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13-04-29 17:56:18王文
新课程·中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

王文

摘 要:合理调节自己的情境,使学生思维留有余地,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多说多议。

关键词:大胆地说;成功的体验;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处于愉快、振奋的良好情绪状态,因为教师是情感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喜怒哀乐在教学过程中很自然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都将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的情感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

一、要注意给学生的思维留有余地

启发式教学并不是把教学过程都设计成问题,单纯

的一问一答,这样的做法仍然是由教师牵着走。我们所说的启发式是指在教学中给学生留有余地,在可能的范围内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抽象概括。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通过训练,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所要提供的启发和帮助就会逐渐减少。实验表明,坚持多给学生学习中留有思维的余地,教师会越教越轻松,这也是为学生的长远学习作打算。

二、多说多议,促进思维

数学课上让学生大胆地说一说、讲一讲、议一议、辩一辩,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通过讲来理清自己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考查概念,感受数学思维方法,创造知识,从而实现“人人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人人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也会在讲的同时得到很大的促进,心理学认为:借助语言表达,有助于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学生形成一种新的智力活动,起初都要经过“实物操作,伴随语言表达及思维内化”,由此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一般按“实践操作—形成表象—语言内化—抽象概括”的思维程序进行,新课标也指出:教学时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要重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让学生通过理解和分析,说清分析的过程,就能把旧知识通过同化和顺应,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使所学知识真正得以“融会贯通”。因为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肯定是经过了丰富的积极的思维活动,然后才是通过语言把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所以,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总之,教学时要让学生尝到自己探求新知识的乐趣,教师要引导得法,要让学生多说、多议、多动手、多动脑,充分调动学生的动力系统,给学生创设一个愉快的、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之乐于思索、善于思索。那么,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经过多年的实践,本人培养的学生,思维能力都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每次数学竞赛中均脱颖而出,取得优异成绩;这种做法在多次的优质课比赛中都得到上级的一致好评,但教无定法,希望能给各位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单位 甘肃省临潭县回民中学)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19期)2018-10-31 21: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