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峰 魏玉存
20世纪末,以美国为代表的高等学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被引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也从俱乐部的理论研究向试点实践转换。毋庸置疑,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是在模仿和借鉴西方的体育俱乐部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大体而言,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分为三种类型,即课外体育俱乐部、体育教学俱乐部和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其中,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是以健康教育为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学生体育学习中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掌握、应用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自我体育能力,代表着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趋势。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体育课程不仅是体育课,还应包括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内外的运动队训练与比赛等方面的体育活动,这无疑给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因此,创新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研究,是极其重要的,具有十分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二俱乐部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背景及其特点
(一)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背景
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随后2002年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而传统教学模式导致了“教非所学”、“学非所爱”“教”与“学”分离已经不适合教学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借鉴和学习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又结合我国的国情逐步形成了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符合教育改革的需要。
(二)俱乐部制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界定及其特点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高校中的一种体育文化现象,是具有共同体育兴趣爱好的大学生,基于自我完善的需要,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结成的具有社团性质的体育团体,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再结合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校园体育氛围,使高校体育教学与课余体育活动保持连续性和统一性。俱乐部制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特点是学生拥有“三自主”,即自主选择学习项目,自主选择老师,自主选择时间。学生自己确立目标,自己评价,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形成良好的体育素养和健身意识,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三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
黑龙江工程学院经过三年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以后,体育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学校体育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师生关系变得和谐、融洽,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得到了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校园体育文化内容得到了丰富,促进了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等。取得的改革效果主要有下面五个方面。
(一)课程改革逐步深入
选择的体育课程有实用价值和易于开展,并尽可能地开设时尚体育项目,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自我锻炼及职业发展;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确定了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的五项目标体系。在教材选用上,在重视传统项目的同时,加大新兴项目、热门项目的选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监测、自我锻炼能力,突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和运动参与习惯的培养。针对体育基础好、运动能力较强、学习求知较强的学生,开设课外体育辅导课和运动训练课,开展校内外体育交流,培养体育爱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专项技能提高,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针对高年级学生开设健身类、健康类和休闲类体育选修课程,使学生认识到增强自身体质的长远效应,树立正确的体育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体育行为习惯。保证体育教学四年不断线。
(二)增强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打破传统的“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实行教学形式更加灵活的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并结合本校的体育场馆、体育设施以及教师的配备水平等条件,停开了一些较枯燥乏味、学生选课较少的课程,同时增设了符合大学生兴趣的项目,如野外生存、台球、街舞、有氧运动、跆拳道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体育课内容,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自发地对体育课、体育锻炼产生兴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有了学习兴趣,体育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与和谐。各体育俱乐部每学期还将自主举行各种形式的课内外比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提高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三)教学形式上更加自主,评价上更加灵活、多样
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是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并将俱乐部组织的课外活動纳入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也保障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质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兴趣,每周至少参加一次所选俱乐部的课外活动。教学课程主要以掌握体育基本技能为主,重点解决好各教学环节的衔接(基础教学、体育作业、课外辅导和考核评价),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意识,提高学生体育素养。教学过程中以掌握基础、技能提高和特长培养为目标,进行分类指导,积极开展课内分层次教学、体育作业、课外教学辅导、体育实践活动、运动训练课程、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探索与实践。体育教学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体育热情,促进了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高。
(四)教师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与和谐
良好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善于沟通与互动、善于传授健身运动的应用知识、有创新精神是学生最期望的体育教师的形象,也是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通过内部培训、外出学习、学历提高、职业培训、资质认证等措施,不断优化结构、提高素质。有多名教师取得了各级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能力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形成了一支基本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要、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体育教师队伍。与其它课程教学相比,其师生关系显然更为融洽、和谐。俱乐部制教学改革的诸多措施无形中搭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平台。
(五)场馆利用日趋合理
体育俱乐部制教学一体化模式的运用,能够更好整合现有体育资源,达到体育场馆设施利用的最大化。每周一至周五晚间开设9、10节课;周六、周日白天开设选修课、训练课,进一步促进了学校体育场馆的合理规划、建设;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促进了体育教师专项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体育俱乐部制教学一体化模式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较理想的一种教学模式。
总之,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积极推行的一种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从培养人才的整体出发,以阳光体育运动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为教育目标,以实现健康教育、终身体育教育为目的,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学生学习中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掌握、应用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自我体育能力。使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是实现高等学校体育功能及目的任务的有效途径。对体育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最终是为了体育课教学改革发展具有教学目标科学化、教学思想多元化、课程设置育人化、教学方法和谐化、组织形式多样化的五大鲜明特征。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模式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还要遵循体育教育的自身规律,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体育俱乐部制教学体系和运作机制,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建平.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新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6-202.
[2]文源东.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3(1):59-61.
[3]蒋玲,等.高校体育课实施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的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3):26-28.
[4]钱杰,姜同仁.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227.
[5]唐宏贵.俄罗斯学校的职业实用身体训练[J].中国学校体育,2000(4):65-67.
[6]李毅红.创造力的培养[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67.
[7]高新發.改革大学教学模式培养大批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0(6):45-47.
[8]姚应祥,王益平.高职体育“职业实用性身体练习”课程的开发[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76-78.
[9]唐道武,牛金成.试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性质[J].教育评论,2009(6):3-5 .
[10]徐国富,尹霞,严鸣,等.以俱乐部形式进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3): 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