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军 姚雪娟
【摘 要】目的:观察尼莫同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500mg静滴,1次/d;阿司匹林100mg,1次/d,口服,疗程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莫同每次30 mg每日3片,疗程8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SF36测评。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F36评分,各维度的平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同能明显改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梗死后遗症;尼莫同;生活质量
尼莫同为神经系统用药,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神经损伤,以及有明显症状的老年性脑功能障碍,如记忆衰退、注意力和精力下降以及情绪不安等。为探讨本药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我们对58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3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均为急性发病后1~6个月的病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均经CT/MRI检查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5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250ml加血塞通注射液500mg静滴,1次/d;给予阿司匹林100mg,1次/d,口服,疗程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莫同每次30 mg每日3片,疗程8周。2组均嘱患者加强患肢功能锻炼及语言训练。
1.2.2 测评工具: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和SF36量表。2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做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2]和SF36评分,治疗期间检测血压、脉搏,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1.2.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X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及SF36评分在2组中均衡可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前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2组进行SF36评分,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躯体疼痛(BP)、活力(VT)、精神健康(MH)及总体健康(GH)的平均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58例患者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3 讨论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多发病,发病率逐年递增。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临床治疗中比较重视的问题。SF36量表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SF36涵盖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8个方面,且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采用尼莫同治疗脑梗死患者,以SF36问卷为测量工具,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尼莫地平进入脑组织后,高度特异的与钙通道受体可逆性结合,调节钙离子流入神经细胞,保护神经元,稳定其功能,提高对缺血的耐受性;也通过受体作用于脑血管,减少钙离子流向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调节血管张力,发挥抗血管收缩和抗缺血作用[3]。
本药在体外能防止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前列腺素和组织胺)及其降解产物引起的血管收缩[4],此外还有神经和精神药理学作用。 对急性脑供血障碍病人的研究表明,本药能扩张脑血管和改善脑供血,增加大脑损伤和灌注不足部位的灌注,并能明显降低脑卒中病人的缺血性神经损伤和死亡率[5]。有研究表明,尼莫同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可明显改善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少。动物实验表明,尼莫同不仅可提高脑组织对氧的利用率,而且可以促进脑组织的有氧代谢,增加脑组织内ATP的产生[6],尼莫同可能在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恢复和在OSAS所致学习记忆障碍中发挥一定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尼莫同可增加脑供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好,在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恢复方面有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23-2432.
[3] 何雯,汪慧.不同剂量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2):149-150
[4] 楚胜华,袁先厚,陈卫国,江普查,吴静,郭国炳;经颅多普勒监测和尼膜同对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的作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4,18(6):333-335
[5] 余国峰 杨小锋等. 尼莫同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疗效评价[J].浙江医学,2006,30(10):1049-1050
[6] 王金林.从脑氧代谢角度探讨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近期疗效[C].中华医学会河北省神经外科分会论文汇编,中国唐山:2008,88-89
作者简介:
马红军,(1970--)男,江苏南通人,大学学历,医学学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老年保健与老年病 浙江省嘉兴市 71320部队干休所