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华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从头讲到尾”。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书本和教师。而新课标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导,即引导、启发。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学,强调课本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运用各种开放的渠道、手段,尽可能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和视野,这其实就是本文要谈的开放式教学。结合本人十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开放式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去体现。
一、教学模式的开放
在开放式的地理教学中,教师的着眼点不应放在如何把知识讲清楚上,而应放在引导学生如何深入探讨问题、如何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如何在讨论中表明自己的观点和听取他人的意见上,使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研究和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这样一来教师不再主宰课堂,师生双方都同时扮演双重角色,既当教师又当学生,构成了“师生互导、生生互导,师生互学、生生互学”的多向互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既有学生独立思考的个体活动,又有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讨论、交流的群体活动,适应了学生人格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
教师要树立新的教材观,灵活运用教材。如今教材的功能逐渐由“控制”和“规范”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显然把教科书当作《圣经》一样来解读是陈旧的、过时的观念。因此,我们应树立“材料式”教材观,视教材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材料和工具,而非教学的全部。教学中不刻意追求原有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可科学适当地增减和整合教材内容、调整编排顺序、重组教学单元。
三、教学过程的开放
1 教学时间的开放。
封闭式的教学过程以上下课铃声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结,而开放式的教学过程是没有起点和终点的。它包括:①教学向课前开放。课前教师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学生可先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预习新课。②教学向课后开放。封闭式教学是把所有的问题都留在课堂上解决,而开放式教学则提倡把问题带出教室、带向生活。因此,下课铃声绝不是教的休止符,而应成为继续探究的新起点。
2 教学空间的开放。
我们提倡地理教学的开放,当然也包括教学空间的开放。毫无疑问,教室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但如果每一节课都把学生封闭在教室里,不仅让学生感到无新鲜感,而且也抑制了他们个性的成长、禁锢了其思想。让地理课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进社会是学生的呼唤,给学生一片蓝天、草地,还学生一方自由活动的空间是时代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方法的开放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激发他们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地理学习能力,鼓励其积极探究,使其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学是教的出发点和依据,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必然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开放式的地理教学打破了以“布置问题”为起点、以“得出结论”为终点的封闭式教学方法,形成了“发现问题一探究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得出结论一发现新问题”的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评价的开放
开放式的地理教学评价关注学习结果,但更关注学习过程以及学生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开放式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程度,还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革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开放式地理教学评价应该体现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坚持评价标准全面化(包括知识、能力、行为等方面),评价操作过程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有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方法多样化(有笔试测验、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小论文写作、绘制地理图表等),做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全方位提升评价的自我激励和科学导向功能,建立学生成长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