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瑶瑶
一大早,校长室里,一位老人拘泥地搓着双手,坐在沙发上。身边站着一位脑袋尖尖,大约3岁左右的小男孩,工作了这么多年,看到孩子的第一眼,我就知道这又是一位智障的孩子,心里默默地叹息了一声。
随着情况的了解,我的猜测得到了证实,眼前的孩子又是一位典型的智力发育障碍儿童,而且属于中度智力残疾,智力测验也只有四十几分。实际年龄4岁多了,看起来却要比同龄孩子瘦小孱弱。
摆在眼前的现实让我感到有所为难,学校是刚刚成立了学前康复训练班,可是这个孩子年龄实在是太小了、生活又不能自理,住校训练显然不太合适;要是来回走读,偏远的乡镇每天就要往返一百多公里,其父亲又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眼前的老者就是孩子的父亲,我开始以为是孩子的爷爷呢,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生活操劳把这位年轻力壮的父亲,过早刻上了苍老的印痕。家中患有精神障碍的妻子和年迈卧床的老母亲时刻都需要人照料。
眼前一直仰着头盯着我看的小家伙,是不是就意味着无法进入学前班免费学习了?学校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先例,一时难以作出决定。
“这样吧,你们先回去等等,学校再商量商量看看,到时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的。”李校长这样说道。父亲带着孩子有些失落地走了,一瘸一拐的身影让人有些难受。“这是一个非常客气婉转的拒绝方式”,我是这样理解的。
刚刚成立的学前班,一时有点手忙脚乱,方方面面的事情很快让我淡忘了此事。突然的一天,校长找我谈话,“亮亮的事情,你怎么看?”哪个亮亮?我一时有点发蒙,脑子里迅速地搜索着有关信息。“客观条件决定了孩子不能到学校来训练,错过了进行早期干预性康复训练的窗口期,孩子与正常孩子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是不是可以考虑送教上门?”送教上门?学校可没有这个先例,校长该不是一时“热血沸腾”吧?
带着一丝犹疑,我们来到了小亮亮的家里。现代文明的城市角落里居然还有这样家徒四壁的家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破落的屋顶,土坯墙壁,家里几乎没有一件现代化的家电,就连做饭都是最原始的烧火大锅。小亮亮像是个刚从泥坑里钻出来的小猴子,满脸灰尘,大大的衣服不知道是从哪里捡来的,与那天在学校里见到的孩子简直判若两人。可以想象得出,在去学校之前是经过好一番打扮收拾的。复杂的心情,已经不是能用语言表达的,同样作为一名4岁孩子的母亲,我的心被深深的刺痛了。
简陋的土炕,成了临时的课堂。按照康复训练的要求,我们先对小亮亮进行了康复训练前,有关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生活自理、社会适应六大领域的训前简单评估,评估的结果不容乐观。父亲忙于生计,极少关注到亮亮;患病的妈妈和年迈的奶奶几乎与亮亮没有什么沟通,亮亮在这个家庭就是一个透明的人。
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出有针对性地详细训练计划,我们开始了艰难的康复训练。4岁多的孩子,连瓶盖都不会拧,小小的手指好像根本不受自己大脑的指挥。一遍又一遍,终于,放在瓶口的瓶盖被亮亮松垮的罩在了瓶子上。我激动地抱起瘦瘦的孩子,使劲地转了好几圈。小亮亮被我的兴奋感染了,小脸涨的通红,却也只是咧着小嘴看着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可怜的孩子一直到现在几乎都没有语言的表达与交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小亮亮接触的增多,不见时,心中居然会有了些许的牵挂。到了一周一次的约定训练时间,每每远远的看到伫立在家门口,静静等候的瘦小身影,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总会被触动,能给孩子带来改变,我乐此不疲。
考虑到训练的连续性,学校又从亮亮所在地的附近小学聘请了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经过专业培训与实践,很快进入到康复训练的角色中,现在教起来已然是得心应手了。校长提出并建立的这种“专业康复教师送教”加“专聘教师训练”的教育模式,既达到了学前早期干预性康复的实效,又全面照顾到了偏远乡镇学前智障儿童的实际情况,是一种比较周全的教学模式,目前在康复训练中已显现出特有的成效。我们也将不断的探索,继续完善,努力做到更好。
亮亮在一天天进步着,小脸上灿烂的笑容让人动容,天真、爽朗的笑声让整个家庭都有了活泛的气息。这一切的改变如一缕春风,吹过贫瘠荒凉的角落,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