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 舒春娥
一、应严格把握举行庭前会议案件的类型,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
新刑诉法虽然设立了庭前会议制度,但是否召开庭前会议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的举行,也就是说该庭前审查程序是可选择性的而非必须的程序。
二、应要求人民法院通知被告人参加庭前会议
被告人作为案件当事人,庭前会议所形成的结果对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由于其在诉讼中作用的不可替代性,通知被告人参加庭前会议,有助于检、法机关充分听取其对相关案件审理程序的意见,不仅可以充分保障被告人诉讼权益,同时,可防止或者大大减少由于其辩护人参加庭前会议不能完全表达被告人观点而使庭前会议结论不符合被告人意愿,被告人否认庭前会议结论或者在正式开庭审理中被告人临时提出一些庭前会议没有涉及的问题,使庭前会议前功尽弃现象的发生,真正体现庭前会议的效果。因此,法律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被告人是否应该参加庭前会议,但出于庭前会议的效果考虑,公诉检察官应要求人民法院通知被告人参加。
第一,应区分庭前会议与开庭审理的差别,避免庭前会议涉及实体审理。法律明确规定庭前会议是解决和庭审有关的程序性问题而非实体问题,但是很多程序性问题和实体性问题又是相伴而生、密不可分的,这就要求公诉检察官参加庭前会议要把握好尺度,不能违背法律的规定,使庭前会议超越其应有的作用。比如要解决管辖权异议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上级人民法院可以审理属于下级法院管辖的案件,但是下级法院却无权审理属于上级法院管辖的案件,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当事人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案件提出管辖权异议,认为应该属于上级法院管辖的现象。要搞清管辖权必然涉及到案件定性的问题,案件定性属于实体问题,如果当事人申请召集庭前会议解决这个问题,肯定是超出了庭前会议所能解决问题的范围,这种情况下,公诉检察官就应该建议人民法院将此问题留待开庭审理后对案件定性做出全面审查认定后依法做出管辖处理决定。
第二,应尝试建立同辩护人的联系制约机制。新刑诉法赋予辩护人更加广泛的辩护权利、明确和扩大了其调查取证权、赋予了其及早接触所有诉讼材料的权利。然而,法律对其执业行为的限制却较少,比如,在收集和开示证据上也仅规定了发现被告人(嫌疑人)可能无罪的证据要及时告知办案单位,但这个“及时”应该怎么理解却没有明确界定,辩护权的扩大给公诉人公诉案件带来一定的压力,辩护人很可能利用这些优势搞证据突袭,使公诉人的指控行为受阻,影响诉讼的进程和指控犯罪的效果。因此,公诉检察官要充分利用参加庭前会议的机会,一方面充分听取当事人及其辩护人的意见,同时要借助集体的力量抓住辩护人作为法律工作者共同担负维护法律公正的职责特点,加强同司法行政部门及律师协会的联系沟通,建立联系制约机制,通过机制的引导约束,达到以下效果:首先,要求辩护人在庭前会议前明确告知其当事人庭前会议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等,在庭前会议中要客观全面的反映当事人的诉讼主张和看法。其次,要求律师将所收集到的证据和盘托出,同公诉人进行全面的证据交换。对需要排除非法证据的,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并明确提供线索。申请证人出庭的,要讲明申请证人出庭的目的等。再次,对庭前会议中没有交换的证据、没有涉及到的影响诉讼程序的其他问题,在开庭前应及时反馈公诉人。
第三,应加强同法院主审法官的沟通、形成诉讼合力。法官既是居中裁判者,也是庭前会议和庭审活动的组织者,在保证庭前会议的效果和庭审的高效率,乃至维护法律公正实施这些方面和检察官目标是一致的,加之新刑诉法实施后检察院对案件提起公诉时将所有案件材料同时移送人民法院,主审法官庭审前有机会接触所有证据材料,对是否存在非法证据、是否需要申请证人、鉴定人等出庭可能形成独立的主张,同时,也可能借助讯问、送达文书等机会获悉被告人及辩护人的观点、意见。公诉检察官应加强同法官的沟通,听取法官的见解和自己所不掌握的被告人、辩护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做到参加庭前会议、出庭支持公诉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最后,对庭前会议中获取的信息要仔细梳理、认真应对:对被告人、辩护人提及的非法证据排除线索涉及的证据材料要进一步甄别、补充、完善,做好瑕疵证据的补救和孤立证据的充实。对需要出庭的证人、鉴定人要尽快安排部署证人出庭保护及经济补助等工作,做好其思想稳控。为下一步顺利出庭公诉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