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梅
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青春期,家长还来不及品味孩子成长带来的欣喜,许多烦恼就接踵而至:感觉孩子一下子跟家长疏远了许多,不知道孩子想些什么;情绪变化大,稍不如意就与家长冲突不断;尤其担心的是孩子的交往情况,整天如临大敌……
青春期到来所带来的变化,会造成学生的许多不适应。如果对青春期所带来的生理、心理变化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对学生的交往没有正确加以引导,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
一、学习人际交往策略,加强沟通能力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丁瓒先生认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的。”通过认知与训练,引导青春期学生认识到交往策略的重要性,学习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是解决学生交往问题的重要途径。
活动一:《架起沟通之桥》。1.游戏体验,感悟沟通的重要性。教师创设游戏情境“我说你画”,学生从游戏中领悟到:因为理解不同又无法沟通,出现许多不同的游戏结果。认识到沟通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沟通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2.角色扮演,交流体验。设置发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三种冲突情境,学生分组分别对每一种情境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冲突带来的心理感受,讨论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3.讨论解决的办法——加强沟通的技巧,如:沟通要主动;将心比心,尊重别人,接纳对方的想法;态度平和,语言表达具体准确,注意说话语气;恰当的肢体语言及表情,微笑、专注;人际沟通最重要的是真诚,等等。4.拓展延伸,生活运用。让学生将沟通技巧运用于学习生活中,解决与同伴的误会。
正向积极的语言可以减少沟通中的冲突,真诚的赞美更是促进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正向积极语言模式训练,学会赞美别人等来培养语言表达,加强沟通能力。
活动二:《学会赞美》。小调查导入,问学生:老师、家长或同学对你说过的什么话让你感到最开心、最温暖?让学生通过回忆、思考,认识到赞美别人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发现赞美的小技巧。通过“优点赞赞赞”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运用赞美别人的方法和技巧去夸赞身边的伙伴,体会到赞美产生的愉悦情感。
在人际沟通中,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同时也要用心倾听对方所传达的信息,才能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倾听不仅是一种能力,在交往过程中,倾听意味着对别人的尊重和理解,这种真诚可以使沟通更加愉快和顺畅。
活动三:《学会倾听》。1.活动体验“我说你说”。活动规则:同桌两位同学轮流说一件事。第一阶段,一人说,另一位学生认真听,并以微笑等肢体语言、表情回应;第二阶段,一位同学说时,另一位同学做自己的事,不看说者,不做回应。活动后,交流当时的心理感受及对表达效果的影响。2.生活情境再现。课件出示生活情境:班长布置任务,小明不停提问;同伴交谈时面无表情……分析这些举动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在与他人的沟通过程中,是否也出现类似的状况,当时你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3.问题讨论:你希望交谈时他人的倾听状态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分析倾听时不适合的行为表现。4.活动体验“我来听你说”,对学生进行倾听训练,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技巧。
二、对青春期孩子与异性交往问题的引导
青春期是一个人开始学习和异性交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孩子慢慢学习怎么开始和异性相处,如何与异性建立关系,思考爱和责任等问题。因此,作为教师和家长,要以正确的态度、适宜的方法加以引导。
首先要读懂孩子的行为。青春初期,由于对性别、性角色的心理认同感增强,以及对第二性征发育现象的不安与烦恼,不少青少年对异性产生心理封锁,加上空间接近、年龄相当、兴趣相同等因素的影响,同性交往趋向增强,表现在男女生喜欢扎堆玩。同时,由于完全缺乏异性交往技巧,一些青少年会以一些行为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异性的关注,容易在异性面前表现出不安和羞涩,有的在异性面前表现出更多的男子气或女子气,或相反的行为。面对这些现象,作为家长或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要在学生面前表现对这些行为的过度关注,如临大敌,更不能用过激的语言和行为横加干涉,以免加重青春期学生的逆反心理。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男女生同时进行的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分清欣赏与爱恋,明白如何与异性正确交往,关注交往安全,加强自我保护。
活动四:《男孩女孩看过来》。教师事先录制两段视频:一是青春期男女生学校活动情况;二是小学一、二年级手拉手做游戏。学生观看视频,对比中感受青春期带来的变化:对性别的差别特别敏感,与异性接触时会感到难为情、腼腆、羞涩,男女生互相排斥甚至各自独立。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是青春期到来而带来的正常的心理现象,要以坦然态度面对,不要有心理负担。引导学生认识男生、女生各自特点与优势,使他(她)们能够悦纳自我。通过游戏“我来比划你来猜”,让男女生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完成任务。在自然、和谐、大方交往中,感受男女生和谐相处带来的快乐。
三、交往中的自我保护
逐渐产生的成人感,使青春期的孩子觉得自己有能力独立地面对和处理问题,从被动的服从变主动的争取,从依赖变独立,他们渴望接触社会,并模仿成人的一些交往行为。在对青春期学生的交往辅导中,应设计相应的活动,使学生认识青春期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境,初步掌握青春期自我保护以及应对危险情境的方法。
活动五:《撑起自我保护伞》。教师通过呈现案例(一个女生晚上接到半年多未曾谋面的同学电话,打扮得很时尚到KTV唱歌,并结识了那位同学的许多社会上的朋友),引导学生讨论在案例中有可能出现的危险。学生通过讨论意识到,如果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很容易在交往中一步一步陷入危险的情境之中。
一些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在交往方面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有的学生进入新的集体后,人际交往不良,正常学习和生活受到较大影响,并出现一些躯体症状;有的学生时时感到被欺负,产生严重的自卑,或产生报复心理;有的学生由于家庭的变故,对异性产生错误的认知,等等。对学生交往的个体问题,可以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
(作者单位: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