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迁俊
摘 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质量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目标。实验教学方式多样,灵活选择,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加强实验教学功效的认识和技能的选择,应当高度重视。
关键词:实验;创新;探究;效益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有了实验教学,物理课堂将更有生机、更有活力,教学效果亦会更好。所以,要提高物理教学的课堂效率,加强实验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注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的选择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
1.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为配合教学内容而演示给学生看的实验。它可以引发学习兴趣,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
2.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学生实验是使学生掌握实验技能、使学生受到物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的初步训练的主要措施。
3.随堂实验
随堂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补充形式。主要由对物理有特别兴趣的学生自愿进行。它对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课外实验
课外实验是结合教学内容所设计的一些探索性实验。它对物理知识起到一个验证的作用,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此实验方式主要对物理有特别兴趣、基础较好的学生完成。
二、注重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用物理实验进行教学,通过多角度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去伪存真中悟出真理,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得到激发,操作能力得到培养,思维不再受到约束,创造能力得以训练。
1.用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用简单、有趣的实验引入新课,既突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又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求知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用实验贯穿课堂——寓教于乐
在物理教学中,适当贯穿一些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小实验,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寓教于乐。
3.用物理实验解决习题——浅显易懂
在教学“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节内容时,学生容易产生错觉。如果用实验演示后再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实验验证了是那么回事,再从理论上推导,学生理解起来就不成问题了。
4.用物理实验复习物理内容——避免简单、枯燥
复习课是不大好上的,学生感觉复习的内容都是以前学过的知识,没有新意,学起来往往会觉得枯燥乏味。但如果我们在复习中能够用实验的地方尽量用实验来复习,效果可能会好一些。因为喜欢实验是每一个学生的天性。
三、在实验教学中注重以各种探索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的根本目标
1.进行实验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大脑的高级心理技能。从本质上说,创新教育属于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今先进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如果我们将有些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2.创设实验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几年的中考出题方向发生了一些改变:(1)实验考查的分值有所提高;(2)实验考查的题型偏向开放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这需要我们不仅要加强实验教学,还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开拓性实验方法的培养。
3.优化实验,锻炼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
(1)改演示实验为师生协同实验。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解—实验,学生则听—看的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因为是学生亲自动手做,学生更易投入,无论是操作、观察还是分析、归纳,学生的兴趣都更浓厚,也更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2)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中,学生是被动地理解物理规律,它让学生容易产生错觉:物理规律是科学家推导出来的,我们只有接受它。而如果我们能把它改为探索性实验,就消除了这种神秘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
挖掘简易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简易小实验指那些取材方便,只要肯做谁都可以完成的实验。
(3)布置课外实验作业,理论联系实际。课外实验作业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习物理的原动力释放。这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种极好的补充,对培养创新精神十分有利。
4.把握实验教学新思路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有利补充
演示实验的改进,以增大可见度或简化实验装置或增加实验趣味性
(1)化小为大
例如,学习《电流表》一节内容讲到电流表的示数时,非常重要,但由于一般的电流表不能让全体学生都看得见其示数,所以效果不是非常好。如果我们做一个大型的电流表演示模型,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2)化隐为显
(3)化静为动
实验方法多种多样。在实验中,既能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又能让课堂氛围轻松、和谐,还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何乐而不为呢?让我们多做实验,在实验中多动脑筋,优化实验,充分利用好实验这一法宝,让学生开心、教师轻松地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单位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