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楼
“扶贫办帮了我的大忙,去年给我3000元钱做本钱,我没有做其他事,只买了个牛犊,今年可以卖1万多元呢!我今年81岁了,还能挣钱,我很感谢扶贫办!”进入河南省汝阳县扶贫办帮扶的一个家家户户养牛的村,一位村民兴奋地向记者诉说他的喜悦。这也是这个养殖村村民们的心声。
汝阳县地处豫西伏牛山区、北汝河上游,地势南高北低呈“七山二陵一分川”分布,全县人均不足一亩地,土地贫瘠,自然条件较差,且大部分深、石山区资源匮乏,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秦巴山片区连片开发工作重点县。
县扶贫办主任马清亮和党支部书记刘建伟告诉记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将其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抓手,作为一项群众增收的民生工程、富民工程、希望工程来抓,成立了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协调相关部门参与扶贫开发。县扶贫办按照“五个重视”和“四个结合”开展工作。“五个重视”,即重视实事求是,对各项扶贫项目不搞一刀切;重视群众意愿,每个项目的实施都把群众意愿放在首位,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重视扶贫效益,实现扶贫工程效益最大化;重视严格程序,确保项目质量;重视科技创新,提高扶贫项目实效。“四个结合”,即把扶贫开发工作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结合、与农民连片脱贫结合、与旅游开发结合、与支柱产业发展结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努力追求和实现扶贫开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最大化。
为提高工作实效性和群众的知晓度,规范各个扶贫项目阳光操作,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县扶贫办制定了“重点工作流程图”,认真落实,明确责任和工作标准,理顺工作重点和工作程序,使扶贫开发工作更加严格、方便、快捷,阳光操作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对机关党员干部开展联系帮扶贫困户活动提出明确要求,党员、干部人人都联系有扶贫对象,积极参与“五个一”活动:即理清一条思路,提供一条信息,解决一个难题,新上一个项目,培训一个明白人。每个党员干部走访所联系的帮扶对象每季度不低于两次;每年至少向帮扶对象提供两条有价值的致富信息;每年给帮扶对象送温暖不低于两次;要帮助帮扶对象理清一条增收思路;每年为每户帮扶对象在“艰苦创业、安居乐业、再就业、完成学业”等方面至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紧紧围绕提高贫困人口技术技能素质,增强贫困人口自我脱贫能力,加大技能培训和转移力度,收到了良好成效。2012年,完成了全年新增就业人数1402人,增加收入1682万元的目标任务。
2012年,汝阳投资4688万元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易地扶贫搬迁西泰山新型农村社区,将从根本上解决6个村1372户4960名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上店镇天成生态养牛项目,项目涉及3个贫困村,分批扶持贫困农户235户发展三元新品种黄牛养殖,项目总投资150万元,其中科技扶贫专项资金70万元,项目农户年均可增收4000元。投入财政扶贫贴息资金120万元,放款规模2000万元,覆盖13个乡镇74个贫困村,670户贫困户获得贷款扶持,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等,通过贷款扶持户均增收3500余元。汝阳杜康酿酒有限公司获得财政扶贫贷款贴息70万元,河南天蓬牧业有限公司获得财政扶贫贷款贴息36万元。通过项目实施,杜康酿酒吸纳周边400名贫困家庭子女进厂务工,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天蓬牧业拉动周边310户农户发展养猪,户均增收6000元。
近年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河南省政协副主席王平、河南省扶贫办主任张成智等领导分别带领调研组先后亲临汝阳考察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12年11月,汝阳县被洛阳市委、市政府授予“整村推进先进县”“扶贫先进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