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涵
一年一度的感恩节假期也是湾区两大巨头“斯坦佛”与“伯克利”的“决一死战”的擂台日。这项起源于1892年的传统橄榄球大赛,有个响亮的名称——“big game”。两大名校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橄榄球赛中决一雌雄,王者属孰?球场上见!
作为在美国西部最顶尖的两所大学,湾区相近的地理位置、同样优秀的生源录入、相比肩的高端科研教学水平、前者私立后者公立……用“既生瑜,何生亮?”来形容斯坦佛和伯克利的关系再恰当不能了。
坐落于旧金山的东北角,就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所在地。这所以“自由圣地”闻名的加州公立大学,蜿蜒窝于伯克利市区的山丘。
没有引人注目的校门与标语,却有大片的树林草坪以及不怕人的松鼠鸽群;错落各异的建筑,追溯历史每一幢却都是当时风格的典型代表。攀上伯克利大学的地标——塞瑟塔(Sather Tower)平目眺望,海汽氤氲,隐约可见横跨金门海峡的金门大桥;移步校园南部的塞瑟门(Sather Gate),伯克利校訓寥寥几字镶于上方;“Fiat Lux”(愿知识之光普照大地)。
伯克利创办于1868年,有着全美最顶尖的数学、物理等理工科院系;劳伦斯放射实验室在二战时期担任美国原子弹研发,闻名全球;20世纪60年代,伯克利掀起的反越战抗议也使得这里成为了自由激进主义的桥头堡。华人知名校友中包括:世界数学大师陈省身、世界桥梁大师林同琰;历史学家、北大副校长翦伯赞;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等等。
而位于湾区南部的斯坦福大学就和自由简约的伯克利大相径庭了。
颠簸过车窗外的连绵起伏,刚下火车,会明显感觉到湾区南部的阳光格外热情,直射在平坦空阔的大道上,路边秋日的枯黄树林霎时被照耀地生动明亮起来。排在大道两侧的葱绿棕榈,笔直耸立浩浩荡荡,仿佛快戳到天际柔软的白云。行走在这条望不到尽头的棕榈大道,它将通往斯坦福大学的校门。
气度非凡的建筑,黄砖红瓦、圆顶墩墙、协调对称、四平八稳,十七世纪西班牙教堂风格,尽显贵族庄园气派。最富盛名的斯坦福纪念教堂与不远处的胡佛塔交相呼应,弥散着古典与现代中学术人文气息的完美融合。
斯坦福以坚忍不拔的创新创业精神熏培学生,奠基创建了著名的硅谷,为美国乃至全球孵化出了一代又一代财富精英。其毕业生们创造了众多世界一流的企业:惠普、谷歌、ebay等等。
想起在加州的教育界流行着一句顺口溜:“学习好有钱上斯坦福,学习好没钱上伯克利。”除却这比伯克利高出近一倍的学费,我想斯坦福校友的慷慨捐赠回馈也更加烘托出如今其大气。
自由浪漫的伯克利,雍容气派的斯坦福,竞争中相互追赶、交流中对比互补,交织着美国教育的多元与丰富,也孕育着一代又一代改变世界创造未来的思想与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