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红
摘 要: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人生的意义何在,是极为重要的人生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思想品德;探究
本人结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以“珍爱生命,延伸价值”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现将主要做法介绍如下,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探究背景
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这些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往往存在着一些偏差。他们的独立意识与逆反意识同步增强,往往对“自尊”很看重。如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
二、探究目的和重点
探究目的:让学生懂得多彩的生命构成缤纷的世界,生命需要互相关爱;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善待他人的生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感恩他人,不断延伸自己的生命价值。
探究重点: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活着的价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探究过程
(一)第一阶段:调查·收集·体验(第1~4周)
1.教师任务
(1)设计情境,了解学生的求生知识状况。
(2)设计情境,让学生大胆设想,反省每个人的价值。
2.学生任务
(1)为别人做一件好事,体会感受并记录下来。
(2)照料一种家禽或种植一种花草,把每天的心得体会以写日记的形式记下来。
(3)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当别人的生命遭遇困境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4)调查、收集同学中存在哪些不珍爱生命的言行并提出合理建议。
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确实需要帮助时教师再参与。
(二)第二阶段:整理·反馈(第5周)
1.教师任务
统计学生问卷调查情况,个别访问学生,记录整理学生的体验感受,归类整理学生的生命日记。
2.学生任务
及时上交各种材料,反馈在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惑以及自己的解决措施。
(三)第三阶段:分析·归纳(第6周)
1.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达成共识
2.师生合作归纳常用的求生知识
(四)第四阶段:引导·升华·践行,把情感变情操(第7、8周)
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确实有困难时教师再参与。及时沟通,排除障碍。
1.查找阅读,解决问题
学生上网查找阅读“小悦悦事件”“最美妈妈吴菊萍英雄事迹”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英雄事迹”,并解决以下问题。
(1)你如何看待拾荒阿婆陈贤妹的行为?她的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如果事发时你也在现场,你会向陈阿婆一样做吗?为什么?怎样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2)吴菊萍和张丽莉为救他人而身负重伤,她们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2.分析语录,交流感悟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3.欣赏歌曲,情感共鸣
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4.升华
什么样的生命最有价值?为什么?
5.行动
记录自己珍爱生命的做法和感悟,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持之以恒,把珍爱生命的情感自然上升为道德情操,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感恩他人,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五)第五阶段:总结·表彰·反思·创新(第9周)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行,形成对生命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奉献自己,不断延伸自己的生命价值。
表扬先进者,鼓励落后者,共同成长。
指出整个探究过程中值得发扬的优点以及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创新方向。
(作者单位 福建省永定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