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寻梦者”和他们的故事

2013-04-29 00:44:03李云路蔡敏
对外传播 2013年7期
关键词:小岗城里人梦想

李云路 蔡敏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作为一名记者,我必须承认,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有关于中国梦中最打动我的一句话。

这句话是中国最高领导人在今年两会上对个体在“中国梦”概念中所占属位置的最明确的表述。虽然之前也提到中国梦是涵盖民族、国家和个人三个层次,如此完全从个体的角度讲述三个共同享有,尚属首次,这既是对世界的庄重承诺,也是对当代中国现实的精辟阐述和对未来发展的深刻描绘。

三个“共同享有”表述的是社会不同群体走向成功的机会,对于依然处于发展阶段、面临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经济转型、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增多等众多考验的中国来说,能够做到“共同享有”又谈何容易?中国梦是中国人的个人梦想实现的可靠保证和最大有机聚合生成体。这些梦想,有的来自沿海发达城市,有的来自贫困乡村,有的远大,有的则很微小。13亿人的梦想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多棱镜,反映了百姓的诉求,也照出中国的国情。

到中国的基层,寻找不同阶层的人“追逐梦想”的故事,从故事中发现问题、寻找机遇——这就是此次由笔者带队的新华社对外部“寻梦中国”小分队的主要任务。

成为城里人——亿万中国农民的梦想

中国正处于农村和农业社会向城市和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成为城里人,是数亿中国农民的梦。

在中国最具现代气息的都市上海,我们遇到了一位来自安徽的农民杨晓月,一个在上海呆了20年的农民工。“勇闯上海滩”的那一年,家里穷得无法供他读高中,于是揣着30多元钱和同样辍学的哥哥一起来上海找机会,没有文化、没有一技之长,只有青春和热血,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农民工”的形象。虽然最初几年只能在工地靠体力谋生,吃过亏、受过骗、遭过白眼,但是他依旧对生活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梦想终会实现。他的梦想是一家人在上海团圆,孩子考上大学。

在城市中能租一个体面的房子,奋斗几年后买得起城里的房子,夫妻子女能在城市中团聚,能有和城里人平等的医疗保障并进入城市的养老保障体系——杨晓月的梦想其实就是数亿中国农民的梦想。

“8亿左右人口,在未来的20-30年中,想成为城里人,中国农民的这种城市人梦想,规模之巨大,流动性之强,势头之猛烈,在世界上前所未有。”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

现在的杨晓月和亲戚们五口人蜗居在只有40多平米的简陋出租屋里,凭他的收入在上海根本买不起房子。买房、团圆、就学……这些在很多人眼中根本称不上梦想的愿望,对于杨晓月来说依然十分艰难。

名字取自宋词“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杨晓月酷爱诗歌,在《打工者之歌》中他写道:“聚对于留守的孩子来说/是种梦想/什么时候才能结束骨肉分离/青春的汗水洒向了美丽的城市/城市也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但我们最多的还是惦记着孩子的向往……”

他们是城市的建造者,而他们能否真正在城市中落脚生根成为城里人,跟房价、跟户籍制度改革、跟教育体制改革、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息息相关。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仅仅是让他们住上跟城市人一样的楼房那么简单。

“快起来”还是“慢下来”——区域差距造就不同发展梦

这两年笔者有机会到中国一些市县“走转改”,接触到不少地市以及县级领导,对一些地方的乡情、县情、市情有了一些了解。他们对一个城市、县乡的规划或者说是施政梦想,与当地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程度有很大关系。无论是坚持引进项目拉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是摒弃原有发展模式的“艰难转型”,中国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复杂国情,决定了必须因地制宜地走各自发展道路,做各自的富裕之梦,其最终的落脚点是“造福一方”,让百姓享受到实惠。

所以,当我们手捧咖啡,聆听屡次从海外考察回来的区域规划人员,讲述如何借鉴法国巴黎“左岸”文化,打造“文化大道”,提倡“慢生活区”的时候,不必惊诧于安徽小岗村,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村”,为何在由温饱奔小康的道路上略显焦虑;也不必惊讶于陕西商洛,这个中国西部省份中经济总量排名落后的城市,为何坚持引进项目发展经济。

不同于沿海经济发展省份,这些中原或西部的农业大省和资源型大省,在遇到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要摆脱资源禀赋的匮乏和局限性,着意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找到相对平衡的道路,彻底摒弃“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一方面也不能完全照抄经济发达地区的模式,完全牺牲发展速度换取蓝天绿水。

我们到达安徽小岗村的时候,这里俨然是一个“大工地”,32个规划项目已经或将在未来几年展开,这些项目涉及村里的基础设施、农田改造、各类种植养殖基地、观光园等。我们采访了几位昔日冒着杀头危险,在土地承包责任状上“摁手印”主张包产到户的老人,他们对小岗今天的发展表示支持,认为小岗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农村的土地、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四大发展要素处于向城市“净流出”状态,这是包括小岗在内的许多中国农业地区发展慢的深层原因。小岗就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典型。30多年前,小岗人为了摆脱贫困,将土地包产到户;30多年后,小岗人为了致富,又要将土地流转集中,进行合理高效利用,这也是目前中国农村发展的大趋势。为什么说小岗显得比较焦虑,当地的农业专家认为,今天的小岗发展面临转型的难题,由于小岗村资源禀赋薄弱,又错过了上世纪90年代农村通过发展村办经济致富的时机,因此面临比较大的难题。

不过,小岗人是积极乐观的,一位大学毕业在广东打了几年工又回到小岗当起了养羊大户的80后青年杨越岭说:“小岗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但目前缺乏的是人气,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杨越岭的梦想是在小岗开个集农家乐、养殖、种植为一体的农庄,让自己的成功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回来,“当再有20个年轻人回到小岗,小岗才真的会有希望”。

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每个人的梦都千差万别,如同一面“多棱镜”,代表了不同的诉求,但就是这种千差万别组成了一个真实的中国。正如一位长期从事国情研究的专家说,价值追求的“多”的存在往往推动着人们对“一”的意义作出更深的理解,强化着人们对“一”的渴求,也为“一”的实现注入更多的活力,这个“一”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伟大中国梦。

猜你喜欢
小岗城里人梦想
不忘初心 小岗再启航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6:12
小岗精神时代价值认同现状调查研究
——以安徽部分地区为例
安徽省宿松县小岗饰面用大理岩矿床特征
城里人
杂文月刊(2019年14期)2019-08-03 09:07:20
在全球,每两个人中就一个“城里人”
遵义(2018年15期)2018-08-28 12:20:16
我的梦想
儿童绘本(2017年22期)2017-12-13 00:00:02
梦想
梦想
城里人在乡下
英语学习(2012年1期)2012-04-29 00:44:03
快乐起航 放飞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