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
摘 要:大课间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扇窗,怎样利用大课间活动这一载体,体现、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我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现状,阐述如何通过大课间活动来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以期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 校园体育文化 融合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a)-0238-02
大课间活动是国家教育部为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继续深化和推动学校体育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和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是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阳光体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由于执行过程的良莠不齐,有的学校大课间活动的效果不尽人意,往往呈现这样一种局面:上级要求,积极响应;展示场面,精彩好看;敷衍了事,难以持恒;师生抱怨,得不偿失。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只有将大课间活动真正融入校园文化,才能深得人心,落到实处,也才能获得持久而长远的发展。因此,怎样利用好大课间这一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来营造本校的校园体育文化成了大课间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些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下,逐渐使大课间活动融入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当中,让师生通过参加大课间活动、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达到了振奋师生精神、增强学校凝聚力,促使学生道德品质全面提高,展示学校形象、提升学校品牌的良好效果。
1 大课间活动的内涵解读
大课间体育活动既是贯彻“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也是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以及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举措。它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学校大课间活动的意义在于:带来多元性的校园体育文化;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师生的体魄;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适应能力。通过大课间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陶冶学生情操,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养成学生积极向上和豁达乐观的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大课间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的团队精神;通过大课间活动,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可以全面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2 大课间活動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即学校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是培育校园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人文氛围重要的保障,也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并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紧密相连的,既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对于中小学加强素质教育,树立良好校风与学风,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它不仅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提高学生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学校长期的坚持,在广大师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育下,使大课间活动正日渐成为校园体育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广大师生接受、认可和喜爱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为深层次的群体意识,逐渐产生对大课间活动的价值认同,而这种价值观的统一趋向促使大课间活动自觉融入校园体育文化之中,并在校园文化的大土壤环境中生根发芽,与之共生共荣。鉴于此,各地和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在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的基础上,甚至将大课间体育活动排入课表,按时执行。集早操、课间操、体育课教学、课余群体活动、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运动竞赛、体育竞赛、体育技能表演等综合形式呈现的大课间活动以其活动的多样性、参与的普通性等特征以及高品位的内涵和深层次的底蕴,无可辩驳地以中坚先锋的形象在校园体育文化中独领风骚。活动不仅强健了师生的体魄,使学生获得了快乐,还架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让学校教育得到有益的补充和拓展。
2.1 大课间活动—— 校园体育文化多元化产物
大课间活动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共同合作,才会行之有效。在实施过程中,学校组织了以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组成研发小组。在把握教育方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根据学校活动,计划制定和设计大课间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方案结合学校的场地、器材、体育传统、特色等具体情况,组织、指导和评价大课间活动。活动新颖有趣,形式多样才能不断地给学生注入新的运动源泉,才能让大课间活动永葆青春,永远受学生追捧。
适合才是最好的,也才是最永久的方法:适合当今时代,适合学生年龄,适合不同季节,适合学校特色是关键。大课间活动可以把近阶段提倡的“跑操,阳光舞蹈”等融入其中,一举两得;可以融入时尚活动,如太极拳、瑜伽、啪啦啪啦舞等,作为放松活动何乐而不为呢?可以把学校特色活动,如自编的球操、绳操等校操、校舞融入其中,展示学校的风貌;可以根据季节不同融入跳绳、踢毽、篮球等小型体育比赛项目,可以兼而有之;也可以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游戏、民间游戏或者学生自己改编的游戏等,让游戏取之于生,用之于生。
创新是生命力的源泉,任何事情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展,才更会有生命力。大课间活动策划者走到学生中间,参与学生的课间活动,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了解学生的兴趣,征求他们对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意见和要求,对此进行梳理、归纳,不断修改,不断调整。从组织形式、活动内容、音乐选择、评价办法等方面不断创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活动质量,使其与时俱进,永保其生命力。
大课间活动是展示学校体育工作的窗口,也是宣传和传播体育文化的重要平台。对内体现教师的团队智慧和协作能力,对外展示一所学校的校风校纪、展示学生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面貌。大课间活动集中呈现的是校园的文化底蕴,是校园体育文化新时代的典范,是多元化的产物。
2.2 大课间活动—— 校园体育文化多角度阐述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主题活动是指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围绕在一个或多个主题,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体育活动。全校参与的大课间活动,同时承载着一种团队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一种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这对学生、对一所学校而言,都是一笔珍贵的教育素材和精神财富。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所营造的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将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体育对人心灵的启迪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人格的塑造,进而与校风、学风相结合,融入到学校独特的氛围之中。
如我校实施的“小脚印”“奥运伴我行”、“歌颂神州”、“我爱我的祖国”等各种大课间体育主题活动在校园内如火如荼开展着。学生唱着“学生守则”的跳橡皮筋、跳绳游戏,“古诗歌颂”的各种自编猜拳游戏,充分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知识传承功能。和谐才能有序开展活动,也才能规范活动。大课间活动不仅给学生校园生活带来生机和活力,当然也为师生创设自然、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可能。平时老师们在办公室爬格子,改作业,身体状况严重下滑。以前的课间操,老师的出场只是监工,现在的大课间活动可以让老师们放下手头的工作,到操场上与学生同活动,同欢乐。很多老师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绚烂,学校的活动很精彩”。在共同的活动中,老师们引领着孩子,孩子围绕着老师;老师寻求着儿时的欢乐,孩子追寻着老师的亲近。有时活动的规范不需过多的要求,只要老师与学生的心灵默契;有时活动的有序不需过多的强调,只要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和谐。活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难以预料的安全隐患,如今的“全员育人、全员参与”的活动理念进一步提升“大课间活动”的质量,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多赢。
大课间活动,建立了一种相互作用、渗透融合、共同发展的新型学科关系,以优化和整合课外活动教育资源,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效率。大课间活动以主题活动来激發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以主题文化来宣传和弘扬体育精神,来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大课间活动以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为载体,以主题式校园体育文化来构建,把弘扬体育精神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实践,形成了一种颇具特色的,积极、健康、向上、和谐、团结、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它既塑造了学生健美的身体,又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形成了一种勇于拼搏、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同时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遵守规章的自觉性,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提高了学生的公共道德意识,促进心理健康成长。师生在阳光下快乐活动,身心健康得到促进,道德情操得到了陶冶。
2.3 大课间活动—— 校园体育文化多层次呈现
大课间活动虽然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但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否喜欢大课间活动是关键,也是大课间开展的意义所在。因此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我们设计创编大课间活动的首要原则。
“荣耀明星”、“校园吉尼斯” “球王PK”是少先队大队部组织的主题式活动。申报、组织、评比都是学生自己完成。如自编韵律操、集体跳长绳、拓展训练游戏等为秀风采内容;如篮球的定点投篮、足球的颠球、排球的垫传球、踢毽子等是挑战自我活动。只要适宜的、学生有要求的可以申请为项目。每次大课间上按申报顺序安排一次展示,并评选出周冠军、月冠军,在学期未集中展示。活动响应积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能上台展示,每班纷纷在课余、放假时候挥汗苦练。由此,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锻炼热情,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球王PK”的传统项目篮球的技能比赛,如一年级的运球比赛、二年级的传球、三年级的运传球比赛、四五六年级的全场技能比赛以及分低高年级的圏篮球和斗牛比赛。一个个篮球技能出众的小运动员成为了同学心目中的偶像。运用从众心理,丰富了大课间活动内容的同时,解决学生个性体育发展与学校体育全面发展的矛盾,有效地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促进学校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建设与发展,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
大课间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空间展示,现场展示和电台公告使参与者体会到了运动乐趣,获得了成功体验。大队部还以主题征文、班队活动、体育绘画摄影、体育小制作小发明展评等活动来展示丰富的学生课外文体生活。以主题创作来促进其它多种形态文化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各种主题的体育文化活动,吸引了各种怀有不同目标的学生去关心、观察、体验、认识体育,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习惯也逐步形成。在大课间活动的推动下,课间、晨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大大增加,跳绳、踢毽子、踩高跷、跳皮筋、体育游戏、球类活动等已成为学生课外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和学校的一大特色。通过大课间活动,学生个人活动能力、个性体育得到了较大发展,班级和校园吉尼斯的记录不断创新提高,学校体育工作也因此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3 结语
随着大课间活动趋于常态化,快乐与阳光成了师生共同的表情,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操、一起玩耍的情形随处可见。“大课间”,让师生走得更近,是它为我们创设了一幅育人情景。“学校无处不教育”,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中体育文化潜在的教育功能,不断加强大课间活动的功能建设和宣传力度,大力弘扬体育精神,努力提高校园体育文化内容和设施的教育性,营造出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营造出积极健康的时代学生精神风貌,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一定会得到进一步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陶华滨,等.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8.
[2] 徐禄新.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实施策略[J].教育现代化,2002(10):49.
[3] 刘燕.CUBA与校园体育文化发展[J].四川体育科学,2005(1):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