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
古人写诗作文强调“诗言志,言诗之必本乎性情”。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小学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令学生能以文字值抒情感”。《语文课程新标准》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笔者基于上述理论和自己作文实践教学中曾陷入的误区,就“文章的写作和修改”谈点自己的思考。
一、言之“无真”,行而不远
1.学生练得多,老师评得少 新课标规定每学年写作一般不少于14次,其它练笔不少于一万字。而事实上中学生作文训练名目繁多,大作文﹑小作文,日记,周记,各种考试……弄得学生苦不堪言,根本谈不上对作文感兴趣。而作文提高成效慢,老师对作文的训练和评讲也提不起精神。写作变成任务,评讲也仅是读几篇文章走走过场。教师忽视学生个性,灌输种种条条框框,导致“千人一面,千文一面”。学生也会走捷径,他们抱着各种考试“秘籍”:“考场满分作文”“作文一本通”“作文大全”……考试前强记死背,考试时生拉硬凑,往往还可以获得不错的分数,久之,学生也就无心写作,更不会花时间去看经典,读名著,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教师重技能,轻做人 教师基于应试的功利行,对作文“庖丁解牛”,指导学生写作的秘诀:开篇点题,结尾点睛,首尾呼应;过渡巧妙,渲染得当。学生摸准品卷老师的口味,觉得都是要旨,信手拈来,拼凑一番,硬套上话题,张冠李戴,故作高深,考试中还真是“屡试不爽”得了高分。长期以往﹑日复一日,学生在的各种大考小考历练中“技能”不断的提高,假话﹑空话﹑套话连篇,老师说“以情感人,以境感人,以理服人”,学生就煽情,造境,编理,只为了得高分。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文的过程也是不断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精神航向的过程,作文之道亦即做人之道,而学生“作文一套,做人是一套”。如是,轻则“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重则导致学生人格分裂,不利于心智的发展。那么如何使文章的写作和修改走出误区呢?怎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二、诗者,心之声也,性情所流露者也
1.以说引写,鼓励学生吐真言,抒真情 由于成长的差异,学生对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认知和感悟。我们教学中就不能够用标准化的方式去规范学生,输固有的作文模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和谐,轻松的口语交际氛围,给学生以自我表现,自我锻炼的机会,让学生想说爱我,尽兴地说。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激发”效应,让学生走近多媒体,再现现场。影像资料中留下的许多精彩瞬间,充满细节的画面,感人的场面,可以创设“有所知﹑有所感﹑有所思”的教学情境,激发创作灵感。我们的教材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初中语文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2.独抒性灵,放飞个性 清袁枚论诗时提倡“性灵说”,意即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的,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袁宏道曾说好诗应当“情真而语直”,“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新课标大力倡导自主性写作,给予学生前所未有的写作自由。
三、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1.倾注真情,学高为范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喜欢一个老师,那么他就会对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发生兴趣。因此,教师在评语书写中不能够千篇一律:中心明确,层次清晰,语言流畅,情真意切……即便提出不足,也含糊不清,令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诸如:文章中心不明确,描写不生动,语言不够精炼等等。倘若我们教师自己都不能够做真人,抒真情,说真话,又拿什么要求学生呢?当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时,他们希望得到心灵上的呼应,所以教师给学生指导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情互动。因此,教师再写评语时,也应注入真情,注入语言感情色彩,尽量具体﹑切实﹑有针对性地给予评点。这样才会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强烈的情感碰撞,让学生在浓浓的“情”的氛围中动情悟理,既能感受到老师的情感,又能够明白做人及作文的道理。
2.赏识教育,点燃激情 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老师的赞美与欣赏,就会增强学习的信心,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学习的潜能。这就启示我们,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有一双伯乐的眼睛,努力在他们的文章中发现优点,予以肯定﹑鼓励﹑并且由衷地为学生文章中的亮点喝彩,哪怕只是一个句子﹑一个词语﹑一个标点用得恰当,我们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后看到了希望,其自信心必然会增强,学习的兴趣也会得到提高,会更主动地拿起笔来抒发内心的感受。
语文是一门有关心灵的学科,它不仅要教语文知识,教会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更是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思想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与先导,思想走多远,这个国家﹑民族才能走多远“”,我们语文写作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作文之道更是授予其做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