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还需制度保障

2013-04-29 00:44:03王昆管建涛夏军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保值个人账户新农

王昆 管建涛 夏军

沿袭几千年的“养儿防老”的传统,将逐渐被农民养老金所替代。不可否认,这项政策是利好的,但在具体操作中,还有许多问题亟须解决,而最根本的,则是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保障。

养老金“水”太少

在农民领到的养老金中,国家直接发放给农民的基础养老金只占一部分,农民缴费和政府补贴组成的个人账户是新农保养老金中的核心,也是支撑农民养老的最主要部分。但由于农民收入水平还不高,部分贫困地区补贴乏力,以及政府“补贴倒挂”和缴费档次偏低等原因,新农保的缴费能力还比较低,这也是现阶段养老金“微薄”的重要原因。

当前最制约新农保缴费能力的主要问题是“补贴倒挂”。一些社保干部介绍,按照国家对新农保的相关规定,“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笔者调查了解到,很多省份都是缴费越多,补贴比例越低。

例如,黑龙江省现行100~500元的5个缴费档次,补贴标准是年缴费100元补贴30元,缴费200元补贴35元,缴费500元补贴50元,即每增加100元缴费,补贴额度增加5元。河北省虽然有100元到1000元的10个缴费档次,但补贴标准都是30元。

安达市安达镇立志村宫兆福刚刚缴了100元的档次,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给的补贴比例不合算。“缴得越多补的比例越低,谁还愿意多缴。”立志村村主任张增生说,不是农民不愿意多缴,而是政府补贴机制有问题。

养老钱保值难

新农保养老金是我国农民养老的重要保障,但由于制度设计和统筹层次低等原因,这个仍在不断积累的资产却在贬值,降低农民参保积极性的同时,中央财政支持的政策红利也渐趋减弱。

专家认为,养老金如不及早进行保值增值,新农保制度可能重蹈老农保夭折的旧路,政府也将面临财失誉损的风险。建议尽早出台城乡居民养老金投资运营管理办法,拓宽投资领域和方向,确保养老金保值增值,维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持续运行。

贬值损失大 按照新农保的制度设计,在发放55元的基础养老金同时,新农保还鼓励农民通过自愿缴费获得个人账户养老金,从而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但有关专家指出,只有当积累的养老金收益超过物价增长和收入增长率时,其实际购买力才不会降低,积累制才能显示出其自身优势。而目前,新农保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收益却低于物价上涨水平,正在不断贬值。

广西西部山区田阳县田州镇中山社区韦雷说,现在物价上涨太快,如今即便缴纳每年1000元的最高档次,连续缴纳15年后,60岁所能得到的养老金也仅为每月199元,连200元都不到,很多居民都担心过了15年或20年后,这200元可能不如现在20元的购买力,正是出于对“社会养老保险购买力下降”的担心,许多居民便不愿购买这一养老保险。

有此担心的不只韦雷,越来越多人担心“养老金保值增值”问题,“虽然缴比不缴好,但缴了以后可能不顶多大用处。”黑龙江省安达市升平镇太平村农民李殿玉今年46岁,他刚刚缴完最低档次100元的新农保,家里24岁的孩子虽也符合参保条件却没参加。

“缴的钱也是放在银行,那点利息还没有物价涨得快,今年缴100元,明年可能就当95元花了。”李殿玉说,孩子距离领取年龄还得30多年,现在100块钱买的东西那时可能得1000元,还不如现在花了实惠。全村30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都不参保,都担心到领钱时这点钱“不值钱”了。

统筹管理差 农民对新农保制度信心下降只是暂时影响,如果个人账户基金不能保值增值,新农保可能重蹈老农保的覆辙之路。中国社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王延中等专家说,老农保没有政府补贴,只是一种个人投资的固定收益,最终因为政策设计不到位等多种原因夭折。新农保的设计理念虽然是社会保险和财政一起供养,但仍是以缴费型为主,个人账户资金如果不进行投资,就变成了储蓄,也将面临老农保收不抵支的夭折风险。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值增值,实际上是整个链条上很重要的一环,如果保值增值问题能得到较好解决,则既可调动居民进行个人缴费的积极性,又可节省下许多经办力量,同时还能避免社会养老过度依赖财政下发的基础养老金现象。”韦文志说。

更严重的是,如果新农保养老金不能保值增值,政府将面临财失誉损的风险,新农保制度可能无法延续。一些社保专家认为,如果个人账户资金不投资,提高居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压力就转给了财政,没有实现制度设计的初衷,也影响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个人账户不仅没给农民带来利益,反而使其购买力下降,政府信誉严重受损。

养老金管理乱

我国新农保制度建立时间不长,相关制度尚处于推进和完善过程中,其资金安全运行不容忽视。尤其在管理和发放环节,资金挤占挪用及违规投资运营现象依然存在,非法套取现象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处理不好,容易造成部分资金滥用、效率损失。

笔者了解到,在养老金管理环节,由于缺少监督机制,受“一把手”负责制影响,养老金面临被挪用风险。同时,部分地区在制度执行和管理中不到位,养老金运行存在违纪违规问题。

广西一些社保干部介绍,当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由县级统一管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尽管相关部门已要求将个人账户的资金存入财政专户,但由于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市级人社部门很难对这笔资金进行监管。

“虽然新农保的个人账户资金是不允许动的,但很多人想动这笔钱。养老金的管理都在县一级,省市无权过问。县里又是一把手说了算,缺少监督机制,他们就想办法把钱拿出来干别的事。”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县里财政紧张的时候,为保障重大项目实施,政府就将钱投入到项目中,不能及时给社保部门拨款。”

2012年,国家审计署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审计发现,截至2011年年底,部分地区扩大范围支出或违规运营养老保险基金23737.86万元;一些经办机构审核不够严格,向30.21万名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发放养老保险待遇6179.60万元;部分地区未严格做到专款专用,有11257.33万元养老保险基金在不同保障项目间相互串用。

另外,在养老金发放环节,还存在中央补助资金不能足额拨入专户,一些地方难以按期发放国家补助的养老金,被迫挪用以保证养老金发放的情况。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所所长黄清说,每年2月,中央财政开始下发60岁以上老人基础养老金,但仅够支付9个月。每到9月,财政部门开始计算支出、结余或缺口的相关情况,直至11月或12月才重新开始发放。

目前,养老金的拨付渠道环节多,手续复杂。一位社保干部告诉笔者:“中央拨付的基础养老金直接转到县财政局,我们每个月要花10多天时间到财政局办理支取手续,既牵扯了经办员的工作精力,又不能保证养老金按时发放。”

除中央补贴资金拨付不足额外,农民异地重复参保、死亡人员被冒领养老金等也威胁着资金安全。广西天峨县67岁的磨某,迁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后,在佛山领取养老金的同时,自2010年开始直至2012年11月也在天峨县领取养老金,直到政府部门通过户籍等多方面进行核查,才发现异地重复领取养老金人员。

对此,专家建议,县级应设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督委员会,对农保经办机构的养老金征缴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向社会公布养老金收支运行情况。同时,对村内参保人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格每年在行政村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

来源:2013年5月28日《经济参考报》

猜你喜欢
保值个人账户新农
对企业套期保值与投机的思考
山西财税(2023年8期)2023-12-28 08:06:00
洞鉴东风HONDA,高保值率的内涵是什么?
世界汽车(2022年3期)2022-05-23 13:42:20
解码套期保值会计
中国外汇(2019年7期)2019-07-13 05:44:56
保障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
中国外汇(2019年6期)2019-07-13 05:44:08
改革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已成共识
管理方向是改革医保个人账户
新农人时语
新农业(2017年22期)2018-01-03 05:45:51
完善个人账户是待遇调整的有效突破口
新农人时语
新农业(2017年2期)2017-02-02 11:10:59
新农人时语
新农业(2016年15期)2016-08-16 03: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