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小平
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能力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学习语言、感悟语言、内化语言的关键。语感不是先天带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后天长期的语言感知和实践逐渐养成的。因此,我们老师应当善于引导,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语感能力,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身临其境——开掘语感的源泉
教学实践表明,对于一些深奥的或情深意厚的语言文字,仅靠抽象的分析、综合,学生往往难以作出深刻的理解。要体验蕴涵其中的感情,必须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在脑海里形成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
1.生活体验,展现情境。生活是语言的源泉。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素材和学生身边的事例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积累,才能在阅读别人的文章时,充分调动自己的储备,生发联想,展开想象,深入领会和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提高自己的语感水平。例如《燕子》一课中写道“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五线谱”,不曾亲眼见过,而老师又未能采取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学生在读到这段文字时,脑海中就不能产生“五线谱”的表象,也无法感受到言语的意趣和情境的美妙,更无法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
2.语言描绘,创设情境。语文教师的嘴是彩色的喷泉。小学生尤其爱听老师清新明快的语言,从中获得快乐;爱听老师亲切温和的话语,从中得到温馨;爱听老师抑扬顿挫的朗读与描绘,更爱看老师优美、和谐的体态语言。大多数语文教师还能够通过语速、语气、停顿的变化,形成跌宕起伏的语调;能够通过语言描绘,让听者的脑中呈现的是一幅幅鲜明而简洁的画面,形成一定的审美氛围,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感情。这种优越性,是任何教学媒体不能相比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运用语言创设情境。
二、书声琅琅——把握语感的脉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读出音韵,读出气势,读出意境,读出情味,直到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
1.融情范读,熏陶语感。在范读课文阶段,教师的范读可以起到“熏陶语感”的作用。教师在范读时,倘能够动情、入境,用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经验直接给学生以熏陶,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准确、鲜明的感知,甚至进行深入的内心体验,学生将有可能迅速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意蕴,从而获得“即时语感”。
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以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以轻柔缓慢的基本语调进行朗读,在各层次间停顿时,力求做到音停意不停,语断情不断,便可将学生带进桂林那山山水水优美的景色中。
2.引导自读,训练语感。深入理解课文阶段,学生的自读也可以起到培养语感的作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课文的意境、思路、观点、主张等常能得以酣畅淋漓的体现。当然,学生的自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技巧的读。例如:教学《天净沙·秋思》时,让学生很投入地多诵读几遍,学生就会自然的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的那种萧瑟、悲凉的意境,这就是客观事物激发起的主观感受,既是认知上的感性直觉,也是获得语感的前提。这时候再引导学生联系最后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学生就会很容易地体会出这首小令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积累诵读,积淀语感。积累,对于语文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储存大量的优美词句和名著佳句,让语言材料深深烙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人教版小语教材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文辞精彩,犹如一幅幅画卷,让人陶醉,使人遐想。教学这些课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积累语言。
三、咬文嚼字——促进语感的领悟
1.推敲语言,把握准确性。语言的准确性把握,是对语言文字正确理解和认识的最基本要素。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词句进行调换增删,并与原句比较,揣摩差异,往往能加深对语言内容的理解,体会到作者遣词用语的准确性,从而获得对语言的深刻感受。如《荷花》一文有这样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引导学生用其它词换“冒”。学生有的换成“长”,有的换成“钻”字等,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认为用“冒”好。因为荷叶多,“挨挨挤挤”,所以荷花只能从中冒出来。“冒”不仅写出荷叶数量之多,还写出了荷花生命力旺盛。“冒”出来给人一种不可抗拒的生命力,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这样,就抓准了关键文字,咀嚼出了精妙词语的个性特征,品味出了它的神韵。
2.品析语言,感受形象性。语言的形象性可以提高我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再现能力,从而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如:人教版教材《第一场雪》一课中写“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这两句优美的文字,运用了“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几个叠词,贴切地描绘了“银条儿”、“雪球儿”的形态,生动传神地描绘了雪落枝头的美景。教学中,只须学生朗读体会,或闭目想象,或回想曾见过的雪景,这幅可人的美景将印在他们的脑海中,这段美妙的文字也将令他们百读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