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刊印刷企业:唯有变革才能生存

2013-04-29 00:44曹凤翎
今日印刷 2013年7期
关键词:印务书刊印刷

曹凤翎

2012年书刊印刷企业现状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对书刊印刷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起伏跌宕的曲折过程。我国经济增长从2003~2007年连续5年超过10%,2007年达到14.2%,成为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最高点。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11年开始,增速逐季下滑,降到9.2%,2012年前三季度进一步下降到7.7%。国内外经济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的中速甚至低速增长时期已经到来。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平,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外需不足、出口不振的形势下,书刊印刷企业备受冲击,而且低迷的发展势头一时难以得到改变。那么,如何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成功突围,是书刊印刷企业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书刊印刷市场产能严重过剩

另外,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地区出版物年生产能力在3000万令以上,而出版单位年出版量约为2200万令,还有教材的季节性生产因素影响,生产能力实为严重过剩。供求比例的失调进一步造成了企业间不正当竞争,互相压价,以低价取胜造成的恶果近年来更加凸显。

印刷企业用工成本增加

作为劳动力密集性的行业,印刷行业的用工成本一直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新劳动法的出台给印刷企业的用工成本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而且印刷企业作为商品的来料加工行业,是被动的商品生产者,在经营中没有任何自主产品的定价权。

电子媒体对书刊印刷市场的冲击

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民总数达到5.13亿,手机网民总数达3.56亿。网民规模的日益扩大,使得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和移动终端阅读等数字阅读消费需求日益旺盛。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2年,18至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6.74本,比2011年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5.77本上升了0.97本。其中,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已达2.35本,比2011年增幅达65.5%,九成读者表示阅读过电子书后就不会再购买此书的纸质版。可见,电子阅读市场对于出版物印刷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使得书刊印刷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目前,尽管我国印刷行业已经涌现了一批初具规模和品牌知名度的企业,但是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在规模、效益、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大的不强、小的不精”的问题依然突出,行业内企业间竞争远多于协调合作,导致行业内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难以得到根本改变。另外,印刷企业普遍缺乏高素质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以及资质认证体系有待完善;企业在内部管理、资本运营、国际贸易等方面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书刊印刷企业在变革中求发展

如此的内忧外患困扰着书刊印刷企业,若想继续在印刷行业生存下去,转型升级是必经之路。外部环境不可控,唯有改变自己。书刊印刷企业纷纷“穷则思变”,书刊印刷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企业数量正在逐年减少,唯有变革才能生存,否则面临的一定是被洗牌的命运。是通过自身的创新改变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还是继续抱着侥幸心态裹足不前,这些将成为影响国内书刊印刷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格局中排位的分水岭。

随着印刷产业链上下游的不断调整、转型、整合。一部分书刊印企市场份额不断萎缩,逐渐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另一部分书刊印刷企业近年来快速崛起,其中,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集约化、规模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增加,以北京地区为例,目前,18家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企业占据书刊印刷市场40%的份额。这些成功转型和升级的先锋企业,能够在风云突变的市场中站稳脚跟的经验值得其他书刊印刷企业借鉴和学习。

山东临沂新华印刷物流集团

“书刊印刷企业要实现转型发展,只有坚持改革创新。”

山东临沂新华印刷物流集团一直在走创新之路,作为山东省三大印刷基地之一,新华印刷物流集团近年来一直在实行转方式、调结构的改革,分别在经营、科技、品牌、体制四大块进行了创新。临沂新华按照“集约化经营,自动化生产,专业化协作,一条龙服务”的经营战略,打造了集数字化书刊印刷、数字化精品印制、图书物流配送、绿色精美包装、环保印刷版材生产、印刷物资供应、印刷机械设备进出口贸易等一条龙产业链的印刷物流文化产业园区。

对于当前低迷的书刊印刷市场,临沂新华印刷物流集团董事长公丕凤认为,影响书刊印刷市场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数字网络技术的冲击、印刷工价的政策性引导和行业不规范的竞争等。但是,公丕凤董事长对市场发展前景还是充满信心,她认为,只要企业加强合作与联合,不断创新技术,一定会有好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书刊印刷企业要实现转型发展,只有坚持改革创新。

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

“中国还没有一家像当纳利那样在全国具有垄断性的印刷企业,所以这个市场仍然是天闻印务和其他很多书刊印刷企业可以争取的市场。”

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晓山认为,书刊市场的持续低迷不单是中国的问题,而是全世界书刊市场的现状。如今阅读的多样化,如Kindle、iPad等电子阅读器的问世对书刊市场冲击很大。如今的读者尤其是年轻人可能不愿意阅读图书,而更喜欢通过电视、网络、电子阅读来获取知识。

虽然现在从数据上看,出版还是很繁荣的,但是书刊印刷面临的挑战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就要抓住现有市场,不能放弃,并且还要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就算书刊印刷市场的增长放慢了,甚至是零增长,但是这个市场依然还是存在的。天闻印务虽然去年的销售额是9.52亿,但在整个湖南书刊印刷市场占有的份额还是比较少的。中国还没有一家像当纳利那样在全国具有垄断性的印刷企业,所以这个市场仍然是天闻印务和其他很多书刊印刷企业可以争取的市场。

那么怎么去争取这个市场?潘晓山认为,一是要有自己的技术实力;二是要进行技术改造;三是要有营销手段,这样才能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未来整个书刊市场可能增长有限,但对于天闻印务来讲,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近几年来,利润增长超过销售增长,这是天闻印务很特别的一点。因为天闻印务以前主要是教科书生产,淡季旺季分明,在淡季的时候可能就休息了。但现在,天闻印务“淡季不淡”,反而更旺,如此一来增加了生产销售。以前教科书在整个集团占70%,现在下降了大约30%左右。所以不是利润增长了,而是销售增长了。

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

“想要转型,要先有基础。先把基础做好,有了基础,才有转型的资本和能力。”

对于目前书刊印刷市场的现状,供大于求,产能过剩是最主要的原因。电子媒体对图书的影响较小,而对期刊的影响较大。华联印刷现在做的一些汽车类的杂志,印量都在下降,而且趋势比较明显。但是整个书刊印刷市场短期内下降不会太大。书刊印刷企业还是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自己的事情都没有做好,而去想别的更多的事情,成功的概率也不会太大,除非是有更多的资金或更强的技术支持。对于书刊印刷市场,华联印刷董事总经理朱敏抱有乐观的态度,她认为,如果企业能做得好的话,将来一定是强者愈强。在如今整体情况都不太好的阶段,应该做好企业内部管理,不断挖掘自身潜力。

想要转型,要先有基础。先把基础做好,有了基础,才有转型的资本和能力。为什么一定要把主业做好?朱敏认为,现在的主业还能赢利,还有现金流入。其他方面都是需要投入的,如果没有基础,拿什么来转型?所以华联印刷一定要坚持做好主业。在环境好的时候,环境推动着企业发展和前进;在困难的情况下,企业能发展和前进,才是真正的强大。在困难的时候,谁能咬牙挺住,谁就能看到未来美好的前景。要一直坚定信念把现有业务做好、做大。

江苏凤凰新华印务有限公司

“以前我们主要研究‘如何生产、如何管理,现在应该更多地研究‘为谁生产、生产什么、谁来生产、按什么标准生产”

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及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使得书刊市场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份额不断减少,格局不断刷新。2013年,书刊印刷市场环境依旧不容乐观,市场需求有待拉动,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份额日趋萎缩。对于传统的大部分新华企业来讲,转变发展方式,远比引进设备、提高技能更重要。只有正视残酷的现实,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转型升级,寻找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定位,构建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紧跟政策、紧跟市场,才能确保持续健康发展。

转型升级的目标立意应在于最终转变发展方式。以前我们主要研究“如何生产、如何管理”,现在应该更多地研究“为谁生产、生产什么、谁来生产、按什么标准生产”。

多媒体时代下的印刷,不再是纯粹的工业生产,而是一种产业链边界大幅延伸的一体化商业市场。只有摆脱原有的低端竞争模式,向高额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集约型发展方向跨越,跳出价格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寻求更大的效益空间,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企业应变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蓬勃发展。

纵观以上在变革中得以发展的书刊印刷企业,他们都书写着一样又不一样的变革故事。变革伴随着书刊印刷企业成长,是变革使得书刊印刷企业发展,技术迅速提高,设备逐步先进,出版周期越来越短,唯有变革才能得以生存,才能有所发展。

猜你喜欢
印务书刊印刷
神奇“印刷”术
上海金鼎印务有限公司
上海金鼎印务有限公司
2023年精品书刊订阅
上海金鼎印务有限公司
上海金鼎印务有限公司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多翻书刊益处大
把心交给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