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瑩
深夜趿拉著拖鞋買一盒牛奶;早起趕路途中來個飯糰;等不及去銀行還款就去便利店拉卡……都市人生活越來越依賴便利店。走在上海鬧市街頭,不到500米的路兩邊就開有多家便利店,羅森、全家、可的、好德、喜士多……從本土品牌到外來「和尚」,應有盡有。
熱鬧歸熱鬧,這幾年便利店在方便了人們生活的同時,自身卻過得很鬱悶。
經營成本增加關店潮起
自2012年以來,7-11在廣州關閉十多家門店,全家在上海關閉和調整了至少幾十家店,羅森也由於業績不佳等問題而關閉了30家左右。內資便利店也沒能倖免。在上海,農工商集團下的好德和可的便利店在2012年頻頻關店,甚至有內部消息稱農工商的關店計畫至少為近百家。
對此,上海7-11所屬的統一超商(上海)便利有限公司公共關係處總監黎家豪坦言,「多年來,各地對便利店的招商引入一直處於熱情階段,現在多家便利店卻面臨著因不賺錢而走向關門的尷尬境地。」
據了解,如今開一間便利店最主要的成本來自於物流、人力、房租,而這三項開支在近幾年來均有大幅上漲,也近一步「蠶食」了零售行業本就微薄的利潤。
「尤其是上海的租金、人工成本這麼高,賺錢很困難。人工成本每年都上漲一兩成,伴隨的流動率也很高。另一方面,租金成本兩年裏起碼也漲了5%。」黎家豪表示,「7-11便利店在台灣地區基本上7年左右能收回成本,而在上海幾乎沒有這樣的先例。甚至在整個上海及大陸南方地區的便利店都還沒有賺錢的,這就是整個行業的現狀。」
行業競爭激烈
除了不斷上漲的各類成本,行業間日益激烈的競爭態勢也在擠壓各家便利店的生存空間。在上海,目前有著6,400多家便利店,平均每4,000人就擁有一家,其網點密集度大陸最高。以地鐵2號線科技館站為例,其工作日日均客流量約1.7萬人次。雖然該站在日均總客流量700萬人次的上海軌道交通全路網中不算「大站」,卻有4家便利店入駐。其中,包括2家全家、1家喜士多及1家羅森,競爭激烈程度用貼身肉搏來形容毫不為過。
一組數據統計顯示,目前上海地區便利店基本由日資、台資陣營的羅森、7-11、喜士多、全家及內資陣營的好德、可的、快客等品牌組成。以數量而言,農工商超市背景的可的、好德門店總數超過2,000家;2004年7月進入上海後開始瘋狂擴張的全家便利店已經接近1,000家;1996年7月在上海開設第一家24小時標準便利店的羅森,截至2011年8月底已達到323家……
競爭來自於這些便利店同行,卻又不限於這些「看得見」的對手。不少業內人士分析稱,「便利店除了需要消化像1號店這類『網上超市』帶來的衝擊外,未來電商企業線下實體店的落地趨勢也加重了競爭激烈程度。」
中國物流與供應鏈聯盟理事、漢森世紀供應鏈副總經理黃剛在其微博上指出,沃爾瑪啟動戰略轉型,計畫3年內開300家社區店;華聯開始推動網路便利店,計畫5年內在大陸開5,000家門店;亞馬遜推動線下實體店建設;阿里、京東陸續推動社區服務站,或許未來會有「O2O」(Online To Offline,即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了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
「未來電商與傳統零售的核心戰場在末端便利店,新的供應鏈體系的變革即將開始。」黃剛表示。
市場發展還有空間
面臨著內外各方的夾擊,但業內卻是一致看好便利店未來的發展前景。
在商務部發佈的2012年工作重點中,便利消費成為亮點之一。其中,「15分鐘便民服務圈」是便利消費中的一項重大舉措。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高級經濟師梁煥磊認為,便民服務圈是社區商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餐飲、購物、休閒、娛樂等商業業態和基礎設施的投入將成為打造便民商圈的關鍵。可見,今後便利店將在大陸市場飛速發展,無論是開店頻率還是營業收入,其前景都會好於其他零售業態。
日本7-11社長井阪隆一表示,現在職業女性不斷增加,老齡化趨勢加重。因此,具有近便性和靈活性的便利店市場需求很大。而在大陸,除了逐漸出現與日本相似的現象,對食品安全的關注也使得消費者更傾向於去7-11等企業購買食物。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認為,除上海外,便利店業態在大陸各大城市發展空間仍然很大,包括北京在內的市場發展均較為滯後。「尤其是隨著城市改造不斷升級,大型超市已經基本處於飽和狀態,而在社區、街區、辦公區等地發展的便利店還遠遠不夠,便利店增長空間較大。」
因此,即使「關店潮」洶湧,日資三大便利店絲毫沒有戰略收縮的打算。全家正在二三線城市廣泛佈點,7-11放開加盟並不斷拓展新區,羅森準備進京,同時揚言數年內將華東區門店數從300家增加到1,500家。
差異化服務
未來便利店競爭的焦點肯定不是商品價格,而是比誰提供的服務最週到,誰最了解週邊居民的需求。如今,上海上便利店正在嘗試更多自身特色的建設。比如,7-11提高了自有商品品牌「7-Premium」、「7-Select」的品項數目,合計已經超過65項,還推出夜間外送服務,以尋求滿足這一細分市場帶來的商機;全家提供了公共事業繳費,DHL及黑貓宅急便的代收業務、提款轉賬等便民服務;羅森在購買相關版權後先後推出了柯南店、奧特曼店等主題便利店來吸引眼球……
如何降低成本?開放加盟無疑成了很多便利店的選擇。「從成本角度上來講,加盟店可以選擇能賣得動的商品,但直營店就需要各類商品都要齊全,哪怕這個商品很少有人買,所以直營店的成本會更高一些。」業內人士介紹,在幾家風格相近、進貨管道也相近的便利店中,目前只有羅森大範圍採取了加盟制度,其三分之二的店面均為加盟店,全是直營的全家對開放加盟也是躍躍欲試,7-11在北京已開放加盟制度,未來將進一步擴大加盟店的範圍。
未來趨勢 開放加盟
黎家豪表示,便利店體制調整是7-11近期的方向,「雖然上海暫時沒有做這塊加盟的打算,但已經在做內部測試和評估。畢竟加盟體系的搭建需要慎之又慎,背後要有物流配送、賬務、管理、工程維修等強大的後勤體系做支撐。」他指出,「市場並沒有飽和的問題,從來都是重新分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