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秀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一直是语文老师执著探索的问题。每节课前用三到五分钟时间,若巧设有趣的话题和形式,进行课前“热身”活动,探索语文教学的新途径,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锻炼胆魄、增长知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目的,不失一种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课前学生的学习和精神状态
上课前,教师神采奕奕走进教室,眼前学生仍埋首于上一节课的练习,前一堂课的延续思维干扰着学生的注意力;有时看到满脸倦容、昏昏入睡的学生,或叽叽喳喳、东张西望的学生。此情此景,教师一般是两种状态:或生气或不理。课前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远比关注知识的传授更重要得多。不要过多地担心学生学不会,应更多地担心学生愿不愿意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整堂课之初应着力于课堂情境建设,努力将学生的心拉回课堂,让他们心无旁骛地专注到语文学习中来。
此时,进行适度的“课前热身”便是有效课堂的一剂良药。“课前热身”,就是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里,授课教师与学生进行的交流互动活动,它不仅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平定学生情绪,吸引学生思维,调动学习激情,还能水到渠成地进入新授内容,对下面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巧用课前热身活动类型
初中的语文教学实践,我特别用心设计着每一节课的课前三分钟。我的语文课堂,带给学生的是期待,是快乐,是知识与能力。课前三分钟的“热身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而随机应变,随堂而定。
1.“知识性”课前表述
(1)展示名句。说说自己喜爱的名言警句,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名言警句源于生活,是对于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鼓励、警示和鞭策作用。学生在发言的同时,不但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言,作为听众的同学也受益匪浅。
(2)讲讲典故成语故事或名著概要故事。典故是指那些常被后人使用的、来自古书中的词语或历史故事。成语来自古代寓言、历史故事,它经过实践的千锤百炼,言简意赅而又形象生动地表达特定的复杂意义。通过收集典故或成语故事并将给大家听、说出成语的应用,可以丰富学生的成语知识,使听的人和讲的人都有收获,既积累了知识,还调动了学生的热情。
(3)赏析经典诗文或喜欢的文段。宣读自己在课外精选的百字短文。内容不限,形式不限。诗歌、幽默小品、小故事、新闻、精彩片段,或者自己和同学写的日记、小练笔、作文等,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文段都行。这一安排,在不经意中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诵水平,还丰富了习作的材料。
2.“话题性”课前交流
(1)讲述成长中的感人故事。话题可以小到小时发生在家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小故事。讲述后,教师酌情点评或课后个别交谈、真诚指导,表扬其闪光点,让学生既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锻炼了他们的说话能力,还能让学生留心关注生活,对社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2)引导学生讲述身边的某一特定现象,包括学生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学生之间的、师生之间、父母之间,朋友之间的各种现象。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留心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 “话题性”课前热身都是在一种民主的气氛中开展,有激情又不失淡静的分析和判断,既让学生懂得去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还能让他们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地对待,有责任感地成长起来。
(3)就最近发生的国际国内大事或热点焦点话题阐发见解。诸如理想抱负、人生价值、社会生活现象、个人生活感受、班级活动、家庭关系、读书心得、理论研究、学生之间关系等,这都对学生思想有教育意义。他们可一事一议,讲来如涓涓细流,渗入心田。
3.“趣味性”课前活动
有时,学生因天气原因或过于疲劳而昏昏入睡。这时,教师千万不要急于上课,而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为学习状态直接影响课堂的有效性。这时。“知识性”与“话题性”的课前热身活动并不适合开展,教师可即兴选择开展“趣味性”的课前热身活动。“趣味性”的课前热身活动,就是带着大家玩一个快乐的游戏,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学习的思维。面对一群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的学生,教学效率怎能不提高呢?
4.“小专题”课前竞赛
如以小组为单位一个话题或一个主题,一个题型,一个练习、一个小考等,强化复习内容。如每节课前齐背必考古诗词,每节一首,天天如是。再如第一小组名著故事概述比赛,一人一部,结束后评出最佳若干颁奖。第二小组古诗名句赏析,每人一首。第三小组表演背诵16篇文言文,每人一篇。第四小组每人出六道小题,每道两小题,每人的考题不能雷同。第五小组自写考前鼓励学生的标语五句,交读全体同学等等,这样的课前三分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调动学习者的兴趣,丰富语文学科的知识面,夯实语文某方面的薄弱点,及时跟进复习内容,这是当下益处,有很强的功利性。
总之,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前热身活动,会让学生对语文课充满期待和乐趣,在这短暂的期待里,把鲜活有趣的生活内容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力,锻炼学生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使学生积累了知识,提高了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