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面对高中生作文普遍内容枯燥、堆砌形式化语句的写作现状,如何从教学入手,指导高中生作文写作水平是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作文;修辞;教学
一、作文与修辞之间的关系
当下语文教学中,很多人认为,作文教学应该从常规意义上讲的审题、立意、构思是重点,至于文采修辞只是点缀而已,没有必要过多强调。其实,这是一种过分以应试为导向的作文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固然常规,但因为过于生硬、刻板,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趣味,作文难以提高。
高中作文的基本要求,应该是教会学生认识作文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写作手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在表达与交流中提出的要求是:“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这里面的“准确、鲜明、生动”就是指对语言运用的更高要求。虽然只是短短的三个词语,但要做到却不是那么简单。在大致与准确之间如何区分,在鲜明和模糊之间如何明晰、在笼统和生动之间如何描述,这里面必须要涉及到大量的语言学知识,具体地说就是需要运用修辞学的知识去解决。
二、作文中修辞教学的作用
1.帮助学生认识写作中的问题
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也很想写出东西来,但写到纸上的总是文理不通、句意含糊,看起来没有逻辑性、条理性。其实,这其中很多是学生的修辞知识匮乏,在运用的时候自然容易出现诸多问题。在作文教学中融入修辞学知识,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发现作文中的修辞问题、病句、表达不畅等问题。
2.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是一种个体创造性的活动,而修辞知识的运用,更是一种独具创造性的活动。对于一篇800字的作文来说,需要精心准备才能完成,因此很多学生存在畏难心理。而修辞运用,没有作文写作那么高要求,可以体现在一个词语上、一个句子上、一个段落上,因为短小,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训练的可操作性大大提高了,可以随时组织学生进行训练,把握教学效果,另外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进行主动创作的兴趣。
三、作文修辞教学策略
1.运用修辞学知识分析作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修辞学中其中最重要的几条原则是:①语言材料的规范和变异的适度性;②信息的真实、切题、适量性;③对语言环境的得体性。这几个原则反映在高中作文中,启发教师一方面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作文干巴、不忍卒读的原因,一方面是如何帮助学生分析如何改正这些问题。
第一点,关于不规范问题,主要是方言、口头语、书面语区分不清楚,造成文章语言混乱,通过老师的强调,是比较容易解决的。第二点,关于文章所选择的材料的真实度和相关度,对于高中生来说,是比较容易分辨的,但是真实、切题的材料,并不能保证其表达效果一定就好,还要适量。例如:很多高中生作文,通篇看完没有什么大的毛病,但就是云里雾里不清楚重点,这是就对材料的处理没有把握好适量的原则,没有做到详略得当。第三点,关于语言环境的得体性,虽然是听起来没有什么难度,但很多高中生在作文中常常犯这样的毛病。例如:明明是前文写的伤心难过的事情,为了显示文采,非要用一个“太阳公公”的拟人,顿时让人读了感觉很不协调,这就是不注意语言环境的得体性。
2.注重循序渐进地运用修辞实践
辞格种类繁多,但目前高中生作文中,最常用的辞格只局限在比喻、排比句、拟人上,其中以排比句最常见,由于高考作文话题的局限性,很多话题是“主旋律”式,而在考试之前,语文老师也乐于总结好的关于历史名人的事例写成排比句,向学生们灌输。学生们为了考试,将这些排比句背得烂熟于心,一到写作文时就像搬家一样搬出来。这种写作教学,其实已经完全失去了乐趣和创造性。
作文写作本身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因为每个学生主体思想差异的存在,写作也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活动,因此,教师的工作是帮助学生如何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而非将每个学生的思想牢牢套进作文题的框子里。辞格训练,应该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重点突破的修辞学理论知识之一。一方面,需要强化学生对修辞的实际运用,另外一方面,是扩大修辞学知识的范围。
另外,作文中历来就有“题好一半文”的说法,因此,需要在作文教学中加强运用修辞手法加强对作文题的提炼和打造,让作文题成为“亮眼”之处。例如,运用比喻修辞的作文题《我的自尊被打碎了》记叙了作者因为内心自卑,面对误解时不敢争辩,因此被老师误认为是肇事者,感到内心十分难过,将自己的自尊心比作易碎品,被老师打碎了,读来让人十分动容。而运用对比修辞的作文题《黑白色彩中的多彩生活》,则记叙作者在暑期参加素描绘画班的经历,因为素描是铅笔画,自然是黑白色的,所以生活单调、无趣,但作者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乐趣,最后生活变成了“多彩”的。这样的作文题,巧用修辞,可以迅速提高作文水平,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有很大益处。
如此,循序渐进,通过科学的修辞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会有很大帮助。
作者简介:
汪海飞(1987~),女,安徽人,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专业,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