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枫
竹雕笔筒是传统文房清玩器具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在如今的拍卖市场上,竹雕笔筒差不多占据了全部竹雕艺术品类的三分之一。自从明代中晚期竹雕笔筒开始盛行,各种工艺技法便不断加诸其身,蔚为大观。简略来看,明清竹雕笔筒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意蕴最主要的无外乎两种,一种以“技”见长,雕工繁复,深雕细镂,精细玲珑,尽显刻竹人手上的功夫;另一种则是以“意”取胜,不施繁复雕工,浅刻即止,更注重彰显文人画的笔墨韵味。
雕镂与浅刻,相伴而生,相映生辉。一个炫“技”,一个炫“意”,风格迥异的两类竹雕笔筒,在如今的艺术品市场上各显峥嵘。
技精艺华
明代竹雕艺术兴起于嘉定,甫一出现即臻成熟。其时最富盛名的当属朱松林、朱小松、朱三松这祖孙三代,正是“朱氏三松”奠定下了“嘉定派”竹雕“深刻高浮雕”的技艺特征。
此种技法能在方寸之间将山水、人物、楼阁、鸟兽等刻画得细致入微,特别适合于笔筒这一具有广阔画面展现力的器物,故传世至今采用雕镂工艺制成的竹笔筒数量众多也就可以理解了。以此法雕制的竹笔筒,往往全器构图饱满,人物、景物层次清晰、远近分明,遮掩叠压搭配和谐。浮雕、深刻、细镂,多种技法综合应用,穷工殚巧,技臻绝妙,无论是景物的韵致还是人物的神态,无不细致入微,画面展开就是一幅立体的山水画。
继“朱氏三松”之后,秦一爵、沈兼、吴之璠、顾珏、周芷岩、施天章、王梅邻、蔡时敏等,无不是名震一时的圣手,更不乏入职宫廷者。特别是吴之璠,可以说是清代初期竹雕艺术的领军人物,被誉为“三松”之后的第一高手,其创造的薄地阳纹竹雕技法承前启后,为世人所称道。
雕镂技艺而成的竹笔筒,以“深刀刻法,奏刀深峻,洼隆浅深,可五六层”为主要特征,作品往往能表现出丰富的画面层次及立体效果,充分展现了竹雕艺术“技”的魅力,在中国竹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文人意趣
不同于雕镂竹笔筒深、透、繁的风格,竹笔筒的浅刻技艺以刀法简约、笔墨气韵为主要特色,带给人的是更加浓厚的文人气息。
此种技法雕镂不深,以浅浅的刀痕刻画而成,看似寥寥几笔,却古朴有致、意境深远。以浅刻技法制成的竹笔筒,往往线条疏朗、简淡,刀法宽窄深浅、长短斜正严谨有度,画面风格幽寂深远、风韵灵秀,颇有“元四家”山水绘画的韵味。
作为与雕镂并驾齐驱的一种工艺技法,与“嘉定派”相互辉映,浅刻是濮澄开创的“金陵派”的风格特点之一。此种技法不仅被施用于竹笔筒上,也常用来刻制扇骨、臂搁之类的器物,更广泛使用在木器和牙角器上。
值得注意的是,浅刻并非“金陵派”所专属,“嘉定派”竹人也多有擅长其技者。嘉定竹人周芷岩无疑是浅刻技艺的代表性人物,他在朱氏刻竹的基础上,更出新意,一变前法,多有浅刻之作流传于世。
此外,浅刻也擅于表现书法题材,比如邓渭,最善竹刻书法,字迹秀丽,为乾隆朝嘉定竹器刻字第一高手。
浅刻在工艺难度上纵然无法与繁复的雕镂技艺相提并论,故其“意”的把握就成了决定艺术水准的关键要素,被世人所珍视也就在于其间流露出的浓浓文气。
量多价高
早在2005年,明清雕镂竹笔筒的行情就在香港刮起了一波风暴。一件清康熙顾珏制高浮雕山水人物图笔筒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举拍出了约合人民币1140.56万元的高价,所创下的该品类拍卖记录至今未被打破。同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同样出自顾珏之手的竹雕西厢记相送图笔筒,也以约合人民币546.96万元的高价落槌。从此,雕镂竹笔筒渐渐受到了国内藏家的重视,行情一路看涨。
内地市场行情的爆发已经是2010年了。这一年的翰海秋拍中,一件周芷岩竹雕嵩山草堂图笔筒拍出了347.2万元的高价;保利秋拍中,一件顾宗玉制竹雕人物笔筒,以268.8万元成交;而在嘉德秋拍中,吴之璠的刘海戏蟾图竹笔筒、沈全林制螳螂秋菘图竹笔筒和一件竹雕人物笔筒,也分别斩获了224万元、134.4万元和106.4万元的骄人成绩。
2011年和2012年,雕镂竹笔筒不仅上拍数量大幅增加,成交价格也同样不俗。明代朱三松制乾隆御题竹刻七贤图笔筒在保利2011年春拍中拍出了483万元,施天章竹雕耕织图笔筒在翰海2012年秋拍中更是以920万元的价格令人折服。刚刚结束不久的2013年保利春拍中,一件赤壁夜游园竹笔筒586.5万元的成交价,有力地表明了雕镂竹笔筒行情的居高稳定。
综合来看,本文统计从2004年至今,内地知名拍卖公司以及香港苏富比、佳士得两家春、秋两季大型拍卖会中,上拍的雕镂竹笔筒成交价格在5万元以上的约有339件。其中,成交价格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1件;500万至1000万元的有3件;100万至500万元的有13件;50万至100万元的有26件;10万至50万元的有179件。
竹雕笔筒中,雕镂技艺之作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同时也是受众最为广泛的一类,在拍卖市场上无疑是这一板块的主打品类,其上拍数量多、成交价格高的特点有目共睹,这一趋势在未来的市场中应能继续保持。
后市看涨
同等条件下相比于雕镂竹笔筒,从2004年至今,浅刻竹笔筒在成交数量上只有84件,差不多仅是雕镂之作的四分之一。这样的差距与两种技法作品存世量的多少直接相关。
从市场行情来看,浅刻竹笔筒在内地拍卖市场上要先行于雕镂之作。早在2006年,嘉德春拍中一件周芷岩浅刻春山读书图笔筒就已经拍出了115.5万元的高价,远高于同期内地拍场上的雕镂之作。2007年,周乃始浅刻山水人物诗文竹笔筒在匡时春拍中以198万元的高价再次震惊了藏界,这一价格也是目前具备典型浅刻特色的竹笔筒的最高成交记录。
此后,浅刻竹笔筒并没有太多惹人眼球的拍品出现,行情中规中矩,与价格飞速攀升的雕镂之作形成了悬殊的差距。之所以如此,一方面与面市的浅刻精品之作数量稀少有关,一方面也与藏家热捧雕镂竹笔筒不无关系。
综合来看,本文统计从2004年至今,内地知名拍卖公司以及香港苏富比、佳士得两家春、秋两季大型拍卖会中,浅刻竹笔筒成交价格在100万至500万元的有2件;50万至100万元的有6件;10万至50万元的有44件;5万至10万元的有31件。
值得注意的是,高价成交的浅刻竹笔筒中,周芷岩的作品无疑占据了大宗,其艺术成就已经得到了藏家的一致认可。2013年,刚刚结束不久的嘉德春拍中,一件周芷岩仿元四家山水图意竹雕笔筒以92万元高价成交,这无疑给一直波澜不惊的浅刻竹笔筒市场行情又增加了新的动力。
可以肯定的是,浅刻竹笔筒虽然传世精品之作少,但随着藏家对其认知度的与日提升,只要市场中出现了名家之作、精品之作,其市场价格一定会再上台阶。特别是一些名声稍逊的好手,目前的价格与其艺术水准还有着一定的空档,后市看涨,值得期待。
明 朱三松制乾隆御题竹刻七贤图笔筒
成交价:483万元(2011年)
清乾隆 邓渭制竹雕琵琶行序笔筒
成交价:67.2万元(2010年)
1.清中期 王梅邻制秋声赋读书图笔筒
成交价:253万元(2012年)
2.清咸丰 筠谷山人制竹雕赤壁图诗画笔筒
成交价:143.75万元(2012年)
3.清乾隆 竹雕刘阮入天台图笔筒
成交价:58.24万元(2010年)
1.清 周芷岩刻拳石幽篁图笔筒
成交价:33.6万元(2009年)
2.清 竹刻桐阴纳凉图笔筒
成交价:11.2万元(2008年)
3.清早期 竹浅刻秋江渔隐笔筒
成交价:49.5万元(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