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价值取向的反思

2013-04-29 00:44刘志强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育人学科价值

刘志强

2012年12期《读书文摘》里有这样一篇文章——《晚清历史现场:匹夫德性》,文中谈到翁同穌平生最大的污点就是他将自己与李鸿章的私人恩怨延伸到国家大事中,克扣北洋水师军费,最终导致甲午海战失败。翁同穌身为两朝帝师,一代才子,位高权重,这样有才华的一个人却成了国家的千古罪人。可见,一个有才华的人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德行高尚的人。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我们目前的教育现状,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并没有把人格教育放在首位。人格教育的缺失导致我们培养的学生有知识,却没有判断能力;有技术,却没有良知。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的出现,更加凸显出学生“价值观教育”问题的重要性。综观我们基础教育的实践,教师在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和追问。

追问一:教师为什么只关注分数,而忽视“人”的成长?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经这样说:“教育一个人的知性而不培养其德性,就是为社会增添了一份危险。”中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缺少一定的志向和明确的目标,易受外界的影响和误导。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一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时曾这样问学生:“生活中哪些人有无私奉献的品格?”学生答:“母亲。”教师又问:“你怎么做,才能让母亲快乐呢?”紧接着,教师自己回答道:“你们的学习成绩好就是母亲最大的快乐。”

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折射出的是她的育人观——将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分数。这是功利性的教育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教师如果只有功利性的价值观,内心就会失去宁静,就会陷于浮躁与忙碌中,就会成为教参中标准答案的“搬运工”。 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传递知识,教育的功能更在于全方位育人。学生在教师的言行影响下,会形成自己的人生态度、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所以,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非常重要。

教师对于课程的设计首先来源于他的教育价值取向。作为课程改革实施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教师要有目标感和方向感。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观念比方法更重要。方法必须建立在有意义的教育价值取向上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教师只有读懂、悟透教育新理念,才能对教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才能对教育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课改的指导思想,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学生学习是经验的重组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只关注分数,忽视“人”的成长的错误观念;要先考虑学知识的人,再考虑人怎样学知识。学生的健康成长要远比看得见的“分数”更重要。 《论语》告诉我们,先做人后做事,做人做好了就可以学习知识了,人格教育要比知识教育更重要。作为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教书”与“育人”应是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

追问二:教师所教的学科是什么,对学生的成长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每个教育者认真思考的问题。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曾经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致于忘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教育者的头等使命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要使学生的心灵和知识达到同步成长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站在课程的高度审视自己所教的学科的价值:所教的学科是什么?对学生的成长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教师要明确把握课程改革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好新课改的三维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曾说:“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学生的天赋素质得到发展的前提是喜欢某一学科。要让学生热爱你的学科,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这门学科是什么。张洁在《通往幸福的跑道》一文里这样讲述自己的老师对政治的理解:“政治就是讲人为什么要在一起,以及如果人一定要生活在一起,怎样才能不吵架、不打架、不发生矛盾并且和睦相处的学问。” 浅显易懂的几句话讲清了“什么是政治”这个问题,也吸引了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兴趣。

有的老师说:“已经工作十多年了,可是从来就没听说哪个学生觉得从这门课里得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那我们这门课开设的意义何在?”很难想象如果作为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都不清楚课程设置的意义,那么学生又怎么能够做到真正学有所得呢?安徽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赵克明认为,语文学科学习有从低到高3个层面的作用:终身使用的工具;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传承民族的文明,固守民族的根本。我想,正因为赵老师明确了自己所教授的语文学科的作用,学生在他的课堂上才能够有所收获,才能够健康成长。我们所有的一线教师要明确本学科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然后从学生生命发展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从学生认知规律的角度挖掘课程价值并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与加工,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使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才是教师实现由“教书”到“育人”关键所在。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融入社会,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打开一扇窗。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最上位的目标,让学生在心灵碰撞中产生心理认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追问三:教师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教,才能让学生的心灵和知识同步成长?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照本宣科,有的旁征博引,有的深入浅出……差别的出现源于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教育理念、教育追求不尽相同。现代教学论认为,教与学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教师要站在课程的高度审视课堂教学,要清楚自己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教,才能让学生的心灵和知识同步成长。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在山西太原一处街道交口处的便道上,盲道没有沿着拐弯直接铺设,而是呈“之字形”曲折铺设。虽然黄红交替形成的图案非常漂亮,可对于盲人来说,这些“看上去很美”的盲道,走起来却十分不便利,走几步就得换方向,短短百米的距离就要绕5个弯角,如此铺设盲道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问题出在了哪里?我想应该是指挥者有方向性的错误,只为追求图案漂亮,而忘记了盲道的最基本作用。

同样道理,如果教师将关注点只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课堂上“一言堂”“独白式”教学方式就会大量存在;如果教师对自己所教授的课程理论只是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层次上,在进行学科教学时就会出现为追求“师生互动”而“互动”,盲目预设大量缺少实际价值的问题,整节课在“你觉得怎么样?”的无效问题中完成教学,学生的主体性根本无法体现出来。

如何让学生的心灵和知识同步成长?首先,教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深入挖掘教材的价值,找到教材背后隐藏的价值观。教师对教学设计要进行科学的重组与加工,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避免先入为主,使学生思维受到限制。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将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有机融合,在教育实践中采取有效策略,适时点拨。再次,教师要让学生在思考中悟“得”,这个过程是学生走向“价值的追寻”的过程,自然而不牵强。最后,教师在传递自己的价值理念的同时,一定要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教师要学会倾听,在倾听中与学生交流,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

教育需要有一个更加上位的价值取向,通过价值引导来定位我们的课堂,来定位我们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质量观和师生观。教师的价值取向改变了,教师就会从“独白式”“无效问题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也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实现“育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育人学科价值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