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太鲁阁游记

2013-04-29 00:44吴炳南
安徽文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阿华长春

吴炳南

堪称杂家、通才的导游周逸华(阿华)先生,热情爽朗,妙语连珠,雅而不涩,俗而不媚,环岛数日从不吝惜口水,为我们“安徽贵宾”评介自然风光和人文背景。第六天,参观北回归线、石梯坪之后,车离台湾东海岸进入中央山脉,不知为什么,阿华销声匿迹,大巴平稳前行,发出节律均衡且微弱的吱吱声,无异于摇篮曲,伴我美美地打了一个盹。未几,车停人现,阿华突然发放安全帽,宣告“燕子口到了”,由此进入世界上最大规模大理石峡谷——太鲁阁公园。下车第一眼,便是触目惊心的警示牌,“有落石危险,请快速通行”。我们已置身于头顶峋嶙怪石、脚临万丈深渊的山腰隧道中,至此才领悟阿华用意,稍前的短暂沉默乃是故设悬念,给大家一份惊喜。

岂止是惊喜?举目环顾,一种寓奇于险的视觉震撼,有误入神魔世界之疑,有拍摄科幻影片之惑。

公路穿山凿洞而建,满眼奇岩怪石,迎面尖峰绝壁,道路如九曲蟠龙在坚硬岩壁中逶迤前行,是人力开凿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妙结合。有的路段,靠山一侧支砌水泥混凝土的挡墙,沿溪一侧竖起排排立柱,有的洞穴外设副洞,主洞通车,副洞走人,主洞与副洞连接,隧道和步道并行,以致形成洞内有洞,道外有道,处处山洞,步步断崖,二公里步行栈道,几乎是一步一景。仰望壁立千仞峭石,俯瞰如肠之回溪水,远眺层峦叠翠,似画非画,近观九曲十八弯山洞隧道,亦真亦幻。其中有一场景,双壁对垒,凸岩相吻,与前方倾斜山势相组合,显现一块形同番薯、酷似台湾地图的蓝天空间,不禁惊呼“凌空台湾”。情到痴处,伫立良久不忍离去。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竟置“快速通行”警语于不顾矣!

山川多姿,人文丰硕,沿途所见靳珩铜像、靳珩桥、殉难员工纪念碑及长春祠等景点,无不铭刻着东起花莲太鲁阁,西至台中县东势镇横贯东西的创路史,记载着感天动地泣鬼神的往事。台湾当局先邀美国专家来此勘测路径,称不可思议,后请日本科学家实地考察评估,说需时七年或可建成。蒋经国先生会同台湾公路局各路科技人员多次进山勘察,测绘定线,反复论证,定下“开此奇局”凿出台湾第一条中横公路的大计。投资43亿新台币,技术工作者、山地原住民、轻刑犯人,以及假期学生悉数投入,大陆赴台一万多名荣军(台湾称荣民),则是筑路先锋、实战主力,每天上工5000至6000人。从海平面上升3000余米盘山道,处于地质活跃带,台风、地震、塌方、滚石,险象环生,防不胜防。老军人说,过去打仗,目标可以找到,山岳目标虽然静止不动,不知什么时候偷袭。公路全程200多公里,殉难212人(一说226人)约平均每公里死亡一人,伤者无数,斧、锤、钢钎、吊绳折断几多?长春祠立碑记载:“祸机潜伏,尘劫难回,或踬垤长埋,或坠崖莫救,覆车瓦解,陨石星飞,肝脑糜于冈峦,肢体填于沟壑,山川变色,猿鸟惊心,痛壮士之不还,悼良工之长往。”

1956年7月开工,1960年5月通车,历时三年九个月十八天,这条被岛内司机视为生死险途,已成为四海游客赴岛争睹的极致景观。蒋经国为之树像立碑的靳珩工程师,河北无极县人,毕业于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时任合流工务段段长,1957年10月20日花莲五级地震,正巡逻在深山工地,被纷乱滚石砸中,当场毙命。钱穆先生为其撰书碑文:“凿山川之奇险,开天地之清灵;极工程之艰巨,成人文之伟绩。”读之唏嘘不已。公路竣工,重建白龙桥,为纪念这位英年早逝的优秀工程师,遂改名为靳珩桥。

长春祠,金顶白墙红柱,唐式古风,嵌入山壁间,立于断崖下,祠内供奉地藏菩萨和212位施工殉难者的牌位和名单,供人缅怀。祠旁横跨拱桥,一股清泉从桥下飞泻而出,久旱不涸,终年不息,间有巨岩相隔,形成两道飞瀑,异常醒目,阿华介绍那是“老兵两行泪”,另有台湾客人称其为“经国泪”。前台湾省公路局局长林则彬,每到大年初一,不管刮风或下雨,必到祠内顶礼祭拜。闻听此言,怦然心动,思绪万千。遂在腹内涌起七言四句。不计辙紊韵乱,聊表一腔虔诚:

诸公荣列长春祠,

开路先锋昭青史。

耄耋老叟飞东岸,

休怪祭拜姗姗迟。

责任编辑 何冰凌

猜你喜欢
阿华长春
“双性人”的真实生活
初夏
特别的赛跑
回家的代价
The pursuit of desire between life and death
印语长春
柳长春藏品欣赏
走进长春净月潭
遗失在街口(短篇小说)
长春——我热爱的森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