课就可想而知了。我觉得复杂之极。总之就是让孩子平时的每一次作业与考试都不可以懈怠,都是高考成绩。而且副课的考卷,也同样交由英国全国高考委员会阅卷打分。高考试卷,临考前密封运到学校,考场现场开封。考完封卷,当即运走。全国高考委员会成员高度透明,其资历与德行全国都知道,倘若谁有徇私舞弊之举,必有法律制裁,终身完蛋。

说实话,亦池拿到全A成绩,我简直都不敢相信。当然我从来没有当面问过亦池怎么拿到的,我怕亦池觉得我不信任她,或者觉得我小瞧了她。但是我亲手带大的孩子,我觉得自己很了解她,她不是很善于考试,属于中等偏上一类。亦池的长处,是兴趣广泛,全面开花。用琴棋书画、吃喝玩乐、德智体美,让自己快乐。去英国以后,显然很快乐,也玩乐得更多,显然身体更健康。只要身体更健康,我觉得就值。因此,我对亦池在英国的高考,从来没有提出最高要求:比如牛津剑桥,比如英国在世界排名前十名的顶尖大学。

惊喜的是亦池主课副课一共五门,都拿到了全A。我猜测,这可能就是她放假坚决不回家,在暗中使劲的结果吧?或者还有运气好。英国高考尽管非常漫长繁复严格严谨,但是也更合情合理,比如考试机会,会给你多次,最后取你分数最高的那一次。哪门功课你觉得自己有把握了,可以参加早一些的考试;晚一点有把握了,可以参加晚一点的考试。你一进高中,就知道平时每一次作业和考试,都是高考成绩,你只要认真对待每一次,就有胜算了。亦池高中两年的优异成绩就摆在那里,如果最后的考试没有发生极大的失误,那么她所选择的这些大学,将肯定会满足她的志愿。

亦池知道暗中使劲,能够给妈妈一个惊喜,夫复何求?!

英国高考制度的学生与大学之间,是双向选择。亦池最多可以报考五所大学。不像中国,话语权和选择权都在重点大学一边。牛津、剑桥两所教学体制近似的老牌大学,学生们可以任意选择其一。亦池选择了更符合她专业的牛津大学。亦池选择牛津的理由竟然是为了我。她说:中国家长就知道个牛津、剑桥。因此,她多半是为了满足我这个中国家长的俗见和虚荣,她就报了一个牛津。

亦池让我羞惭地懂得,我们中国家长只是冲着牛、剑的名气而推崇它们,其实英国的顶尖大学还有其他十余所,并且在其专业领域的水平与权威性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声誉,不仅并不亚于牛、剑,许多大学的专业水准都在牛、剑之上。

我说:是的,承认我有虚荣心,我无法完全脱俗。我很想在将来亦池考上牛津以后,当别人问起你女儿在哪个大学,我就可以骄傲地回答:牛津。然后,我就可以看到别人眼睛一亮,好生羡慕,说声:啊!

轮到亦池开导我了。她要给我做心理铺垫了。她说:妈妈,尽管我选择了牛津,但是我并不觉得非牛津不可,我还同时选择了其他几所大学,其中有我所学专业最顶尖的,有教学力量最雄厚比如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上一线教学授课的,有人文意识深厚杰出人才辈出的,还有教学风格新锐并且毕业以后就业率最高的,它们全部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

妈妈,你不知道牛、剑的问题所在吧?我告诉你吧,牛、剑的缺陷是我最不能接受的,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阶级等级非常分明,学校充满了豪门子弟,祖辈父辈出身于牛、剑的后代们统统享有优先录取特权,近乎世袭制,这些后代们倒真不一定有多么优秀。另外,还有一些五花八门的所谓名人,比如世界政坛名人、奥运冠军、皇家与巨富的子女或者著名作家等等。

亦池说:难道你不知道邓亚萍和金庸现在都被剑桥收录门下作为学生吗?他们固然在他们的专业里都很优秀,可我还是不太想和他们做同学。社会名流和贤达的学习与我们青年学生完全不是一回事情。

我不得不承认,亦池的观点有她的道理。我的孩子,从小就具有强烈的平等意识,对平民大众充满了感情,博爱使她厌恶等级划分。她不愿意被人歧视也不愿意歧视他人。亦池想要的大学,首先不是社会上流行的名气,首先是要以她的平民身份不会受到压抑的,可以被公平对待的,其次是她所报考专业正是该大学的专长所在。

我还是说:好吧。

亦池的高考在英国。我既不了解英国大学,又山水远隔,鞭长莫及。我只是心里焦急惦记,人还是比较轻松,不用为孩子奔走打听送礼请客求爷爷告奶奶的。就是坐在电话前倾听,亦池在电话里高度简洁地介绍她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从最初开始,在亦池选择的五所大学之中,她就最倾向于甘地的母校伦敦大学学院UCL。亦池认为,甘地之所以后来成为印度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所敬仰的圣雄甘地,与他青年时代就读的大学不无关系,而该校前后拥有的18位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曾在一线教学,这一点让亦池颇有好感,也深深吸引了她,她想学习本领和知识,而不想徒有虚名。

好吧,我的孩子说服了我。我不会非得她选择牛津不可了,但是我还是觉得能够读牛津是很好的选择。到底最后亦池选择哪一所大学?到底哪一所大学最后选择亦池?谁都不知道。亦池自己也不知道。英国高考的方式,真是让人没脾气,也没门路可走。只能在一个不慌不忙的彼此选择来选择去的繁琐程序里,按部就班,听天由命。

从亦池高二的下学期开始,高考一波一波地来,重大考试一场接着一场地考。高考考卷由全英高考委员会出卷子、阅卷和判分。分数出来以后,委员会会同时向学生本人、学生所在中学,以及该学生所选择的五所大学一共七个地方,发出成绩通知。然后有意录取该生的大学,向学生发出面试通知,并预约面试日期。最后的决定权,在学生自己手里。学生可以在有意录取自己的几所大学里,最后决定一所大学。亦池喜欢这样的高考,喜欢自己有选择权。喜欢这个情绪太重要了,它可以让孩子一直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亦池在迎战了课堂考试以后,马上迎战大学面试。

让我寝食难安的问题出现了:孩子的人身安全。高考面试,在全英大城市之间跑来跑去,都是学生独自前往。亦池自己一个人,要跑几个不同的城市,要去几所不同的大学。赴英两年来,亦池一直呆在英格兰北部的C.C中学。十八岁虽说是大姑娘了,但其实也还是一个小女孩。而就在2005年7月,伦敦突然发生地铁公汽爆炸案,恐怖之感近在眼前,挥之不去。亦池只身单干地去伦敦以及其他城市,真叫我无法放心。我觉得英国中学也太有点逗了:十八周岁的前一天,还当作儿童严格管理和保护,旅行还有校长老师带着出门;十八周岁一到,当天就可以喝酒精饮料,就可以夜不归宿,出门旅行哪怕千万里,也不会再有校长老师带了。其实亦池也就是前不久刚满十八岁,学校立刻当她是大人,根本对她的出门远行不闻不问。这怎么办?如果在国内,一个刚进十八岁的高中生,从遥远偏僻小镇,要去北京的清华、北大面试,那父母家人还不得都巴巴地陪行?

亦池却傻乎乎笑嘻嘻地说:“这有什么?不就是旅行么?都是早和大学预约好了的。带上地图不就行了?!”

亦池说:“啊呀不用担心啦,英国都是这样的,他们本国的学生,一样也没有谁父母陪着跑的。那不是大笑话?十八岁是成年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嘛。”

“可是中国父母都是要一直陪到大学宿舍去的。”

“妈妈,我这不是在英国吗?!你尽管放松,学会享受我的高考吧。”

好吧。亦池刚满十八岁的确摇身一变就是大人了,口气里很有几分坚定、强硬和对我的要求。我怕她烦。我得有意识戒掉妈妈们的啰嗦和唠叨。我不再多说,按照亦池的要求,通过电话伴随她的面试。

牛津大学的面试通知,来得最早。2006年11月,亦池就收到了来自牛津的面试通知,而她这个专业报考牛津的十几名同学,也就是她一个人收到了牛津的通知。亦池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再次和我开玩笑,说是:“初步满足了我妈妈的虚荣心吧?”

亦池把我乐得呵呵笑。

当然了,咱们中国就是流行一个牛津、剑桥,家长们就是好个面子。现在毕竟牛津大学有意录取我的孩子了,毕竟牛津大学发出了面试预约了,我当然先满足一下虚荣心再说。学会享受我孩子的高考嘛。

我的孩子亦池,启程奔向牛津大学。背起她的小书包,拉着她的小旅行箱,一路对照英国地图,从学校坐公汽来到镇上,从镇上坐火车中途还要转火车,来到伦敦。在伦敦坐公汽和地铁,来到牛津地区,再从牛津地区找到牛津大学。牛津大学果然有人接站,安排得的确很好。2006年12月5、6和7日,牛津大学给前去面试的亦池提供了三天的免费居住和免费进餐,面试之前,还有一场笔试。

由于牛津大学并非唯一选择,由于后面还有四所很好的大学排队等着亦池选择,亦池丝毫没有心理负担。一到宿舍,放下行李,就抱起相机,把宿舍拍了一通,电邮给我,文字说明是:啊,谢谢牛津大学给了我一间很大的宿舍。又跑到拍摄过电影《哈里波特》的教学楼,去浏览餐馆和乱拍一气,再发给我。

翌日的笔试是数学。亦池这个专业的三名学生,来自世界各国,只有亦池一个中国人。笔试只有一节课时间,也是题量极大,考解题能力也考速度。当亦池起身交卷的时候,正好铃声响起,全班也就只有亦池一个人是主动交卷,其他学生都是被动交卷。学生们奔出教室门外,纷纷跑过来追问亦池:“你真的做完了?你真的做完了?”

亦池回答:“是的,是的。”

我的孩子开心地告诉我,说:“妈妈,就是这样一些时刻,我好牛啊!外国学生就是天真,你比他们强,他们立马就很服气。当他们追问我的时候,一副好佩服我的样子啊,简直可爱极了。”

我说:“很快乐吧?”

“很快乐,妈妈!”

我的孩子需要的就是快乐。快乐是她竞技状态最好的安稳剂。我以为,这一下可好了,数学笔试一过,面试应该就没有问题了。谁不喜欢这样一个天真单纯安静的女孩子呢?何况她所有的成绩包括副课,一共五个A呢。

但是,意外就是发生了。

面试的时候,亦池感觉到了不对劲。一男一女教授进行面试。问答正顺畅进行着。忽然,其中那位男教授叽里咕噜说了一句话,亦池完全听不懂,孩子一下子就慌神了,因为亦池满以为自己的英语程度已经足够应付面试的。

忽然,教授用亦池能够听懂的英语问道:“你是中国人吗?

亦池答:“是的。”

教授问:“那你会中文吗?”

亦池忽然明白:原来这位教授刚才说的那句她完全听不懂的话,居然是中国话!

亦池说:“我当然会中文。”亦池解释说:“而且我的中文很好。除了主考科目之外,我还备考了一门外语,就是中文,我的成绩也是A。”

教授反问:“那我刚才说的中文你怎么不懂?”

亦池啊亦池,我的孩子,太年轻了,阅历太少了,涉世太浅了,还远远不懂对话的语言技巧,不懂得只要是人,不管中国还是英国,谁都喜欢听好话,谁都不乐意被顶撞。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绝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情急中,亦池直截了当地说了令人不快的大实话,亦池告诉教授:“因为您的中文说得很不好,完全不像中国话。”

旁边的女教授一听,显然很不高兴。尽管她很不高兴的表情稍纵即逝,亦池还是觉察到了。亦池一觉察到面试官不悦的表情,气就泄了。我了解我的孩子,只要她泄气了,她不会装的,立刻就是一副无精打采、淡漠懒怠、支吾敷衍的模样。面试很快结束,亦池好不沮丧,一屁股坐在牛津大学的花园里,望着蓝天白云的天空与牛津大学建筑的尖顶,大为懊恼,又是一通乱拍。

亦池在电话中的声音让我知道了她的懊恼。亦池给我解释:她认为她自己根本无意顶撞和冒犯教授,仅仅只是直率而已,并且一问一答之间又是那么紧张刻不容缓,实话就脱口而出了。“妈妈,”我的孩子说,“他的中文实在是很差,突然间你真的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我相信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并非无礼,年轻人无意的直率的确很容易被当作冒犯,我们无法知道每一个成年人是否都有博大和宽容的胸怀,牛津的教授同样也是凡夫俗子——我和亦池在电话里聊着,我得宽慰我的孩子。后面还有其他大学的面试,亦池必须甩掉牛津大学面试笼罩在她心理上的阴影,保持轻松愉快和饱满的情绪。不过我也提醒她:这是一个经验和教训,这说明表述方式以及语气是多么重要,这就是课堂之外的人生功课了,需要更多的修炼——那是以后的事,得慢慢来。眼前发生的事情,就算过去了。没有关系的,大不了咱们不上牛津呗,大不了妈妈就少一点儿虚荣心呗。我说,但是并没有逗笑亦池。亦池是有点受伤了,英格兰玫瑰就是有许多坚硬的刺的。孩子需要溺爱的,尤其是妈妈的溺爱,尤其是当她是对的,当她在外面受了窝囊气,我必须旗帜鲜明地溺爱我的孩子,我绝对不会抱怨和责骂我孩子的。比起我对孩子的心疼,牛津大学算什么?世界上顶尖大学还多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地球离开谁不都是照样转动!我孩子不可以在外面受了气,在家里还受气!我把心里想到的狠话都放出来了,我说:“亦池,你没有错!你作为中国人,听不懂他的中国话,那就是他的中国话没有学习好。就像你说英语,如果他一句都听不懂的话,他会承认你的英语好吗?牛津作为著名的老牌顶尖大学,如果它的教授连这一点公平都没有,这一点胸怀都没有,说明它还是有许多缺陷的,至少在你的面试中暴露出了他们的缺陷,咱们不上这个学校也罢!”

亦池,我的孩子,被我这么一呵护一宠爱,终于破颜一笑。说:“好吧,妈妈算你牛!”

我从电话里都能够感觉到亦池的呼吸变化,我孩子的气息轻快了,一口气吁出来了,我这才放心了。不过,我当然还心存侥幸:牛津大学的教授毕竟是教育界最好的教授之一,哪会在面试中计较一个高中生的态度,说不定人家根本就没有在意,是亦池过于敏感,高考中的学生对自己的面试官,总是这样敏感多疑的,总是会估计得悲观一些的。说不定哪一天,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就来了呢?咱们等着瞧吧。

伦敦大学UCL的面试,约定的时间是2007年2月7日,这是最合亦池心意的一所大学。亦池从自己的中学,再度拉着小小行李箱,奔赴伦敦。UCL派了学生会干部接待亦池。亦池被带领参观了漂亮的校园,然后在学生食堂免费进餐,自然也是学校提供免费住宿。UCL首先安排了亦池的面试。有了牛津大学的前车之鉴,亦池对自己的这一次面试,就有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她感觉这一次的面试不错。过程如行云流水,师生问答皆自如,情绪也都自然。然后,UCL没有要求亦池笔试。

2月14日,亦池又一次出发,奔赴巴斯大学面试。亦池选择巴斯大学,与我也有很大关系。巴斯城有一个伟大的女作家简·奥斯汀,我非常喜欢她的小说《理智与情感》和《傲慢与偏见》,于是这样也就影响了亦池的选择。我觉得也间接地影响了亦池面试时候的心理。她是饱含欢喜与熟悉情感的,只因为自己的妈妈也是女作家,巴斯城对她既陌生也熟悉。面试的感觉,亦池的说法是:“很好!”去过巴斯城以后,亦池喜欢上了这个城市,说到处是温泉和浓阴,十分舒适宜人。

在四处奔波的面试期间,2月28日,亦池还赶到曼彻斯特,去听了英国中央银行举行的一场辩论与竞赛,问亦池为什么在这么紧张的面试期间还跑去听辩论?不累吗?亦池说:不累啊。不想错过最好的辩论会啊。曼彻斯特也很好玩啊!我的孩子真的长大了,一点不受妈妈掌控了,高考全是自己作主,事事基本都是先斩后奏。慢慢地,我也习惯了,开始习惯听孩子的了。虽说从亦池很小时候开始,我就提醒自己不要压抑孩子,凡事多征求孩子意见,但那时毕竟我还是权威,还是掌握着最后的拍板权。十八岁的亦池,在漫长的繁复的英式高考中,彻底颠覆了妈妈的权威。我逐渐感觉到了,最后我明白了,孩子太早不再需要妈妈,我还是颇有失落感,不过我愿意。我最怕的是孩子永远长不大。

3月7日,亦池再赴华威大学面试,感觉也挺好。亦池选择的五所大学中,还有一所大学通知她,他们非常乐意直接录取亦池,连面试都免了。

经历了前后长达差不多半年的高考面试以后,在亦池体验和比较了几所大学以后,亦池走出了高中生对大学的盲目仰慕和新鲜惊奇,有了相对成熟的感受和认识。我也跟着她一起成熟。这个时候,我已经心悦诚服地同意亦池的想法。选择在乎自己,同时也是自己又很在乎的大学,是最重要的。两厢情愿、感觉有缘,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和专业学习,是最重要的。是牛津或者不是牛津,在我这里,已经彻底不是问题了。我只是希望亦池最终能够如愿以偿地进入她觉得最适合自己的大学。而牛津大学,如果将来是它放走了我的孩子,我坚信那将是牛津大学的损失,而不是我们孩子的损失;世界上没有什么最好的学校,只有最好的学生;一所学校只有先拥有了最好的学生,才能成就为最好的学校——亦池嘲笑我还没有放下牛津大学,还对牛津耿耿于怀。是的,我别的都可以放下,放不下的是最简单、直接的感情:牛津大学面试的教授不能那样让我孩子受窝囊气!我就是一个这样护犊子的妈妈。

我的孩子,沉着应战,完成了在我看来不可思议的复杂的高考之后,要回家了,回家度暑假,回家和妈妈一起,等待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2007年6月28日,是我的一个大日子。我的女儿亦池,两年之前,一个十六岁的瘦弱毛丫头,匹马单枪,负笈英伦;在过去的两年里,仅仅去年暑假回家了一趟;现在,我十八岁的高中毕业生,今天回家。

亦池临行的前一天,还有最后一场考试——我完全被英式高考搅昏了,面试都结束了,还考什么试呢?我也懒得再去弄清楚。只是我不敢打搅孩子,不敢让她考试分心——不管什么考试,坚决克制了给孩子打电话的冲动,其实我只是想问她回家第一天最想吃什么。我快乐地忙活起来:跑超市,做清洁,洗涤,晾晒,熏香,将亦池一年没有使用的房间再度打扮得光鲜如新,气息馨香,然后日夜兼程赶往上海浦东机场。

在机场翘首等待的近两个小时里,我就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胡思乱想了,总是民间俗语里说的“儿行千里母担忧”,明知连孩子们都会烦妈妈的瞎操心,再怎么我都无法超然。

因为高考结束了,亦池也就是高中毕业了,高中生活也就结束了。当亦池离开C.C中学的时候,必须带走她的全部行李物品。两年多积累起来的个人物品,已经跟一个小家庭似的大包小包,我们在英国又举目无亲,也总不能让孩子都带回来吧?再说她上大学还要继续使用。可是大学又还没有最后的决定。

亦池有能力以及有力气完成这种搬家式的装箱打包吗?她能够不丢三落四吗?护照、机票、银行卡、手提电脑以及各种重要个人文件资料,可都是出不得一点差错的!英国马拉松式的高考,导致高二整个学年都处在一系列的考试之中,一天都还没有休息,孩子的体力真的吃得消吗?真的一切都如她自己所表现的那样吗?在电话里,她总是轻描淡写十分抽象:“我挺好啊。很顺利啊。不累啊。”“有男朋友吗?”“没有。”电邮呢,则更简单,就三言两语几个字。我每每都是长长的信写给她,这孩子往往一个字没有,她用自己拍摄或者手绘的各种图片回答我。当然,图片拍得很机智又艺术,我一看就心领神会,也常常忍俊不禁。然而到底,她还是巧妙回避了我询问的许多具体问题。

亦池现在已经把我划分成全世界最喜欢瞎担心的妈妈类,孩子们把妈妈分为啰嗦唠叨类、强加母爱类、霸权欺压类、不由分说类、瞎操心类。她的经典举证就是:暑假后她和她的同学们飞回英国,绝大多数同学在飞机抵达之后,并不急于给家里电话,因为家里正是凌晨,妈妈们正在熟睡;还有不少妈妈事先提醒孩子应该等到她们起床之后再报平安。而我,却在孩子飞行的12多个小时里完全无法入睡,我必须要听到孩子报平安的声音才能够踏实。以至于有几次在飞机着陆之后,出关时间等待过长,亦池怕我担心焦急,不得不向陌生乘客借用电话向我报平安,否则我会坐立不安,胡思乱想。由于她的同学们来自40多个国家,因此亦池将我纳入世界范围做比较,我都算得上典型的瞎操心类。我只能笑笑,一笑了之。然后,一如既往地瞎操心。其实我知道我这样紧张地等待,会导致孩子的慌乱,我也答应了孩子要慢慢纠正自己,我也是在慢慢纠正。可是英国的许多做法,实在太出人意料,我不得不瞎操心:考完就奔伦敦机场飞回家,亦池的行李到底怎么办?

很小的事,就喜欢瞎操心,我也拿自己没办法。

不过瞎操心归瞎操心,却不揪心。我应该承认,与亦池国内同学的父母相比,我这个妈妈是太轻松太幸福了!

就在亦池参加英国最后几场高考的同时,中国正在高温酷暑中经历三天无比严峻的高考,这是一锤定音的高考,不会再有其他任何考试机会的高考,孩子们万万不得有误的高考,是一旦失误就如丧考妣的高考。不说父母家长总动员齐上阵,连全城都为之紧张,警察倾巢出动,考场路段都实行交通管制。路上遇到亦池昔日同学的父母,焦虑不安地守候在考场外面,头顶烈日,脚踩滚烫路面,母亲一开口嘴唇就发抖:因为女儿来例假了,因为吃了传说中的某种药品可还是没有成功推迟例假,反而把孩子的身体搞得很不舒服,这种状态万一出现失误可怎么办啊?其实孩子的成绩平时是不错的啊!如果考不好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母亲心慌意乱得说不下去,眼泪就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

你们亦池呢?在国外也高考吗?

我回答:也在高考呢。我赶紧安慰几句,结束话题。我不会谈论我女儿的高考,当然更不会冒失地让我的喜悦和自豪流露出来。但是,作为母亲的幸福感,就是这样实实在在地拥有了;就算不与任何人谈论,也觉得幸福。与这些母亲们相比,我们家,很简单,我只是接听亦池电话,坐在沙发上,一杯热茶,静静地听或简单聊聊。一切都是亦池自己搞定。英国也更不可能为什么高考出动警察,搞什么交通管制,高中生们都是简单的个人旅行,高考考生随时都在大街的人流中穿行着,是三百六十行中普通的一行。亦池的性格,正是更喜欢与更合适这样的高考方式。

而真正让我从内心感觉轻松的,还不仅仅是孩子的高考过程,更是她驾驭考试的良好心态。比如对于五个多小时忍饥挨饿的美术考试,她就没有一点受苦感和受压抑感。她在电话里对我说:“没事啊,很好玩啊。”

她说:“吃巧克力有什么不好啊?”

她说:“我看旁边的同学没有带巧克力,就送他一块,他说他不需要。我们的监考老师大声惊叹道:‘天啊!我简直不敢相信我刚才看到有人竟然谢绝了巧克力!考场哄堂大笑,把我笑坏了。妈妈,我真的好开心啊!”

亦池哪里知道,更开心的是她的妈妈。我的孩子在不断地进步。这进步不是学习上的小聪明,而是人生智慧,是越来越多的幽默感,是英国老师们对亦池人生智慧和幽默感的言传身教。如果亦池如此继续进步,那么她岂止能够驾驭考试呢?人生的考验,谁知道还有多少?一生的平安顺利,才是真正的好。

来自伦敦的维珍航班到达了。在浦东机场国际厅的出口处,我站在隔离带外面,寻找着我的女儿。亦池!终于看见了!在乘客的行列中,我的女儿,推着行李车,从老远的地方,缓缓走过来。就在我看见她的那一瞬间,有一句被人们用滥了的语言,再也没有丝毫新意的语言,猛然冒了出来,让我不由自主,这句话就是: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去年的6月份,她高一的暑假,我在这里接过她。那时候,她依然一身孩子气,那种憨憨的初中小女生式的孩子气,腮缘圆乎乎的,白胖可爱的婴儿肥还隐约可见。

现在呢?今天呢?此时此刻呢?我的女儿,亦池,居然身材窈窕了,脸蛋清秀了,婴儿肥完全消失了!她的肌肤雪白如玉,粉嫩透亮得炫目耀眼,她将自己那一头浓密的天然栗色长发,挽了一个欧式的纷乱发髻,是这样时尚又雅致娴静。尤其是她容光焕发到让我怎么看,都不敢相信她刚刚经历了一场艰苦奔波的马拉松高考,又长途飞行了11个小时。

这真是太意外了!意外到连相貌都超出了我的想象。当年她五岁,我在《怎么爱你也不够》里,就对她做出了终极评估,那就是:亦池肤白发黄单眼皮,属于富有特色类,但绝非传统意义上的美人儿。

可是,现在,我十八岁的女儿,就在我面前,无论我自己怎么谦虚,她端的就是一个好人家的美丽女孩儿。眼睛已经长开了,大大的,自动变成双眼皮了。不管是传统意义还是现代意义,她都是一个好人家的闺秀!谢天谢地,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这孩子,脚上居然还是穿着那双破旧的旅行鞋。这是两年多以前从国内穿出去的那双鞋,已经被无数的体育运动和校园里的奔走磨损了。然而,她完全无所谓,大大方方,神情自然,笑容如太阳一般明亮和高贵。我俭朴的小美女啊!

我的小美女一步步朝我走来。我静静地看着她,甚至有点陌生感,就像看电影里头的女主角;这是一部由我投资,她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就是这么一个苗条、单薄、文静的女孩子,独自在英国,顺利地完成了两年的高中学习和复杂的高考,现在稳操胜券,正稳笃笃地选择着她最中意的大学。同时,她还学会了滑冰刀、踢踏舞、斯诺克球;而篮球、羽毛球、室内壁球、游泳等各项运动的技艺皆获得全面进步。她不仅中式厨艺日益长进,日本寿司已经做得像模像样,还学会烘烤西点蛋糕了。高中一年级,她志愿参加长途行走。第二年时高考,时间不够用了,她就在宿舍坚持练瑜伽,显然她体型的塑造与她坚持的种种运动密切相关。

这个女孩子,还在积极地为艾滋病患者、乳腺癌患者和慈善基金会打工募捐,为此她给老师洗车,她参加舞蹈义演,她还在情人节那天6点钟就起床做义务邮递员,给情人们递送预订的鲜花和巧克力。无论是从前在家里,还是后来在英国,这个女孩子的性格,一如既往地温良清纯厚道简朴,从来不与人争,于是在这个同学们来自4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校里,她朋友遍天下,生活得健康而快乐,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又出落得如此美丽。这就是我十月怀胎的女儿吗?就是那个在妈妈肚子里就深感窘迫的胎儿吗?转眼间就过去十八年了吗?这个女孩儿,十八岁就这么能干,独立自主完成了高中学业和大学高考,作为妈妈的我,甚至都没有问过和检查过她的作业,她最麻烦我的事情就只是婴儿时期的换尿布。她的盛开超过了我的期望和梦想。我太有福气了。当她走到我的面前,我觉得呼吸都是困难的。我傻乎乎的。我实在无法谦虚和含蓄。我骄傲自满得一塌糊涂。我一把将她拥在怀里,也不管她是否尴尬,开了一句不是玩笑的玩笑:“亦池,我好崇拜你啊!”

接下来的这个暑假,我和我的女儿,将一起等待大学的录取通知。但是那不再是最重要的了。我们要把这个等待悬念的暑假变成充实的度假。

我们要去旅行,要读自己喜欢的书,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拍摄和描绘自己喜欢的风景和画面,探讨自己有兴趣的各种问题。我们要吃喝玩乐,开心再开心。

因此,我放弃了出访俄罗斯。当我向有关方面请假的时候,对方说:可以理解,可以理解,不过十八岁大的孩子了,暑假又长达三个多月,为什么一定要每天都守候着她呢?

很简单,因为我是妈妈。我最重要的本职工作首先、并且永远是妈妈。俄罗斯的中国文化年固然很重要,我的作品又有了一个俄罗斯语种的版本固然也很可喜。但是,这一切都没有我的孩子重要。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再大的文化活动,缺少一两个嘉宾都是无妨的。可是等待大学录取通知的日日夜夜和分分秒秒,妈妈对于自己十八岁的女儿,是唯一的,绝无仅有,无可替代的。高考以后的等待,不仅仅是一个等待,还是一个最容易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的时机,和她在一起的分享或者分析,对孩子太重要了。很多家长都认为:十八岁孩子唯一的任务,就是继续读书学习!读了大学再读硕士,再读博士,只要有可能,就继续再读博士后。而高考以后,对孩子的奖赏无非就是每餐都去饭店吃最好的菜,带孩子去海南三亚住海景酒店,吃海鲜,逛旅游景点,不逛的时候,就在酒店继续吃海鲜,在豪华房间里打牌或者打麻将。更富有的父母,奖赏会是出国游玩,去马尔代夫看海,吃海鲜,逛旅游景点,不逛的时候,就在酒店继续吃海鲜,在房间打牌或者打麻将,在外国的旅行还会加上一个在房间吃国内带去的方便面,超市买的豆干、榨菜、萝卜干、牛肉干、旺旺仙贝等等。我没有采纳朋友的奖赏建议,我只是带孩子一起过好每一天。争取每一天都让孩子在无形中饶有兴趣地学习生活。是学习生活而不是学习课本。十八岁,正是欣欣向荣又还稚嫩的年岁,正是充满对生活的热望和好奇的青春,正是学习生活的最好时刻。好的生活就蕴藏在日常生活之中。日常生活远远重要于课堂。这门课程全凭父母带领孩子。

儿时,我多居住在外公外婆家里。我外公会“刷”地在我头顶敲一筷子,只因当年我小小孩儿吃饭把不住碗,冷不丁被他一夺就脱了手,于是外公给我一记当头棒喝,说道:“孩儿啊!饭碗一定要把牢啊!每时每刻都得把牢啊!”这样的民间大实话,却有一种警醒如佛禅,我一生一世再也忘不了。因此,我希望我的女儿,首先能够从真实不虚的生活中懂得生命意义。懂得敬重生命是世间最大的事物,懂得专业知识的学习其实就包括在敬重生命之中,它们其实与享受生命并行不悖。孩子自己在英国的两年高中生活以及高考过程,已经让她取得了初步经验。现在进入十八岁了,成年了,就应该及时懂得更多,懂得更复杂的、更智慧的知识,当然蕴涵于生活本身。一个人如果游戏玩耍,品酒饮茶,交朋结友,都能如奉大事,庄重潇洒,了若指掌,深获妙趣,那天下还有什么可以为难她的生命呢?如果她慢慢懂得了衣食是一种大事,勤俭是一种美德,心静是一种大气,宽容是一种真爱,知晓是一种最好,那天下还有什么功课她拿不到A的呢?一辈子的幸福和快乐不就随时随地都正在降临她的身心吗?

我已经备好了绿茶、红茶和青茶,备好了法国干红和干白,还有上好花雕和女儿红。我得开始教亦池品茶品酒,谈经博古,诗词歌赋,人情世故,天文地理,格物致知。我的女儿是成年人了,可以和我一起饮茶喝酒了!我们可以进一步把劳累琐碎的日常生活文化文化了。我们要一边等待高考结果一边总结经验教训,我们要把所有的面试都再一次地经过,主要从中学习怎么说话,怎么直率或者婉转表达,怎么富有勇气,怎么富有幽默感以及怎么保持自己的信心。

大学录取消息陆续到来,就像我们家门前的喜鹊,热闹喧腾地喳喳叫:巴斯大学提前刷新了它们的资料,网上公布了录取名单,电邮发来了给亦池的录取通知书。选择不选择巴斯大学呢?

亦池说:再等等看。

华威大学也很快刷新了录取资料,录取亦池了!学校告诉我们:给亦池的录取通知书不仅网上公布,连纸质文件,都朝我们家邮寄过来了!

亦池说:再等等看。

一连串的好消息接踵而至,每天都有喜报临门,真是叫人好生快乐!我成天嘴巴都合不拢了。回想一下,此前我觉得英式高考漫长、繁琐,使劲折腾孩子,现在发现它自有合理之处,且不说孩子们的各种能力都受到了极大锻炼,录取通知来的时候,家里竟是一派丰收景象:果实累累啊!

接二连三被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纷纷录取,我的孩子,亦池那感觉,想不骄傲都很难,她满面光彩面如芙蓉,神气极了,走路都是兴冲冲昂扬扬的。魄力、决断和脾气,也被激发出来。外面世界的行走与玩耍,自己玩得溜溜转:和同学聚会吃饭,去钱柜唱歌,去打斯洛克球,去外地城市会同学,亦池都是一副见多识广、当家作主的样子,根本不像以前,出去还会问问我,要打听打听一下路怎么走,或者要妈妈陪。现在人家都是自己事先在网上查好,带上城市地图,和同学把时间约好,自己打扮停当,漂漂亮亮,到点就出门了。只是说声“妈妈,拜拜”。家事也同样,总是先很有耐心地听我说完,然后她三下五除二,理顺事情道理和逻辑,最后她就拍板了:“就这样吧!妈妈。”我蒙蒙地看着亦池,先赶紧点头同意了再说:原来大学的接二连三录取就是可以把孩子变牛啊!

去年暑假,亦池还不是这个样子。经过一个整年度的高考尤其是后来的多次面试,亦池成熟的程度,令我吃惊。毕竟她还是十八岁,要到秋季才进十九岁呢。

再等等,却也来了一个不那么愉快的消息:牛津大学刷新了它的录取资料,果然不出意料,没有亦池的名字。一只脚已经跨进牛津大学的亦池,与牛津大学擦肩而过。亦池不同意我的说法。亦池表面温和,内心倔强,好胜心还是很强的。她说:什么擦肩而过,我的第一志愿根本就不是牛津。

我也觉得没有什么太失落的,只是不免对牛津大学耿耿于怀,这再也无法改变,除非它以后有机会对我孩子示好。我又要说谢天谢地了,英式高考幸亏规定可以选择五所大学,这就完全避免了一旦牛津不录取,孩子就痛失上大学的机会。亦池还有其他大学可以选择呢,人家已经下录取通知了,正等着亦池的决定呢。亦池当初面试时候感觉到的不对劲,果然是对的。她没有选择牛津作为第一志愿,也许是对的。但是毕竟亦池在牛津栽了一个小跟头,一个小失败、一个小挫折也让她大有触动,电脑前,她还是对着牛津的录取资料,发了一会儿呆,撅了一会儿嘴。关机,弹琴,到音乐的广阔天地去散心了。

吃饭时候,我和亦池聊:人生吃亏要趁早。越早越容易学乖,越早越容易恢复。亦池才十八岁,在牛津学了一个教训,也是挺好的。亦池在英国变得性格更加温和,更加善于转换角度朝好处看。她揶揄说:是啊,人家高考完了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我高考完了想想还是要先说感谢牛津大学。

不过很快,特大喜讯来了:亦池最喜欢的大学,她的第一志愿——伦敦大学UCL,刷新了录取名单,亦池名列其中。同时 UCL也给亦池发来电邮通知:你已经达到本校录取要求,我们已经确定了你在本校的学习名额。

就是它了:伦敦大学UCL!亦池太好玩了,狂喜以后,又再看着其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都恋恋不舍的。说:“妈妈,这几个大学都好,各有千秋,我都想去。”我看着我的孩子,直发笑,开玩笑说:“那就拈阄吧。”这就是幸福!当你被几所大学同时录取,随便你挑,这是多么幸福呢!

当然最后,亦池分身无术,只能读一所大学。她给伦敦大学 UCL回信,表示了她同意接受这个录取。亦池说:“妈妈有所不知,这个学校太好了。”就亦池所学专业来说,UCL在学术界排名,超过牛津大学。这也是甘地的大学母校。这也是2007年度再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英国经济学家的大学母校。UCL的诺奖获得者,已经上升为19名了。无论他们是从前的老师还是现在的老师,他们都是亦池的老师。在这所大学里,亦池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学风和精神,直接接触和受教于世界上最优秀的人——亦池又笑话我肉麻,说我把话说得好大。但是事实就是这样的,孩子自己是当事人,年纪还小,很难体会到我说的意义。我相信若干年以后,亦池真正长大了,她会明白的。说不定到时候比我说话还肉麻。

UCL在收到亦池的肯定答复以后,立刻就来了学费收缴通知——收钱的效率在英国学校是相当的高——暑假都会有人专门收学费的。英国针对留学生的学费几乎是年年在涨价,顶尖大学的学费还真不便宜,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是咱们自己愿意购买啊,人家的东西好啊。

亦池也刻不容缓地向学校申请居住大学生宿舍。在UCL,一年级新生是可以申请居住大学生宿舍的,二年级以后就都是自己在社会上租房居住了。申请啊包括已经开始打听以后的租房行情啊,都不用我操心,都是亦池自己一一打理。我曾相当瞎操心过的亦池的几箱子行李,亦池早已稳妥地交给寄存托运公司了,现在只要把开学时间告诉这个公司,他们会在约定的时间,给亦池送去她的行李——当然,收费不菲。不过我认为,收了钱只要把事情办好,我们也是愿意的。亦池显然长大了,她在英国处理事情的方式,都已经是我想都想不出来的。也有不少留学生与我的思维方式一样,习惯找熟人托老乡帮忙,把行李拖过去放在他们那里,结果,欠了人情还不说,还经常有弄丢的。亦池说她一定会选择最简单最保险最科学的方式。妈妈你就少操心吧。

好吧。亦池考上大学了。我就只操心怎么享受这份高兴吧。

我们热烈庆祝。我每天给亦池做她最喜欢吃的菜。我们烧一大锅香味浓、汁厚麻、辣喷香的干锅鸡。喝酒,频频干杯。我买了一条最鲜艳的朱砂红连衣裙送给亦池。亦池高兴地换上。我们去公园拍照。亦池也会自告奋勇为我们做早餐,英式早餐,加了黄油打的松泡泡的煎炒鸡蛋,还做了图案,放在盘子里,非常好看也非常美味。

一场初秋的细雨来了,是9月份了,开学时间到了,我的孩子,又要离开我了。我们一起来到浦东机场,我要送我的孩子上大学了。

亦池两年辛苦不寻常,就要飞向她自己喜爱的伦敦大学 UCL了。

想起两年前在这里为亦池送行,一个十六岁的土里土气的黄毛丫头,也不知道此去是否顺利,也不敢想两年后的高考会怎么样,心里七上八下惶惑不安。一转眼就是两年以后了,我又立在安检门外,一动不动,目送着我亭亭玉立、时尚洋派、自信满满的女儿。我甚至连一句关于大学功课的话,一句好好学习的话,都没有嘱咐。嘱咐的只是坚持做瑜伽,坚持运动,坚持吃好睡好,务必重视身体健康,务必注意人身安全,务必注意不要太抠门,务必注意要开始谈恋爱了——马上十九岁了,不小了,因为谈恋爱也是要学习的,务必要从普通朋友开始交往,别上来就谈情说爱,选择对象也是需要时间的——别学习学傻了,学成一个让妈妈发愁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

“好吧。”亦池同情地看着我瞎操心的毛病又发作,她笑嘻嘻地敷衍我说,”好吧好吧,我一有了男朋友就告诉你。”

就在一个马马虎虎随随便便的拥抱里,亦池伏在我耳边说了一句我们母女之间的私房玩笑话,我忍不住爆出一声大笑,她趁机就溜进了安检门。我这孩子不喜欢告别。

亦池事先就给我打了预防针,说她换票以后就要过安检进候机室,时间留出来她好去逛逛免税商店。她得给英国的同学买一条香烟过去。亦池同时申明:“不是我抽啊妈妈。我没有抽烟啊妈妈。”我也只是笑笑。哪个孩子会完全彻底对父母说真话呢?她生活在英国我怎么知道呢?也许她也会偷偷吸来试试呢?吞云吐雾对哪个少年不曾有过诱惑呢?何况女生吸烟显得那么时尚和酷。我不会追究亦池的。我这个做妈妈的,心里非常明白:孩子在我们眼里,永远是一座冰山;我们永远只能看见浮在水面的一部分,尖尖的小部分;他们更大的部分、更多的内容都掩藏在水面之下;孩子越是长大越是这样,因为她是一个独立的人,她有她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自己的需要和主意。我告诫自己:做一个该放手时就放手的妈妈吧!仅仅从那冰山尖峰的纹路和肌理上,我就能够知道自己孩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她就会以怎样的方式处理各种诱惑和问题——我相信我的孩子!俗话说:三岁看老。在亦池三岁的时候,我就对自己孩子有了把握。这就行了。

看着亦池的背影远去,往昔历历在眼前。我的心意,再没有别的语言可以说,还是一如当年,亦池五岁时候我写的《怎么爱你也不够》:“我给女儿生命,只是一种偶然,女儿不用感谢。我希望的是,女儿能够慢慢明白,我倒是深深感谢她给了我另一种生活。我对孩子没有任何要求。如果孩子的盛开需要肥沃的土壤,我情愿腐朽在她的根下。”

飞机起飞了。亦池再赴英伦。亦池上大学了。她是否有慢慢明白我的话呢?不知道,但愿有!

成为大学生,成为硕士,成为人

自然,我还是一宿无眠,直至亦池安全抵达伦敦西斯罗机场后电话打回家。我还指望亦池能够从机场到达学校宿舍以后,再给我来个电话报平安。亦池肯定地说:“不打了。已经平安到伦敦了。你睡觉吧。中国都凌晨两三点了。你快睡觉。你就放心吧。我又不是没有来过学校。熟悉着呢。”

我心里一热:我孩子是大人了!我孩子知道体恤妈妈了!以前还不怎么说出口的,现在开始学会命令式的简洁口吻表达了。没有爱娇,没有委婉,没有甜言蜜语,很像男孩子的突兀,在突兀里头暗含着对妈妈的不好意思的柔情。

好!我喜欢这风格!我听亦池的,不敢再有要求。其实躺着我还是睡不着,因为实在不知道亦池拖着大箱子小箱子的怎么方便找到宿舍,也实在不知道她只有先到了宿舍才可以联系人家送来铺盖行李,而她到达伦敦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寄托公司已经下班。宿舍的第一夜,亦池连铺盖行李洗漱用具都没有,怎么睡觉?这算是妈妈的瞎操心吧?亦池不肯回答我的啰嗦问题。她只是说:“你别管了。我有办法就是了。再说伦敦我还有许多师姐师兄呢。”这就是在英国读中学的好处了,C.C中学的校友们一届届都有花名册,有校友会,有互相联络帮助的传统。

想想半年前,亦池在英国面试,我还对这种方式颇为不满:怎么能够让十七八岁的孩子独自一人全国乱闯乱跑?现在这种锻炼孩子的教育方式,好处也就体现出来了:亦池已经到过大学。她的确可以不那么陌生地找到自己的大学。

我慢慢发现英国教育是有一点先苦后甜的。

伦敦大学的开学,又更是可以称得上艰苦的:亦池进校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安营扎寨,建立自己的小窝。

大学宿舍不再有房爸房妈,不再限制睡觉起床时间,不再分男女界限,甚至学校都不派任何管理员,就是社会上的普通公寓而已。宿舍就是一间空荡荡的小房,是上一届新生搬走以后乱糟糟没有经过人打扫和整理的。亦池的高中生活,尽管也是独立性很强的个人生活,但毕竟是寄宿学校,学校提供宿舍管理和设备,提供床铺被盖,也有专人每周定期换洗,学校食堂一日三餐外加课间还提供两次喝茶:早茶和晚茶。比起大学来,就已经是很享福了。所谓大学宿舍,几乎就是一间空房间。只有一张空床,别说铺盖,连床垫子都没有。亦池需要购买的日常用品很多,差不多就是一个小家庭的衣食住行和柴米油盐酱醋茶。公用厨房里有冰箱,当然,空的。有厕所,当然,空的,没有厕纸和洁厕用品用具。有浴室,当然,空的,没有沐浴液肥皂毛巾拖鞋。有洗衣机,当然,空的,自己要买洗衣粉和小盆小桶什么的;不仅洗衣粉要买,还要买硬币,洗衣机是收费的,投币使用。网络,当然,断掉的;需要使用,先交费再替你安装连接。

亦池在伦敦大学UCL上的第一节课,不在课堂上,而是在生活上。英国强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强调一切事先做好准备和预算。新生进校,你得首先抓紧时间建立自己的住所。大学生是成年人了。作为一个成年人,你的一切都要付钱,你的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动手。你面对的所有现实,会告诉你一个真理:“天上绝对不会掉下馅饼。”

英国的大学新生进校,是没有父母来送的,更不可能出现父母替孩子打扫宿舍的现象。一切都是自己动手。我问亦池:“万一有中国父母追到英国去替孩子打扫宿舍呢?”亦池哈哈大笑,说没有见过。说假如出现这种情况,孩子一定会无地自容,并会在同学中留下一个永远的笑柄。亦池所在的UCL新生宿舍,有来自各国的新生,有各种肤色的男女同学,一律都是自己建设自己的小窝。当然也有懒惰的,说是有个希腊男生,那长相帅得令人窒息,活生生就是大街上的一尊俊美雕像,但是懒惰到就随便捡了一只破席梦思床垫,往房间地上一扔,可以睡觉就成了。我至今都不知道亦池进校的第一夜是怎样度过的,是不是也在垃圾堆捡一只垫子对付了一夜,她当然说不可能。但是也没有告诉我具体情况,说什么早忘了。

亦池是有热情建设小窝的。从她三岁我就设法扩大家庭面积,给她一间属于自己的小房间,她已经养成热爱自己小房间的习惯。何况这是她在伦敦的属于她自己的一个小天地啊!这是亦池的梦想成真啊!亦池一点不觉得辛苦,甩开膀子大干,穿着 T恤牛仔裤,挽起袖子,打扫房间,刷墙,挂上窗帘,把寄托公司送来的几箱子行李书籍打开,归置整理,安排妥当,再开列清单,外出购买一批生活必需品,大到床垫子,小到挂衣架,被子被套枕头简易衣柜等等等等,都得一件件买回来。伦敦是大城市,出门就花钱,物价高于小镇,亦池吃惊了,发现购物经费超出预算了,她得设法控制支出。询问师姐师兄,网上查询,亦池说:“妈妈,我必须购买最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

我的观点是:算了!学习要紧!已经开学了,就不要太抠价格,赶紧买齐用品吧。

亦池的观点却是: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学会以最优方式处理生活。她的专业就是经济与统计,如果连自己日常用度都随便超预算,那不白学了。

亦池当然不会听我的,尽管钱是我的,但她就是不愿意随便花销。作为一个经济专业的大学生,亦池特想在伦敦建设一个符合经济学的价廉物美的小家,这才有成就感。

课本根本都还没有翻开,亦池就狠狠忙碌了一通家庭建设。亦池也承认忙死了,累得腰酸背疼,脚都跑肿了。真的是家的感觉了,所以亦池和我电话里说话,都是一口一个“我家”。她说:“妈妈,我家已经更漂亮了。”我们中国的风俗习惯是,只有在孩子结婚成家以后,才会称她的小家庭是“你家”。现在我提前了,亦池在UCL一上学,我们母女就说“你回家了?”“你家网络通了吗?”俨然就是一个家庭了。

先把“我家”建设起来,再去学校上课,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课堂上,教师进来,开口就讲专业知识。下课了,教师就走人。学校是再也不会有人问你是否居住妥当了,或者你居住在哪里。英国的大学,把这些都当作个人的隐私,一概是不管的了。十八岁,就是这么一个概念,你是一个拥有完全的个人权利的人了。这也就意味着: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全部责任了。你进校后的个人居住,完全由你自己劳动和建设。假如你很另类、很个性、很懒散,愿意露宿街头,都可以——只要不违法,学校也不会干涉你;但是你必须修满课时,拿到学分,通过考试,完成论文。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概念需要彻底改变。学校根本不会过问和帮助你的个人生活。你实在需要救济,政府有救济站。大学,就是大人的学校。完全是大人的生活方式,孩子们就自己迎接这种巨大的转变,锻炼并适应吧。亦池欢快地告诉我:“妈妈,我都能搞定。”

英国大学的校舍建筑、文化理念,也与这种独立的成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文化理念相匹配。没有整体画圈成块的校园,没有校园围墙,没有学校大门后门,没有门卫关卡,教学楼与伦敦城市建筑融为一体,这里一栋,那里一栋,有的相距甚远,还要乘公汽乃至坐地铁。你从任何方向到学校来都可以,条条道路通罗马。而你的个人生活方式,你家是否整洁漂亮,完全与学业没有关系,学校也根本不会检查你是否把被子叠成了规矩的豆腐块。像亦池这样乐意付出更多劳动和汗水,把“我家”建设得干净漂亮,学校也不会因此表扬她。不过,同学之间还是会大加赞许。亦池自找苦吃的行为,完全是她自愿。她就像狗狗一样,一定要把自己的小窝折腾得舒舒服服。有时候也许会显得很凌乱,到处丢的是衣服和袜子,亦池洋洋得意自称自己“乱中有序”,她自己需要什么,很快就十分精确地从乱堆子里提溜出来。

新生进校,都是前后不一的时间,各自去教务处,登记注册,拿到自己所学科目的课程表以及学校的有关资料,以后到点进教室,OK,就算上学了。没有全校新生统一的开学时间,没有全体新生齐刷刷集合的开学典礼,没有校长在集体典礼上讲话,说“金秋季节,丹桂飘香,我们胜利地迎来了新的学期和新的同学”,以及激励我们要如何如何努力学习,将来要成为国家什么样的人才。伦敦大学UCL,一概都没有,一概都很个人化,看起来很是散漫。

亦池说:“妈妈你错了,英国大学是太严了。”

很快,亦池功课的高标准高要求让她立刻发现自己丝毫不敢懈怠。原本亦池是英国北部小镇的一个乡下姑娘进城了,收到录取通知以后,跃跃欲试,准备在伦敦好好玩一通的。上学一段时间以后,亦池也没有说她不玩了,只是在通电话时候多次流露:“功课好难,高等数学好难。”

英国大学对于学习的管理一点不散漫,简直太严格了。它们是严进严出。考进去很严格,毕业则更难。有严格的升级、留级和劝退制度。且留级的机会只有一次,学校绝对不容忍第二次留级。成绩是当然的唯一标准。大学对于学生的抓紧和成绩计算方式,与中学一脉相承:平时每次作业与考试,都会算分的,最后综合期末考试成绩一计算:半点不客气,考过就升级;考不过就留级。千辛万苦考进了大学,万一留级和被退学,岂不是前功尽弃?!是的,你是成年人了,学校不管你的个人生活和道德问题,但是如果你经常泡吧,忘情玩乐,加上假期很多,一学年一晃就过去了,考不过,怎么办?留级。然后再考不过,退学。如果你有本事考过,那就随便你玩吧。其实,能够考进UCL,一般学生都非常珍惜的,再说也还有个脸面问题。亦池连忙表示:

“妈妈,我是不可以留级的,太丢脸了,也太浪费钱了!”

虽说亦池临行之前,鉴于她高考成功和飞快成熟,我不再嘱咐她的功课。可是做妈妈的,总容易犯“关心孩子”的毛病。看见英国的大学如此散漫,我又有点犯毛病了。因为亦池爱玩,爱艺术,伦敦可是艺术之巅、艺术之都,亦池要是玩疯了,痴迷进去,也未尝可知。就在我准备“关心关心”亦池功课的时候,发现其实我的孩子好可怜,还没有喘一口气,笼头被勒得更紧了。

UCL大学本科只有三年。第一年:熟悉学校、熟悉教授和授课特点、熟悉生活环境,加上不断地放假,作业和考试,飞快就过去了。第二年:要离开宿舍自己租房,要在功课学习的同时开始准备毕业论文,英国别说大学了,中学都非常重视做论文,大学就更加重视了。第三年:毕业考试,做论文以及通过论文。我对亦池的“关心关心”不是功课了,而是变成了“亦池多睡一会儿啊”,变成了“亦池坚持了瑜伽没有啊”,变成了“亦池去吧,同学邀请的派对你就多去去吧”。

我在香港大学做过几个月住校作家。港大是英式教育体制。学生通过考试,是一桩天大事情。因此,考试那几天,就连学生食堂,都要加送一只苹果,要递给学生们,还要说一句祝愿:

“祝你考过。”有一次我排错了队,站学生队伍拿饭了,服务员依然也加送一只苹果给我,也用广东话说:“祝你考过!”所以,每当亦池临考,我也会对亦池说:“祝你考过!”

祝你考过,对亦池简直再合适不过了。“考过”二字,基本就是亦池的学习方略。UCL的三年,也都顺利考过,没有留级。亦池,我这孩子,她从小到大对自己的要求,都是只要考过,绝不追求名列前茅。我从来没有问过她为什么?这种问话,我话到嘴边也没有说出口,因为我觉得有点伤人。我暗自揣摩,我的孩子可能没有名列前茅的实力,也没有名列前茅的聪明,她已经尽力了,就是最好,咱没有那个资质天分,要求高了,孩子怎么受得了?孩子一难受,我怎么受得了?我也暗自揣摩,也有可能我的孩子是早慧,根子里头就有觉悟,已经悟道。咱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就是中庸之道吗?峣峣者易折,皦皦者易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还是“考过”就好。

因此我也就从来不去做名列前茅之想,也就不会去要求亦池。亦池倒也是一点不客气。她就估摸着“考过”去使力气,剩余的力气,她还是要玩的。伦敦是世界上最好玩的都市之一。什么玩的没有?伦敦眼、摩天轮、博物馆、美术馆、老百货商场、老饭店的下午茶、音乐厅、电影院、旧货市场、老杂货铺子、古董店、奶酪店。大市场某个排档在某个时间正好进货的新鲜海鲜。亦池的摄影爱好在伦敦更上一层楼,除了看不完的摄影展览,除了满伦敦跑来跑去拍照,还可以买到老古董相机和胶片,又很复古地拍起胶片来了。

一般说来,中国留学生上大学了,成年了,就可以打工了。成绩名列前茅者,就可以申请奖学金了。总之,勤奋的、勤劳的、节俭的大学生们,在课外都会选择这样两种生活方式。亦池都不选择,她有自己的主意。亦池也是非常节俭的,但是她不盲目去做苦力。她会事先计算一份打工的付出与收入,是否值当。亦池给我分析:你去麦当劳卖快餐,从事的是简单体力劳动,一天下来,累得两眼发绿,就赚了那一点法律规定的死钱。而如果你把自己与同学们多余的、穿腻的衣物和小饰品拿出去摆地摊,说不定赚的钱比麦当劳多,劳动时间也可长可短,自己掌握。即便哪一趟没有赚钱,也赚了社交能力,赚了训练口语和锻炼胆量的能力,赚了悠闲从容观察他人的能力,赚了融入英国社会各阶层人群的能力,还学习了许多东西,因为地摊市场巨大,市井百货,字画古董,瓷器绣品,人间沧桑,传奇故事,只要你愿意听、看、聊、逛,你就会有收获——这是说得复杂了;简单一句话:好玩极了。

我这孩子,亦池,选择的勤工俭学方式,竟然是在伦敦摆地摊。又赚钱,又出清了自己积累的衣物,特别是又获得了广泛的社会知识的学习机会,这是花钱都很难学到的。亦池又情愿去做义工。拿出星期天,在伦敦一家慈善书店做义务的售书员,做得还极其认真和规矩。有一天我有急事打她手机,她当即挂断。一会儿跑到卫生间,给我打过来,压低声音说:“妈妈,我在上班呢。”

我不解地问:“不就是义工吗?”

亦池说:“是啊。义工也不可以在人家书店店铺里就随便接电话啊!”

我只好说:“好吧。”

在到处随便可以大声打电话的中国,我已经非常习惯。我的孩子这么一提醒我,我仿佛觉得这孩子不是中国人似的。又为她将来回国的工作竞争瞎操心了:亦池这样规矩,肯定毫无竞争力。

却也料想不到,亦池两个暑假回国,也去打工试试,她想接触接触现实,体验一下实际工作是怎么回事,自己是否能够适应并喜欢。倒有她自己特别的竞争力,就是不跟人争。她特别温和,特别有耐心,不知道急躁,也不和人争论,什么情况都激怒不了她,完全是一副英式好脾气。先一份工是在中国的外企,亦池果然很是讨人喜欢。后来一份是在中国银行,从最辛苦的大堂接待开始做起。被要求穿制服,化淡妆,头发要扎脑后,还要戴一花结子,见人进来就得笑脸相迎。亦池做了一段时间,冲她来的客户明显多起来。尤其老外,一听她的英语,就像见到了亲人。

大学最后一个暑假回家,亦池回家就对我说:“妈妈,我不能在家过完暑假,我要回伦敦做论文。”

我说:“妈妈给你做饭,你专心做论文不好吗?”

亦池说:“很好啊!可是,国内资料太少了,伦敦有足够的图书馆提供足够的资料。”

那我就没有办法了。再舍不得,也总不能够妨碍孩子的学习吧?只好任由她提前返回伦敦。

临行之前,译林出版社突然找上门来了,向池老师打听亦池同学的联络方式,说是他们看了我写的《来吧孩子》,感觉亦池英语和文学都不错,想和亦池谈一谈,了解一下,如果合适,想请亦池翻译一本美国小说。

我太知道了,小说翻译可不是儿戏,连我好几种小说的英文译本,人家都是教授级的翻译家,但据说读者反映并不满意。亦池太嫩了,且又曾经宣称:不喜欢像妈妈那样成为一个苦力写作者。我正要谢绝,亦池同学就在我身边,她却颇有兴趣地频频点头。我还是坚持问了一下详细情况,译林出版社解释给我听,之所以想到亦池,是因为这部小说,是以一个女孩子的口吻自述离家出走的故事。正是亦池这个年龄的女孩子,充满逆反的故事。我还是对译林出版社表示了我的担忧,就是感觉亦池太嫩。在译林出版社的坚持和亦池的乐意之间,忽然,我觉得自己老了。我横在新生事物中间,顾虑重重。好吧,我撤退,且看你们怎么办。译林出版社负责人和亦池一通话一聊,得,双方一拍即合,决定签署翻译出版合同。

在我看来,一件大事发生了:翻译美国小说家的新作,并且中国与美国同步出版。这真不是儿戏。亦池答应人家签合同。电话说完好像就丢到脑后了。也不请教一下我这个江湖前辈,至少这方面,我比她懂得轻重吧?亦池没事人一样,该吃吃,该喝喝,该睡懒觉就大睡特睡,可以到下午一点钟还不醒。大学最后一年了,毕业论文很紧张了,又冒冒失失接下了一本美国小说的翻译。我看着熟睡成一摊泥的孩子,哭笑不得,这心理素质也太皮实了。

咳,我瞎操心做什么?!人家译林出版社都不担心,我担心个啥?

亦池与译林出版社签订了翻译出版合同,译林出版社给亦池的稿费,竟然是比较高的标准。亦池看着这个价格,很是快乐,很是得意。见我没有跟着她乐,才说:“妈妈别瞎操心了。拿得下来我才签合同的。”

我不理解了:“且不说你拿不拿得下,就是时间也不够用啊?你做论文时间已经很紧了,为什么要接这么一个重活儿?毕业以后再当作一个业余爱好也不迟啊?”

孩子和我这个妈妈的思路根本都不同,她说:“打工呗,勤工俭学赚点稿费呗。”又说:“就是写论文太紧张了,才时不时需要调节一下,转换一下呗。”

如果亦池的轻描淡写口吻和天真表情不是这般的出自天然,我会认为她少年轻狂到不知天高地厚。翻译小说并不比写小说更容易,需要两种文字技巧,需要两种文学修养,需要对两个民族的人情世态、风物万象基本了解和理解。

我为她捏了一把汗,但是我不想吓唬她。我也就顺着她的态度,也轻描淡写地只说:“好吧,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亦池答:“走着瞧。”

我这孩子,一旦快乐,就会冒出一股聪明劲儿。每每我都看得见这股劲儿。我知道她会努力。但是有许多事情,并非努力就可以成功,文学翻译的专业性太强了,专业的基本技能是必须要学习的。

亦池与我嘻嘻哈哈的,说:“我在你肚子里面就开始学习文学专业了。”

亦池说走就走,舍弃了家里的美味佳肴。大三暑假提前两个月返回伦敦,做毕业论文,翻译小说,去海边旅行,去苏格兰旅行,想看到尼斯湖怪物,没有看到。此前,她已经去过巴黎,去过比利时,在巧克力工厂吃了一个饱。还去了哪些地方,那些照片拍的海边是英格兰哪里,在哪里爬树,在哪里划艇,我都无法记住,也无法详细追问,亦池也不会详细回答。我只感觉这孩子越玩越野,看你不能毕业怎么办?

我心想,我得忍住不说。我不做唠叨的妈妈。我就冒这个险。反正伴随亦池长大,一路都是有惊无险,每次大考,都是险过。反正我这孩子憨人有憨福。

一年过去,结果出来了,我又很开心又很愧对孩子:我总是低估她。即便是我这样自以为很放手的妈妈,也还是多估计了孩子的贪玩,少估计了孩子的用功;多看了孩子的年轻幼稚,少看了孩子的青春敏锐。

一年后亦池大学毕业了。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美国小说的中文译本《致我离家出走的女儿》,翻译完毕。最后的好消息对于我,简直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亦池考上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研究生。

原本亦池是想在大学毕业以后先工作一段时间的。大学期间,亦池特别向往参加工作。而且是向往替人家工作,不似别的孩子有雄心大志想自己创业,她反复向我描述她的理想:“我就是想打工。替人家工作,自己不操心,只管把本职工作做好,只管拿薪水,假期到处玩。”

亦池的理想是很奇怪的,哪个年轻人不是更向往自由自在,自己创业,做自己的主人呢?我年轻时候就是,狂热地追求自由职业,已经当医生了还千方百计改行,坚决不想做朝九晚五的上班一族。亦池倒有意思,她不为“自由”所动,就想上班,想替某个公司打工,拿到薪水,到处玩。如此,我以为亦池不一定会考研。尤其是考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这个顶尖大牌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

考研也是亦池自己决定的。导致亦池改变她的“打工赚钱去玩”的原因,是英国经济不景气,工作岗位缩减,她再三寻找,也没有找到“适合”她的工作。“所以”,她就决定继续“再读一年研究生”吧。

亦池自从主意一变,自己立刻转而复习考研功课。考研整个过程,也是亦池自己完全独立地完成了。之所以说她“完全独立”,是与她的高考都不一样的。三年前的高考,尽管也是亦池独立在英国考试,但是好歹亦池还告诉我详细情况,考试进展,哪一天到哪里面试,等等。那时候,种种细节还和我聊。这次考研,亦池几乎什么具体过程什么具体情况,都不和我通气了。我问,亦池只说:“我太忙了没时间和你细说。”又说:“妈妈,我说多了你也不懂,都是英语和专业性的东西。”

亦池说,既然考研,总是要选择最适合自己专业的大学。亦池在对我介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时候,只简单明了地说:“妈妈,这是一所很好、很好的大学。”

亦池2010年暑假回家,我们家三喜盈门:一喜亦池大学顺利毕业;二喜亦池考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三喜亦池二十一岁出版第一本翻译小说。

而我,最大的收获是:坐享其成,轻松当妈妈。

我的孩子,英国学业,中国翻译,独当几面,她成人了。

摘编自《立》 池莉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3年5月第1版

原书责编 吴 双

本刊责编 章 颖

猜你喜欢
英国妈妈学校
英国的环保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学校推介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