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助力“减负增效”

2013-04-29 00:44孙清亚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通式减负增效结论

孙清亚

京源学校从课堂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入手,把创建乐学高效课堂作为实现课堂上减负增效的基本途径,并且总结出一个一般的通式——“问题解决式的课堂教学”,这个教学通式分为四步。

第一步 师生共同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1.教师把教学内容转化成有待解决的问题。京源学校的教案纸增加了一个栏目:教学内容问题转化。

2.教师教会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最好的问题应该是来自学生的。我们在初一年级专门开设《学习管理》课程,其中有半个学期的时间训练学生如何提问。让学生懂得,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们认为课堂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八种类型(挑战性渐强):

第一层次:事实性问题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追问事物的来源和去处。

是什么?有什么?——追问未知的事物。

为什么不一样?——追问事物的差异。

为什么是这样?——追问事物存在的原因。

第二层次:过程性问题

为什么变?——追问事物变化的原因。

为什么要?为什么不能?——追问事物的必要性。

第三层次:创造性问题

如果会怎么样?——追问事物的可能性。

怎么办?——追问事物的解决办法。

经过训练,学生的提问水平越来越高,提出的问题挑战性也在不断增强。

3.让学生呈现问题。现在许多老师课前收集学生在家学习遇到的问题,将这些问题进行筛选和分类,课堂上再呈现在黑板上或印在学案上。

第二步 师生共同探寻问题解决的方法

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通过对有限的几个具体问题(①、②、③、④)的解决归纳出一个共性且有效的方法(A),而这个方法可以用来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a、b、c、d),并且能够进一步探索更高层次的有效方法——学科方法论(B),以便解决更多相关(类似或不类似)的问题(I、II、III、IV)”,这就是发展的金字塔型认知结构(如下图)。

第三步 得出问题解决的结论

问题解决即知识获得。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发展的结论应该包括知识和体验,这里的知识应该包括: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而体验应该包括:好奇心的满足、表现欲的释放、成就感的获得、自信心的建立。

第四步 提升方法结论的价值

课堂活动习得的“方法和结论”可以用来解决更多的问题,即结论应该是有用的——短期对学生考试取得成绩有用,长期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用。

“问题解决式的课堂教学通式”概括了一个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基本学习途径。既可以应用于“知识传递”的传统课堂教学,也可以应用于“实践体验”探究活动。根据这个通式,京源学校把知识传递和实践体验活动统整起来形成了京源学校课程结构,它涵盖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这个课程框架里学生可以选择他喜欢做的事情,在实践中学习。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

猜你喜欢
通式减负增效结论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绝对差数列”的性质
立体几何中的一个有用结论
探讨一类递推数列不动项的计算通式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初中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教学策略新探
自然数方幂和的一个计算通式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
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卫星问题的通式及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