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云
摘要:当资产发生减值时,为了使会计信息可以更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以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的决策,资产减值会计应运而生。会计人员、企业自身和外部监督等因素的制约,以及准则本身的可操作性等问题,使资产减值会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现实困难。因此,本文对资产减值会计问题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确认;计量;对策
一、资产减值会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资产减值准则存在可操作性的困难
(1)公允价值的运用给减值准备的计提带来一定困难。因为存货可变现净值是根据资产评估结果的措施。所以要完善和发展社会资产评估机构提高信息公开程度,信息技术,市场成熟的国家,获得价值的资产评估。中国目前的市场价格和资产信息仍然是不完美的,透明的,股票上市公司不能及时,定期更新的市场资产,它不能用客观的计量基础来确认减值亏损的可收回金额提供缺乏客观依据,信息的可靠性得不到保证。
(2)资产组引入存在的困难。资产组的概念,在实际操作中很难。首先,最小的资产,主要是基于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入独立团体,在许多资产现金流联合作用如何组合,需要会计人员大量的专业判断,因为长时间根据自己的个人资产减值会计人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其次,资产组的认定,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或控制方式,但目前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很难达到这个要求。
2.企业自身因素的制约
目前我国许多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是一个国有企业改制,因为国有企业财产都是私有的,财产责任是社会的,而且众多外部的小股东对经营者监督力和约束力不够。所以有时实际管理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性能可以利用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盈余操纵。另外,还有可能为了平衡各方利益并自己从中获取利益,经营者向利益相关方提供会计信息时,利用资产减值会计政策来做出会计选择,使其向外部提供对其有利的会计信息。
3.外部监督力量的匮乏
(1)对企业业绩的考核不够全面。证券监管部门制定了法律法规来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提高整个证券市场的效率,主要有四个方面:首次发行增发新股、股份、配股、对公司亏损的处罚。而且多数是针对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建立的,遗憾的是上市公司为了满足有关规定,使得相关指标符合要求,不惜人为地调整其财务数据。
(2)法律的威慑效果不足。法律的意义与被实施的频率相比其威慑作用更为重要。但对一些违法违规的相关负责人和上市公司,主要是道义上的罚款、谴责与行政处分,这样的警示作用并不大。
二、发展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对策
1.不断修订和完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赋予了企业较多的选择权和职业判断空间,但由于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成熟,所以直接照搬西方发达市场调节,不仅可以具有预定的效果,不会有好结果的。现在很多企业由于市场的压力,选择会计利润操纵。它的结果在资本市场不能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因此,有关部门应尽可能的控制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减少利润操纵的可能性。
2.完善企业执行资产减值会计的内部条件
(1)建立资产减值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在企业中建立一个合理的分工负责制。另一方面,建立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障碍。该公司的审计部损害的规定出具专项审计,特别报告。内部审计部门,重点应放在资产减值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和计算方法,资产减值,资产减值的正确计算完成的审计内容。
(2)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为了改善经营的上市公司依照法律意识和自律,我们需要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懈努力,使信息公开工作良性循环。因此,我们应该完善董事会的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和股东将函数和监事会、独立董事和股东的监督职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披露上市公司。
3.完善资产减值会计实施的外部条件
(1)健全和发展与资产减值会计相关的市场。进一步建立国民经济核算系统动态查询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提供各种货物的动态定价信息,提供一个统一、公平、合理的各种各样的资产和市场信息,确保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定期发布相关的资产价格和提供信息,和损失的资产减值,改善了操作的会计资产减值会计信息,完美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对现行法律和条例的修改或废除过时的内容,建立会计标准及符合法律和条例,执行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为了保证政策能够更好执行,还需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利用会计手段造假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上市公司有效规范会计行为,保证正常运行上市公司,维护公共利益。
三、结论
资产减值和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尽管所有种类的资产减值会计方法、理论依据,但执行的困难不应被忽视。因此,我们在以后会计理论研究资产减值的确认和可操作性,不断加强和改善资产减值会计,为了规范市场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强英 乐长征:《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8,(4).
[2]邵瑞庆 岖珊玲:《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变化与实施中的问题》[J],财经论丛,2008,(1).
[3]赵金正:《我国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J].商业经济,2008,(3).
[4]孙 欧:《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J].会计之友,2006,(10).
[5]李 涵 朱学义:《资产组减值审计探讨》[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