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慧
【关键词】语文课堂 伪合作学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A-0066-02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这是语文新课标的理念。
一、合作学习的误区
合作学习正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但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几个误区:仅仅为少数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缺少教师的必要参与和有效调控,学生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一)重形式,轻内容。在公开课上,很多教师为了体现合作学习这一环节,往往抛出一个问题后就盲目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至于问题是否有合作讨论的必要,教师并没有进一步思考。如有一位老师在执教《诺贝尔》一文时,有学生提出:“诺贝尔为什么要发明炸药?”教者立即让学生小组对此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其实这个问题,学生粗读一遍文本就能找到答案,这样的合作学习其实就是一种形式,走过场,只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重热闹,轻参与。在热闹的合作学习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个别学生热情参与,认真倾听的学生寥寥无几。在合作小组中,学生原有知识水平、能力等不同,决定了学生在合作中有不同的表现。因此,教师应分配好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较为固定的职责,如组长、主持人、发言人、记录人、展示人等,让学生人人有事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只有让学生在小组中有自己的位置,他们才能积极参与其中。
(三)重结果,轻实效。在教学中,有些教师为解决问题而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关注的只是问题是否解决,并不关注这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是由谁解决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互动情况怎么样。在合作之前学生缺少了独立思考的过程,还未对问题形成独立见解,就急于开展讨论,学生在思维未完全打开时,易被他人的观点影响,出现“人云亦云”。
二、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对策
(一)以感悟为基础。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一定要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融入听说读写活动中,重在自身的感悟。因此,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基点,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创设和营造自我感悟的条件和空间。这个过程一般可这样操作。
1自主学习,提出问题。此环节安排在预习环节,学生在读了课文后,提出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
2自主讨论,排疑解难。让同桌交流,解决相对简单的问题,罗列出疑难问题。这个环节为合作学习的内容的选择进一步缩小了范围。
3师生合作,梳理问题。以开放性和可操作性为依据,对疑难问题进行筛选、归纳,选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从而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
如教学《船长》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第一步,让学生自由读第三至第六自然段,遇到疑难问题小组讨论,学生自读、思考,小组内讨论;第二步,学生提出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解决问题。无论是问题提出者,或是问题解决者,亦或是倾听者,在此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与别人合作的欲望。
(二)以交流为平台。交流是合作环节的核心之一。阅读教学中,课堂交流的形式有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两种,合作学习主要信赖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交流的前提是学生自主感悟。但学生个体的体验和感悟毕竟有局限,理解难免有偏差。不同的个体在一起交流,才能多角度地理解文本,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特别注意交流的实效,交流的前提是学生自学到位、课前资料收集丰富、组内讨论充分。只有经过这样的交流,片面的理解、单一的思维才会变成多样的理解,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才会更加深刻。以《最后的姿势》教学为例,课前笔者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生活中舍己为人的大量资料,先是小组内讨论,再全班讨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组间的大讨论,将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学生的内心体验不断加深,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
(三)以活动为依托。合作学习仅仅占用课堂的一二十分钟时间,仅凭文本中的信息和学生已有的体验,合作的效果并不会很好。因此,我们注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演讲、辩论等,组织学生办手抄报、专题板报,遇上重大节日的社会性活动,则组织小组合作,丰富活动内容,拓展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以求得合作效率的提升。如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就曾有个学生对扫路人具有“默默奉献”品质的说法提出异议,他认为这些扫路人是为了养家糊口才从事这项艰苦的工作,没有报酬,他们才不会去干呢。一席话在教室里引起了一阵骚动,同学们都各抒己见,这时就可以在班级内组织辩论会。
(四)创设问题情境。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质疑问难,使学生在课堂上能遇到一个又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探究的欲望。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从问题开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师要抓住适当时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引发好奇,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思考的内容、思考的方向及表达的方式等方面经常性地给予学生指导。所以教给学生提问的技能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在初读课文时,为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迫不及待地走进文本,可以用多种设疑方法。
1从课题入手,引发悬念。如教《月光启蒙》时,教师让学生查字典了解“启蒙”,然后提出:课题为什么用“月光启蒙”?月光是怎样“启蒙”的?学生带着悬念,与课文进行有效的对话。
2从中心句入手,引发悬念。如教《印度洋上生死夜》,抓住课文的最后一句“克勒松,你现在可以安息了……”设计提问:那晚印度洋上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现在克勒松可以安息了?学生很自然地阅读课文,通过与文本对话探知皮埃尔的品质。
3从矛盾处入手,引发悬念。如《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宙斯发现普罗米修斯盗火后,要求他收回火种,就免于惩罚。可他宁可被烈日暴雨折磨,被鹫鹰啄食肝脏,依然不后悔。这是问什么呢?是什么力量支撑他的?很自然地引发悬念,激发学生到课文中一探文本的欲望。
总之,教师只有充分理解合作学习的真谛,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用教学悟性和灵活的教学机智处理教学重难点、疑点,才能成功地引导学生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责编 黄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