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门户网站的“中国梦”传播实践

2013-04-29 00:44:03吴勇军周秋含柴世品杨光志
对外传播 2013年7期
关键词:系列报道中国梦梦想

吴勇军 周秋含 柴世品 杨光志

“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命题,是中国要向世界传导的新的价值符号,是新的国家态度与国民精神追求。如何将“中国梦”的精髓传播到每个人心中就非常重要。在这样一场盛大的传播中,网络媒体的力量不可忽视。其中,地方新闻门户网站开展好“中国梦”的宣传,既是应尽之责,更是责无旁贷。

华龙网的特色探路

华龙网将“中国梦”与人民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工作、贴近实际,从人们的点滴生活中,找寻“鲜货”,去阐释“中国梦”、展示“中国梦”,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

(一)以大型策划为主线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中国人有一万个中国梦,因此需要找出其规律性的东西,寻找到可以代言“中国梦”这三个字的主旨圭臬、精神气质的传播学符号,发散其正能量。华龙网通过主题创新自选,结合自身优势,找到了一种以微观对接宏观的方式,以混搭切换图解的一种感觉,推出了“中国梦 我的梦”大型策划活动。通过这样的形式,厘清中国梦的价值脉络。

(二)以系列报道为支撑

1.线上线下相结合,抽象问题形象化。从4月12日起,华龙网推出“倾听你我的梦想”系列报道,关注个体的中国梦;又通过推出“你好!梦之队”系列报道重点关注团队梦想;通过推出“晒出你的梦想,我们帮你圆梦!”的大型公益互动活动,线上线下紧密结合。以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通过大型网络专题、论坛、博客、微博、微信、手机网、客户端、手机报等多平台多终端全媒体方式晒梦。通过对诸多采撷自贩夫走卒的琐碎小梦、细梦的关注和反思,“大题小作”,立意鲜明,抽象问题形象化,平面问题立体化,从而使“中国梦”宣传因互联网独有的特色而更加内涵丰富,在多重阐释空间和丰富问题含量的复杂信息元素里,提纲挈领地进行立体化传播。

2.与“走转改”结合,避免曲高和寡。在梦想采集的过程中,与“走转改”结合,加强街访和田野调查,连续、全方位、深入报道,注重互动,强化参与性,扩大普通市民的参与度,避免了曲高和寡和官方宣传“剃头挑子一头热”。在传播形式上,针对微博、微信、手机网、客户端、手机报等新媒体特性,注重以卡通表情符号代替文字的波普式(pop)表达,降低身份权威性,实施柔性传播,不让网友有官方网站“衔玉而生”的端着感,拉近与网友的距离,增强对网友的亲和力。对接这个读图时代、速读时代和景观时代,公众偏好时尚、猎奇的视觉元素的特点,在一种吐槽表相的包装下,进行一些本质性探讨和社会性思考,巧妙地替主流价值观诠释其良苦用心,消除了理解上的冲突与对立。

3.分享个体梦,积淀中国梦。一是展示各行业市民梦想。4月11日,华龙网推出了两组报道:《中国梦?我的梦每颗平凡心都有五彩梦》,《中国梦?我的梦 即将毕业的我们 梦想从这里起航》。前一组报道,通过探寻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心中一个个简单而真实的梦想,来触摸这个大时代的“中国梦”跳动的脉搏。后一组报道,分享了几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于未来生活的规划和憧憬,展示他们的美好梦想,以及将为这个梦想付出的努力。同时,还推出了“童心童眼中国梦”活动,让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画笔,描绘他们的梦想。组织摄影记者,走遍重庆的所有区县,通过镜头记录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重庆人,立体展示重庆人民富于梦想、自觉将个人梦想、地方梦想融入到国家梦想之中、勇于实现梦想的决心毅力,及其为之做出的不懈努力。二是分享各阶层市民实现梦想的路径。5月1日至5月7日,华龙网推出“劳动者风采”系列报道。选取今年重庆部分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通过展示他们的获奖理由、成长经历,给读者以鲜活生动的学习典范,引导读者学习和借鉴他们实现梦想的经验。5月8日起,华龙网又推出“青春追梦”系列报道,选取了科技、金融、电子商务、大学生、工人、文艺工作者等行业的佼佼者,讲述他们如何确立梦想、追逐梦想、实现梦想。这组系列报道无论从年龄还是生活工作经历,都更接近当下,尤其适合追梦的青年人们。

(三)以网民互动为利器

华龙网另辟蹊径,披沥垦拓,对已在热议的网络解读与公众意见,不再复议,而试着在平面媒体无法抵达的层面寻找若干可议之点,展开传播攻势,完成一种从喜感、萌感到温情、理性的转换。华龙网推出“梦想沙龙”活动,组织和发动网友在微博、论坛等平台展开讨论,畅谈祖国命运如何影响重庆发展,祖国发展如何与重庆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鼓励网友晒出自己的梦想,分享别人的梦想,并帮网友圆梦。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华龙网将网民被动接受改为主动参与,愉悦体验中加深对中国梦深刻内涵的理解,以此充分激发传播中国梦的积极性。

(四)以线下圆梦为亮点

在完成解读中国梦、晒出自己的梦想这两个环节后,线下圆梦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华龙网派出采访团队实地采访,并且借助论坛的双向交流形式,选取网友晒出的梦想,通过多方努力帮其实现。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一对12岁的“自闭症”双胞胎兄弟在华龙网圆梦节目录制现场成功与重庆福彩“中福在线”实现了“结对”帮扶。此事经过华龙网官方微博报道后,受到了近百万网友的关注。

(五)以多语种传播为补充

华龙网精选精编有关中国梦的重要报道,进行翻译,通过英语、日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等语种面向全球传播。华龙网倾力打造的涉外双语外宣全媒体综合性期刊《Hello重庆》以20个版面推出封面专题《中国梦》,以双语种、多角度、全方位方式传播中国梦,融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向各国驻渝领事馆、驻渝外事机构、世界500强外资企业点对点派送,使本次专题的宣传力度更广泛更持久。

地方新闻网站传播“中国梦”的不足和建议

除华龙网外,其他地方新闻网站也积极传播“中国梦”,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地方特色不明显。部分地方新闻网站没有立足优势传播中国梦,所制作专题体现不出地方特色,对地方梦和“我的梦”关注不够,与普通百姓生活感知太远,与中央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没有形成差异化,是传播面孔的“千城一面”,达不到多元化宣传的效果。建议各地方新闻网站应加大研究和阐释地方梦的力度,可邀请地方领导、专家学者与普通市民共同阐述地方梦,与当地社科机构、高校院所联系,集中骨干力量,集聚优势资源,传播地方梦。

2.综合统筹合作不够。对“中国梦”等重大主题宣传,建议各地网信办等互联网主管部门加强领导,统筹地方新闻网站资源,由属地主要新闻网站主导承办,其他新闻网站协办,开展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变各自为战为一个拳头出击,合力发出声音,联网集中力量做大事,形成规模化传播效应,在更广阔的层面做出有灵魂的精神盛宴,引发出强烈的蝴蝶效应。

3.全媒体手段运用不充分。除少数网站运用全媒体手段传播“中国梦”外,大部分网站还处于传统的网络专题传播方式,其他平台只是作为补充。地方新闻网站可考虑与主流报媒、电视台、电台、杂志等联合发起“中国梦地方梦我的梦”主题讨论活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主流媒体与自媒体优势叠加,真正做到全媒体联动,全方位立体传播中国梦,在分享与互动中将中国梦升华为公共情感的审美。

4.海外传播力度不强。我们需要用“老外”听得懂的方式传播中国梦,在世界范围内争取人心。因此,中国梦宣传,当以更多文化互动和交流的形式,改直接的硬宣传为间接形象的客观演示,用“文化”作为载体来联结世界各地的受众,从而达到施加影响和国家形象构建的大目标。

5.俯身向下程度不深。笔者认为,中国梦的宣传更应俯身向下,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渐转型到“三贴近”的传播理念,带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草根关注与民本情怀,更多去关注带着泥土味道的原乡们。

责编:谭震

猜你喜欢
系列报道中国梦梦想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三 不容易:从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9-03 01:09:02
我的梦想
儿童绘本(2017年22期)2017-12-13 00:00:02
梦想
梦想
央视“说吧”系列报道实操分析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40:53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环球时报(2012-04-16)2012-04-16 08:14:00
快乐起航 放飞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