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2013-04-29 00:57:56邢伟娜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护理

邢伟娜

【关键词】小儿惊厥;护理;病情观察

惊厥是指四肢、躯干与顏面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1],多伴有意识障碍,也有神志清醒的。惊厥发作前可先有惊跳、精神恍惚等表现,大多数患者起病急,时间持续半分钟到一分钟缓解,若惊厥反复发作或持续时间长,往往导致脑水肿,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加强病情的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症状并立即控制,防止病情恶化。

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5月, 共护理30例小儿惊厥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13岁,最小仅1天。高热惊厥13例,病毒性脑膜炎2例,癫痫5例,颅内出血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5例。

2 惊厥的紧急处理

惊厥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决定预后好坏的重要因素,如持续30分钟以上,就可产生严重的脑缺氧、缺血性的病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护士应熟悉惊厥的紧急处理措施。

2.1针剌 人中、百会、涌泉、十宣、合谷等穴位,立即通知医生。

2.2遵医嘱使用药物止惊 安定:0.1~0.3mg/kg/次缓慢静脉注射,小婴儿一次量不超过5mg,较大小儿一次最多不超过10mg。鲁米那: 5~10mg/kg/次,肌肉注射。低钙惊厥:可用 10%葡萄糖酸钙5~10ml/次,以25%葡萄糖液20ml稀释后,缓慢静注或静滴。降低颅内压,减轻脑部组织的损伤:20%甘露醇每次1~2/kg,静脉注射,6~12小时重复使用[2] 。

3 病情观察

3.1面色观察 高热惊厥患儿,呈热症面容。如惊厥患儿面色苍白,有明显中毒症状时,则往往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流行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若突然发生面色灰白、发青,则表示病情加重,预示脑水肿加重或脑疝的发生。

3.2神志的观察 高热惊厥患儿在惊厥发作停止后,神志都是清醒的,如神志模糊甚至昏迷则为脑部器质性病变。

3.3瞳孔的观察 大部份患儿惊厥最先的临床表现为眼睛上翻,眼球固定凝视或斜视。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的灵敏度,了解有无颅内高压的表现。

3.4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高热是引起惊厥的一种病因,监测体温,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在惊厥发作前就把体温降至38度以内,防止惊厥。呼吸节律不齐是呼吸中枢受损的表现[3] 。

3.5四肢的观察 注意检查患儿肢体运动、肌张力情况。不同的表现有不同的处理:如表现为手脚惊跳则可以适当补钙,如是强直性痉挛则应使用镇静止惊的药物。冬天由于小孩穿着很厚的衣服,有时患儿肢体在颤动但是却没有发现,而导致情况比原先的严重。

3.6皮肤的观察 注意身体其它部位有无感染灶,皮肤是否有破损。

4 护理体会

4.1保持呼吸道畅通 惊厥发作时应即刻松解衣领,取头侧平卧位,吸咽部分泌物,并托起患儿下颌防止舌后坠而引起窒息。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

4.2吸氧 惊厥时氧的需要量增加,吸氧可减轻缺氧与脑损害。

4.3加强防护 抽搐发作要注意防止碰伤及坠床,必要时约束肢体,上、下牙齿之间应放置牙垫,防止舌及口唇咬伤。对抽搐频繁者应特护,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室内光线宜暗,并保持安静。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动作轻柔准确。

4.4保证足够营养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对于抽搐后意识障碍者可选用静脉或鼻饲补充营养,鼻饲前要抬高头部并检查胃管在胃内方能鼻饲,鼻饲量及进入速度要适当,必要时先使用镇静剂后再鼻饲。同时应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痰多者鼻饲前吸痰,鼻饲后30min内不宜吸痰,以免诱发呕吐及误吸。

4.5高热护理 高热引起的惊厥,应立即使用退热剂。中枢性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为预防脑水肿,以头部物理降温为主,采用冰帽,降低脑组织的代谢,减少耗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利于脑细胞恢复。其次为枕下、腋下、腹股沟放置冰袋,忌擦胸前区及腹部,在冰袋外包裹薄巾,防止局部冻伤;亦可用30%~50%酒精或35℃~40℃温水擦浴。

4.6加强皮肤、口腔护理 保持衣、被、床单清洁、平整、柔软干燥,翻身时避免拖、拉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昏迷、大小便失禁的年长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便后用温水擦洗臀部皮肤,并涂滑石粉,及时更换衣裤,防止皮肤感染及褥疮的发生。婴幼儿应选择质地柔软的尿布,大小便后及时清洗,更换尿布。为保持口腔清洁,每次喂完奶或进食后喂适量的温水以冲洗口腔。

4.7应用脱水剂的护理 持续而频繁的惊厥,往往并发脑水肿,应严格遵医嘱在指定时间内使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按0.25~0.5ml/kg使用),注意输液的速度;一般在30min内滴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出,如有渗出应及时更换穿刺部位,即刻用2%普鲁卡因局部封闭,禁忌热敷。

4.8使用抗惊厥药的观察 静脉注射安定应缓慢,避免引起呼吸抑制,注射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呼吸有无频率、节律的改变。用10%水合氯醛灌肠时,应用蒸馏水稀释1~2倍,尽量保留1h以上,以便达到药物吸收。

5小结

小儿惊厥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是病情濒危的临床表现。惊厥发作时,医护人员须分秒必争、迅速敏捷、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及时找出惊厥的病因,控制惊厥的发生,因较长时间的惊厥或不正常的处理可加重脑损伤,引起脑缺氧、脑水肿等,时间越长,所造成的缺氧性脑损伤越大,甚至危及生命。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可及时发现病情并控制其发展, 提高治愈率。因此,迅速控制惊厥,严密病情观察,加强综合护理是小儿惊厥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朱念琼主编.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8~259.

[2] 姚在新主编.儿科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220.

[3] 伊永凤.浅谈小儿惊厥的护理[J].中华当代医学,2005,3(2):68~69.

猜你喜欢
护理
护理札记
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 02:42:20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医学概论(2021年18期)2021-01-21 22:46:45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与养生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