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新闻,你是想到战地记者、揭黑记者、“普利策新闻奖”,还是封口费、假新闻、新闻民工?手握话语权,这个行业好像比其他行业多了那么一点点隐形的权利。听上去,总有点莫名的吸引力,让一波又一波的学生浪潮般涌向全国各大新闻学院。但是后来……怎么说呢,“真相太赤裸裸”,四年大学后,最后投身媒体的新闻院校学生只有30%左右。这个行业像一个巨大的万花筒,你窥探到的,永远只是其中的一面。
最优美的文字和最震撼的视角
“普利策新闻奖”算是新闻界的奥斯卡了,每年4月,由哥伦比亚大学的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评出,分成新闻界和创作界两大领域的奖项。常提到的普利策新闻奖主要有八个大类,分别是公共服务奖、报道奖、社论奖、漫画奖、批评评论奖、通讯奖、特写奖、新闻摄影奖。
注重具有文学性特色的叙事方式和个性化的表达,是普利策奖的一大特色。虽然现在大部分新闻媒体的共识是,新闻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只需真实客观的表达。当然,这并不是个二选一的问题。获得普利策奖的一些作品,就是在真实表达的同时,文采飞扬。
比如2008 年特写奖获奖作品是刊发在《华盛顿邮报》上一篇名为《Pearls before breakfast》的调查性文章。文章描述了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一个地铁站,一位男子用一把小提琴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共45分钟,却鲜少有人驻足聆听。更没人认出卖艺男子是乔舒亚·贝尔(Joshua Bell),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手上的小提琴也价格不菲。
这篇特稿的确读起来行云流水。比如,在文章的开头,作者这样写:“The violin is an instrument that is said to be much like the human voice, and in this musicians masterly hands, it sobbed and laughed and sang -- ecstatic, sorrowful, importuning, adoring, flirtatious, castigating, playful, romancing, merry, triumphal, sumptuous.”(小提琴的声音据说最像人声。在艺术家魔术般的双手下,它如泣如诉如歌——狂喜的、悲伤的、纠缠不歇的、爱慕的、挑逗的、严厉的、闹着玩的、浪漫的、愉快的、胜利的、美轮美奂的。)一连串形象的形容词,仿佛真的让人看到音乐符号像流水一样流淌出来,跳跃着、生动着,倾泻出各种感情。而在引用专业人士看法的时候,文章也没有中规中矩地写:“根据专家XX解释,这样的情况可能是由于……”作者是这样处理的:“So, what do you think happened? HANG ON, WELL GET YOU SOME EXPERT HELP.”(那么,你认为事态会怎样发展?等等,我们先给你提供一点专家帮助吧。)
当然,这样的文学性写法一般只在特稿中看到。在硬新闻(hard news)的写作中,很少有记者卖弄自己的文学水平,而是用平实易懂的语言告诉读者5W1H(即when,where,what,who,why和how)。特稿属于软新闻(soft news),也就是时效性不那么强、更有趣味、更深层的新闻。
这篇新闻特写想要描绘的也不止于此。如果只写到这里,那只是一个很平庸的反转剧,无非就是熙熙攘攘的地铁前没人去欣赏一个音乐家的表演嘛!不只是这样。在文章中,记者抛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到底什么是美?美有测量标准吗?如果一个伟大的音乐家用伟大的乐器正在弹奏伟大的作品,却一个听众都没有,这一切还称得上伟大吗?关于美和欣赏美,其实不仅仅困惑着我们这一代人,从柏拉图开始,一直到康德及之后的哲人,他们都努力探讨过。这是一个相当基本却几乎无解的哲学问题,但记者提出来了。他不探求答案,却渴求探索的过程。
所以,这篇特稿是新闻吗?当然是,它具有新闻价值、带来了全新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在那个独特的领域里给我们带来了知识和思考——在全速前进的时代,我们需要放慢脚步来欣赏周围的风景。这样的新闻,更像是一个精心编辑过的新闻专题,它让我们被告知、并让我们思考。这篇特写在具有新闻性的同时,也具备了文学性。
最震撼的视角也常在普利策获奖作品中被体现。震撼不仅仅出现在非常近距离的战争报道,也出现在特别日常的生活中。
2009年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获奖文章《The girl in the window》记叙了一个7岁小女孩的故事。普通?不,她的经历很震撼。她的母亲是一个囤积狂,将她从小锁在一个小小的房间里,看不到太阳,终日与粪便、垃圾为伍,满是蟑螂,恶臭连天。居住了三年,邻居偶尔从窗户里瞥到,原来这一家还有个小女孩啊,有人打电话报了警。警察赶到时,瘦得可怜的小女孩已经不会说话,她就这样永远残疾了。后来,小女孩被送到了养父养母家。在新的家里,虽然她还是学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但她特别喜欢养父举起她、抱着她,让她看窗外的日出日落。文中还配了一张图,骨瘦如柴的小女孩一直盯着窗外看。多么美、看上去多正常的一张脸孔啊,可她不会说话。一个细致的故事就这样在长篇特稿中展现开来,感动了无数读者。
值得一提的是,图片的力量也由普利策摄影奖推动。首届普利策摄影奖1942年开始颁发。从1968年开始,摄影类还增设了专题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通常由一组照片组成。照片就这样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们记录了越战、海湾战争,也记录了一个幼小癌症患者的化疗过程……
好的新闻作品,就是这样,记录下了历史,并让人思考。
那些新闻教会我的
仔细回想起来,我现在的一些性格特点是学了新闻后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增加了媒介素养,变得宽容、多元、不再追求极端。
记者方可成在微博上说:“一所学校有新闻学院是一件幸事,不光是因为新闻学院可以为大型活动贡献主持人,可以增加校园里的ppmm,更重要的是新闻学院可以为全校学生开课,教大家认识媒体、使用媒体。”
是这样的。常听到文科学生抱怨,说千万别和理工科学生交流,彼此不在一个时空。当然,没有任何想挑起“学科歧视”的意思,理工科学生得耐心泡在实验室里做科学实验,有本事文科生也试试?毕竟,在生活中,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知道氧化还原反应怎样进行,但几乎人人每天都会接触到新闻。这时候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格外重要。它考验的是对传统听、说、读、写的延伸,综合地看我们怎样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目的是希望我们能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
比如,你平时从哪里获知新闻?如果是微博,你用哪些新闻来源?是加了V的媒体人,还是随随便便一个爆料?前段时间有一条热转5000多次的微博说:“中国公布最杯具的11个专业。分别是:生物工程、法学、环境类专业、市场营销、国际政治和外交学、新闻系、汉语言文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电子政务、数学与应用数学。”如果转发只是娱乐,那也就罢了。就害怕不明真相的家长把这个当成新闻,指导孩子填报志愿。这条微博漏洞百出。首先,中国公布?谁代表了中国?其次,什么是杯具(悲剧)?能定义一下测量标准吗?
所以,微博上出现的大部分内容不是新闻,充其量能勉强算个新闻线索或者个人评论罢了。没有人物来源,或者一个敷衍了事的“有网友称”,往往以讹传讹。
前段时间网络热传的搞笑“马赛克新闻”,其实就不是一条新闻。这段视频在台湾电视台播出,题为“北京男生”吐槽“不想开学”。在视频里,一名北京男生接受采访“为什么不想开学”,这位已经露脸的男生提出“可以帮我打马赛克吗”,在得到肯定答复后,他的脸被打上马赛克,并说:“因为我的室友有狐臭,他们夜里睡觉打呼噜,还把脏内裤扔在床上。”其实台湾电视台也犯错儿啦。他们选取的视频是北大女生高姗《开学恐惧症》的MV创意视频。这个马赛克男生是创作团队成员,在复旦大学念书,而且——室友并没有狐臭。
传统媒体的记者和编辑理应充当把关人(gatekeeper)的角色,可是他们失职了。他们该用自己的媒介素养去判断、选择,至少应当核实。现实的压力让他们要快速产出批量的新闻,质量也就无法保证。就连老牌大报《纽约时报》也在近十年爆发了好几次信任危机,好几名资深记者涉嫌编造和抄袭新闻事件。
学一行 “厌”一行
虽然记者“无冕之王”的称号已经渐渐淡去,社会地位也似乎每况日下,但在大部分人看来,这一行还是比较光鲜的。至少手握话语权嘛,我在实习时就不止一次地听到来电:“记者朋友你们帮我反映反映情况吧!你们一曝光,比什么都有用啊!”
每每有人称赞新闻学轻松、有意思的时候,我通常一脸凝重标签。“轻松?你开玩笑吗?一周课的确不多,但其他任何时候都在各种你不能想象的地点采访。有意思?呵呵,把非洲那些国家的国名和总统名字都背下来试试?”后来同学点拨我:“你不能把别人的美好幻想都戳灭了。你这是学一行、厌一行吧。”好吧,在学习新闻四年之后,我的确挺“厌恶”它的。
上学期学习《英汉新闻翻译》课,因为涉及的国家多,专业词汇和知识点也多。同学们出的错也很可爱,有位同学把中非共和国的总统博齐泽(Francois Bozize)翻译成了“包子”。别说,倒挺押韵的。怪不得考试过后老师也吐槽:“学新闻的经常不看新闻,所以不知道俄罗斯不是俄国,欧盟(EU)不是联合国(UN),Al-Qaeda不是阿卡达,AFP不是美联社,法国总统不是欧兰德,更不是萨科齐了,叙利亚首都不是达马斯库斯(Damascus),这个国家的内战不是刚爆发……”
学习新闻就是这样,我在大一大二时,常常是早晨起来顶一头乱发向报刊亭阿姨霸气地说:“所有的报纸都来一份!”但是看得多了,有时也厌烦,中东国家的动乱总是没完,大国的霸权触角无处不在,一些地方新闻却总是鸡毛蒜皮,还偏生出那么多条条框框、固定翻译。似乎新闻里隐隐有一些框架(frame),总在千篇一律的基础上有些不痛不痒的改变。
常听人说“新闻无学”,的确,新闻专业在很多高校到1990年代初都还一直依附在中文系里。还好,诞生了如今新闻学院下的传播学,理论类研究不至于全部无疾而终。
传播学其实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研究一切信息传播的行为。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着密切联系,比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等。传播学兴起的缘由是美国的选举研究,脱胎于美国的经验科学学派,所以强调量化研究和实证。比如,在研究美国大选效果时,拉扎斯菲尔德选取了俄亥俄州的伊里县,后来弄出了不少理论。如两级传播模式{信息由舆论领袖(opinion leader)传给追随者(follower)}、选择性接触(人们倾向选择自己本来就认可的信息)、人际传播优势等等。不少理论一直适用到今。后来实证派发展得如日中天,出现了与之制衡的欧洲法兰克福批判学派。可以说,跟新闻学相比,传播学的理论的确更多,包含面更广。有句传播学名言:“You cannot not communicate.”就是说,你不可能不传播。哪怕你不说话只是围观,也是一种静态传播模式。
责任编辑:张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