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 黄宇飞
摘 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异化劳动以及人的本质问题,并且批判了国民经济学家,得出结论,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结果。但是传统观点认为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存在异化现象的,这样也就不会有大量的私有财产,不过现实是中国现在的贫富分化严重,异化劳动在一定的意义上说也是大量存在的。在这个现实的情况下,我们应怎样去对待我国的私营经济发展。
关键词:异化劳动;私有财产;私营经济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057-02
一、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理论的论述
(一)异化及异化劳动的含义
《手稿》中最具特色的思想便是异化劳动。同时也是首次提出的重要理论观点。后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也吸收了异化劳动的理论,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同时也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关键的一步。
“异化一词最早是17-18世纪的唯物主义者和契约论者提出的,意思是财产的转让、让渡。”[1]31黑格尔把“异化”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进行了探讨,在“对象化”、“外化”的意义上使用“异化”。费尔巴哈也使用了“异化”范畴,提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观点。马克思批吸收了上述观点的合理之处,在经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行进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异化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思想,以人性的基本理解为尺度,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异化进行系统分析,解释了异化劳动的表现。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地活动”,而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人的劳动则处于异化的状态。在他看来,所谓异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素质或力量,用以表达主体向客体转化的关系。”[2]28必须指出的是,异化必须是“人自己造成的对自己的否定”。而绝不是来自外部世界。马克思说:“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2]30所以这种同劳动相对立的劳动就是异化劳动。综上可见,所谓异化劳动就是人类生产的劳动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反过来成为了统治和支配人们的一种外在的力量。异化劳动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二)异化劳动的表现
异化劳动的表现为一是从生产结果上看,劳动者同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即“物的异化”。劳动者同自己的产品处于异己的对象关系之中——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占有的对象就越少,并越是受其产品的奴役和统治。二是从生产过程上看,劳动者同其劳动活动的异化,即“活动着的异化”或“自我异化”。三是从人的类本质上看,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四是从人与人关系上看,人与人相异化。
以上是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学说中关于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的分析。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论述和理解,克服了国民经济学的缺陷:关于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同私有制有内在的联系。他指出:“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2]31,因此,不像国民经济学坚持的那样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根源,实质是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结果。
二、异化劳动理论与私有经济的关系
在霍布斯、黑格尔以及马克思一些经典作家的理论中,资本主义是异化和异化劳动产生的社会根源,与私有制是密不可分的,“资本主义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现实表现形式,而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本质。”[3]45所以,很多传统观点认为,异化及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特有的一种现象,社会主义制度是不存在异化现象的。但党的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我们则更是明确提出了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我们知道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表现,但是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异化也是其必须要经历的,这是一种历史的发展规律,所以我们不能去消灭历史和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这种历史的发展规律。因此我国现在要正视异化现象的出现,并且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利用经济的所有制形式带动我们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异化现象才会完全消失。
三、现阶段我国对私营经济的发展应持有的态度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重新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随后非公有制经济因为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会,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经济迅速发展,私营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十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速度成倍地高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从1979年的不足千分之一增长到目前已超过1/3,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已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50%。”[4]38据相关数据统计:“在40个工业部门中,非公有制经济在27个部门中的比例已经超过50%,在部分行业也已经超过70%,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体。”[4]41从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来看,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浙江省最近几年,超过70%的GDP贡献都与私营经济的发展有关。与此同时,面对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非公有制经济由于经济上的飞速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极大地缓解了就业压力。截至目前,城镇75%以上的就业岗位都是由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解决的,到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就业成为了大多数农民除了种田以外的谋生手段。另外,很多国有企业的下岗员工在非公有制企业实现了再就业,尤其私营经济的灵活性让很多下岗人员当起了小老板,扩充了中小企业的队伍;而且最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和复转军人也陆续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不难看出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人们就业提供了另一个选择,拓宽了人们的就业渠道。针对私有经济目前的发展情况,我们对此应有怎样的态度呢?
(一)鼓励、引导、支持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提高
在党的十五大上明确了我国在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的特色经济,就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指出:“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这一新的政策的实施,让我们彻底了解了我国的国情,铲除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于公有制经济加计划经济的错误理念。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展示了我国私营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十七大的召开也为它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5]同时还指出:“要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和中小企业发展。”[5]十七大在非公有制理论上的最大亮点就是两个平等,即“平等”保护和“平等”竞争。这毫无疑问,在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私营经济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必须依赖其发展程度。
(二)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利益和权力受国家的保护,国家并对其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我国私营经济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其地位从“有益的补充”提高到了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依法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但是,私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一种经济形式,仍然是一个新生儿,在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问题。
第一,劳动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普遍而突出,私营企业劳动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已经成为构筑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一项尖锐挑战;违法违规、违反市场秩序的现象较为普遍等,面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必须依法严厉打击,并且积极建立相关的法律机制对其进行制约。
第二,私营经济的大规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国家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低收入者的劳动份额。
立足我们的国情,生产力的发展就必须要发挥私有经济的巨大力量,私有经济带动了经济向前发展,表面上看是固化了异化劳动的形式,但是在现阶段,我们要实现共产主义的长远目标,我们必须摒弃意识形态上的偏见,让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私营经济)共同发展,向共产主义迈进,这也就是实现了由人的异化劳动向人的本质复归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人在共产主义社会内所取得的自由表现为三个层次:(1)在非自由劳动的情况下对社会生产实行自觉控制所表现出来的自由。这是最低层次的自由。(2)在社会范围内人对生产实行自觉地有计划地控制,同时,个人劳动成为自由劳动。这是第二个层次的自由。(3)存在于真正的物质生产领域彼岸的以人类能力的发展为目的的自由。这是最高层次的自由。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经过人的异化的扬弃,到这时就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了人自己。从这时起,人类自由发展、自由创造的历史才真正开始。毫无疑问,只有经过共产主义这个环节,用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才能实现这个人类本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家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解析[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陈宇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C]//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选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李明章,王建均.非公有制经济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