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尚民
想去购物,得背着几十斤的方孔铜钱;大量白银外流,部分银行、钱庄纷纷倒闭;1937年的100元法币可买到两头牛,到了1948年只能买到几粒大米……苦楚、无奈、忐忑,老百姓过的是啥日子?
老照片,可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也可了解当时的社会现象,是研究政治、经济、民俗文化等发展的重要史料。就此,笔者透过以下一组老照片,解读隐藏在钱币背后的历史。
背着几十斤的方孔铜钱去购物
1908年至1932年期间,美国著名的中国专家、社会经济学家西德尼·甘博曾4次造访中国,并拍摄了大量照片。一张由甘博拍摄于1917年的老照片,记录了一位中国普通百姓双肩背着数串、重约几十斤的方孔铜钱去购物的苦楚。由于当时物价飞涨、铜钱贬值,当时的百姓在面对甘博的镜头时紧锁双眉,一副焦急且愁容满面的模样,同时也真实地反映出历经多年军阀混战的百姓面对困苦生活的无奈与坚毅。
也就是在这年的5月下旬,中国政坛发生了一次突变。在黎元洪与段祺瑞因解散国会问题争执不下时,段祺瑞私下准备策划武力推翻黎元洪并解散国会。黎得到消息后,先行一步下令免去段的国务院总理一职。
张勋乘机提出“非复辟不可”的主张,于6月7日率“辫军”北上。黎被迫下令解散国会。14日,张勋到达北京,经过一系列的紧张策划,其于6月30日潜入清宫,决定当晚发动复辟。复辟消息传出后,立即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孙中山在上海发表《讨逆宣言》,段祺瑞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组成讨逆军。而防守的“辫军”一触即溃,张勋在德国人的保护下逃入荷兰使馆。复辟丑剧仅仅上演了12天,就在万人唾骂声中草草收场。
仅仅数日,政局便如此频繁变故,经济秩序、百姓生活自然无法保障,尤其是货币制度更是混乱不堪。何况,早在晚清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采用进口机器来压制铜元,市场留存的方孔清铜钱逐渐被市场淘汰且不断贬值,有些则被大量回收用作铸造铜元的原料。据说,因机铸1枚“当十”铜元,只需要溶化3.7枚制钱,其价值却等同于10枚制钱,这就意味着官方铸币可以获得至少63%左右的毛利,所以用制钱铸造铜元之风在清末大兴。
出殡时脖套大铜钱
一张老照片反映的是解放前上海一户人家出殡的场景:一位头戴礼帽、眼戴墨镜、嘴刁烟卷的人,行走在出殡队伍的前列。引人注意的是,他身着奇异装饰招摇过市。
这名男子头钻进钱眼,脖套“太平通宝”铜钱,取“太平”之意,左手捧握一种象征祥瑞的“如意”,两种不同的器物合二为一寓意“太平如意”。另外,此人右手拿着“算盘”,寓意招财进宝。这是源于自古以来,算盘总是用来算账的,国人便用其取“招财进宝”之意。
今人看到这张老照片,或许会感到当时的中国百姓迷信,但它确实反映了民国时期百姓依然对古钱的崇拜。就连出殡时,都要用纸做成铜钱形状的“冥钱”,供死者在阴间享用。这种具有浓郁特色的中国民俗文化现象时至今日也在很多地方盛行,只不过所用之物是用另类的“现代冥钱”罢了。
拉着装满银条的箱子运向码头
1934年6月1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1934年购银法》,下令从世界市场购买白银。美国的这一举动立即引发世界银价的飞涨,从1934年初的每盎司0.35美元涨至10月份的0.55美元,到1935年4月一度涨至0.81美元。而在银本位制根深蒂固的中国,如将白银运到美国可获20%的利润,于是在华的商行以及日本人大量套购白银出口。同时,白银疯狂走私也大量出现,遍布华南、华中、华北、西南等沿海沿边各地。这一时期,民间熔化银元偷运出国比比皆是,直接造成了中国的银元危机,市面上的银元急剧减少。
一张拍摄于1934年的老照片显示了上海搬运工拉着沉重的装满银条的箱子运向码头的情景,箱面上清晰地标明“中央造币厂”。由于美国对白银的大量需求,国民政府开始抛售白银,并将中国的巨额白银储备运往纽约套利。
国民政府为了阻止白银外流,发布多项法令,如孔祥熙在《关于处罚偷运白银出口人犯的提案》中指出:“……拟请将偷运银币、银类出洋或前往不行使银本位币地方之人犯,一律准照《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分别情节轻重,处以死刑、无期徒刑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价额三倍以下罚金,由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军警机关,协同各海关认真查缉,一经拿获,送交司法机关,遵照惩治,以示惩一儆百,严为制裁,则奸民胆寒,当可敛迹,亦辟以上止辟之意也。”此提案通过后,国民政府于1935年5月28日又发布了《防止白银出口训令》,同时,国民党政府又立即采取增收白银出口税10%的办法。由于密集的各项法令出台和严厉查处,在1935年流入美国的白银得到一定的遏制。
这次巨量白银的外流,最终导致中国通货收缩,引发利率急速上升,部分银行、钱庄倒闭,于是国民政府被迫一步步走上了币制改革的道路。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颁布《孔祥熙关于改革币制实施法币政策发表之宣言》,宣言中明确表示:“……所有银元持有人,应即将其缴存政府,照面额换领法币。”
成捆的法币为发薪
1948年3月一个发薪日,一位老人手捧大量法币,而一位工人则正将成捆的法币装入裤兜。这两张照片上的人略带微笑的面孔中透着一丝无奈。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正是由于国民政府大量滥发纸币造成的后果。
法币在发行之初,流量不大,较为稳定,一元法币可以换一块银元。但到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的财政支出增加,法币便大量发行。到了抗日战争后,面额总值已至5569亿元,比战前增加约400倍。1946年后,国民政府为支付内战所需军费,增大了法币的发行量,面额总值由抗战胜利时的5569亿元上升至1948年8月的604兆元,三年间增加超过1000倍,造成了民间的恶性通货膨胀。
由于纸钞越来越没有价值,当时曾经有造纸厂以低面额的法币作为造纸的原料而获利。1937年的100元法币可买到两头牛,到了1948年只能买到几粒大米。法币贬值连带物价飞涨,反过来又加速了法币的贬值速度,乃至印刷的钞票还未出厂,已不及自身纸张和印刷成本的价格。
1917年百姓购物时,需背上几十斤重的铜钱串。
上海一户人家出殡,一位男子脖套“太平通宝”铜钱。
1934年上海搬运工向码头运送沉重的装满银条的箱子。
一位老人手捧大量法币。
一位工人正将成捆法币装入裤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